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64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包括支架,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于采煤工作区域煤壁前面,所述刮板运输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下方,与支架推拉头铰接,所述运输顺槽位于所述支架一侧,所述压架切顶区位于所述支架上方,在所述煤壁侧方、所述压架切顶区的下方、所述支架的前方开一巷道,所述巷道长度范围大于或等于压架切顶区,在巷道顶板及巷道侧壁均设置锚杆网支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的综采工作面压架问题,并且具有安全可靠、施工简便,投入成本低等优点。投入成本低等优点。投入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采煤
,特别涉及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在我国煤炭行业得到迅速推广,作为综采机械化采煤的重要设备之一的液压支架,被用于维护采煤工作面顶板,如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它担负着控制管理顶板、维护正常工作空间、保护人员设备的重要任务,最大限度保障煤矿工作的生命安全。但是,液压支架在综采工作面实际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压架”现象。“压架”现象是当煤层逐渐被开采后,顶板压力变大,作用在支架上的载荷也逐步增大,这种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顶形式的压力,二是老顶形成的压力。当采煤机采过一个截深后,支架前移一个步距,支护新爆破出来的顶板,顶板破碎和下沉或断裂(架前切顶),支架承载加大,直至支架立柱下腔压力值达到安全阀整定值,安全阀释放,立柱下缩,由于没有足够的剩余行程,支架出现“压架”现象。出现“压架”现象后,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挑顶、起底、松动爆破等处理方式,采取挑顶方式处理压架,易诱发冒顶,且作业人员暴露在空顶条件下,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事故;采取卧底方式处理压架,作业空间小,人工卧底劳动强度大;松动爆破处理压架,涉及到爆破作业,风险增加,且效果不佳。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工作面冒顶、长期停产、设备回撤困难等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煤矿煤层逐渐被开采后,顶板压力变大综采工作面支架压架问题,提出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包括支架,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于采煤工作区域煤壁前面,所述刮板运输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下方,与支架推拉头铰接,所述运输顺槽位于所述支架一侧,压架切顶区位于所述支架上方,在所述煤壁侧方、所述压架切顶区的下方、所述支架的前方开一巷道,所述巷道长度范围大于或等于压架切顶区,在巷道顶板及巷道侧壁均设置锚杆网支护,所述锚杆网包括锚杆、网片,所述网片之间搭接,搭接处用铁丝绑扎连接,所述锚杆打在所述网片压茬处。
[0004]进一步的,所述锚杆包括不少于两个且均匀排布的巷道顶板锚杆,和不少于两个且均匀排布的巷道侧壁锚杆,所述网片包含巷道顶部网片和巷道侧壁网片。
[0005]进一步的,所述巷道顶板锚杆打入角度:靠近侧壁处的巷道顶板锚杆与巷道顶板夹角为70
°
~80
°
,其余的巷道顶板锚杆垂直于所述巷道顶板,所述巷道顶板锚杆间距为900mm,排距为800mm,规格φ20
×
2200mm,为方格形排布,所述巷道顶板锚杆的端头采用左旋无纵筋高强螺纹钢,配置有蝶形托盘、球形垫圈和阻尼垫,所述蝶形托盘规格为120
×
120mm,厚度10mm,并使用锚固剂锚固。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巷道顶板网片为铁线编织的金属菱形网,10#铁线编织,规格1800
×
3000mm,所述巷道顶板网片之间搭接压茬200mm,搭接处用双股14#铁丝双股双排扣绑扎连接,网扣间距200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巷道侧壁锚杆打入角度:靠近所述巷道顶板的,向上与巷道侧壁夹角为70
°
~80
°
,靠近底板位置的,向下与侧壁夹角为70
°
~80
°
,其余所述巷道侧壁锚杆垂直于所述巷道侧壁,所述巷道侧壁锚杆规格φ18
×
1800mm,为方格形排布,间距为900mm,排距为800mm,所述巷道侧壁锚杆的端头采用玻璃钢锚杆端头,并配套蝶形托盘、球形垫圈和阻尼垫,所述蝶形托盘规格为120
×
120mm,厚度10mm,并使用锚固剂锚固。
[0008]进一步的,所述蝶形托盘规格为120
×
120mm,厚度10mm,并使用锚固剂锚固,所述巷道侧壁网片为带钢丝阻燃的塑料网片,规格2600
