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包括工作扶手1、机体主板2、修剪限位块3、切割定位支撑板4、驱动装置5、圆盘切刀6、水平仪7以及电控柜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4个无刷电机51带动4个圆盘切刀6,实现圆盘切刀6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而且扩大修剪面,进而能够实现一次性完成茶树蓬横向工作面修剪,圆盘切刀6工作时,安装在机体主板2下方的修剪限位块3,能够将茶树蓬给限位住,使茶树篷始终朝向圆盘切刀6,同时实现茶树篷修剪的外形整齐,机体主板2带有锯齿形,等效于定刀,旋转的圆盘切刀6为动刀,动刀与定刀相结合,进而实现快速地将茶树篷的修剪,修剪效率较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较易实现及能耗低等优点。较易实现及能耗低等优点。较易实现及能耗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山地茶园中老茶树重修剪作业的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
技术介绍
[0002]茶树经过多年的采摘和多次轻、深修剪,上部枝条的生活力逐渐降低,表现为发芽力不强,芽叶瘦小,对夹叶比例增多,茶叶萌发各轮次的间隔期延长,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实践证明,茶园老茶树采用重修剪技术,能快速增强树势并恢复茶树活力,刺激营养枝生长更新,提高营养芽的数量和质量,促进生长枝条的轮换,对茶园优质高产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山地茶园坡度大、梯级分布、地形复杂等特点极大地限制了现有小型自走式修剪机的使用,目前重修剪作业主要使用的是背负式圆盘割灌机,单茶行蓬面的横向工作面需经多次修剪才能完成,作业效率较传统纯人工劈砍方式虽有较大提升,但单行茶树蓬面整齐度差且切口易出现撕裂、不齐等情况,不利于茶树下一轮萌发,达不到茶树蓬面重修剪的农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可以一次性完成茶蓬横向工作面修剪,同时满足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农艺要求的茶