×
10000mm,网格50
×
50mm,所述巷道侧壁网片之间搭接压茬200mm,压茬处用双股14#铁丝双股双排扣绑扎连接。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架的支架前梁和巷道顶板之间放置木条充填。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综采工作面压架问题,安全可靠、施工简便,成本低,有效避免了挑顶、起底、松动爆破等传统解决支架压架问题带来的风险;传统方法,比如采取挑顶方式处理压架,易诱发冒顶,作业人员暴露在空顶条件下,可能引发人员伤亡事故;采取卧底方式处理压架,作业空间小,人工卧底劳动强度大;松动爆破处理压架,涉及到爆破作业,风险增加,且效果不佳,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工作面冒顶、长期停产、设备回撤困难等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综采工作面压架装置主视示意图a;
[0013]图2为本技术综采工作面压架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煤壁侧开巷锚杆网支护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综采工作面压架装置主视示意图b;
[0016]图5为本技术刮板运输机及支架底板卧底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牵引移动支架示意图a;
[0018]图7为本技术牵引移动支架示意图b;
[0019]图8为本技术牵引移动支架示意图c;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图1至图8所示,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包括支架1,刮板运输机2,运输顺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设置于采煤工作区域煤壁5前面,所述刮板运输机2设置在所述支架1下方,与支架推拉头101铰接,所述运输顺槽3位于所述支架1一侧,压架切顶区4位于所述支架1上方,在所述煤壁5侧方、所述压架切顶区4的下方、所述支架1的前方开一巷道6,所述巷道长度601范围大于或等于压架切顶区4,在巷道顶板及巷道侧壁均设置锚杆网支护,所述锚杆网包括锚杆、网片,所述网片之间搭接,搭接处用铁丝绑扎连接,所述锚杆打在所述网片压茬处。
[002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图3所示,所述锚杆包括不少于两个且均匀排布的巷道顶板锚杆701,和不少于两个且均匀排布的巷道侧壁锚杆702,所述网片包含巷
道顶部网片801和巷道侧壁网片802。
[0022]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巷道顶板锚杆701打入角度:根据本实施例所述巷道顶板煤层情况,为了保证所述锚杆的承载能力,靠近侧壁处的巷道顶板锚杆701与巷道顶板夹角12为70
°
~80
°
,75
°
最佳,其余的巷道顶板锚杆701垂直于所述巷道顶板,所述巷道顶板锚杆701间距703为900mm,排距704为800mm,规格φ2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包括支架,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于采煤工作区域煤壁前面,所述刮板运输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下方,与支架推拉头铰接,所述运输顺槽位于所述支架一侧,压架切顶区位于所述支架上方,在所述煤壁侧方、所述压架切顶区的下方、所述支架的前方开一巷道,所述巷道长度范围大于或等于压架切顶区,在巷道顶板及巷道侧壁均设置锚杆网支护,所述锚杆网包括锚杆、网片,所述网片之间搭接,搭接处用铁丝绑扎连接,所述锚杆打在所述网片压茬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包括不少于两个且均匀排布的巷道顶板锚杆,和不少于两个且均匀排布的巷道侧壁锚杆,所述网片包含巷道顶部网片和巷道侧壁网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顶板锚杆打入角度:靠近侧壁处的巷道顶板锚杆与巷道顶板夹角为70
°
~80
°
,其余的巷道顶板锚杆垂直于所述巷道顶板,所述巷道顶板锚杆间距为900mm,排距为800mm,规格φ20
×
2200mm,为方格形排布,所述巷道顶板锚杆的端头采用左旋无纵筋高强螺纹钢,配置有蝶形托盘、球形垫圈和阻尼垫,所述蝶形托盘规格为120
×
120mm,厚度10mm,并使用锚固剂锚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处理综采工作面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阳李坤马文涛孔亮李正甲姜光李军卫段建国王慕斗王涛金紫宵赵四男胡树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华泰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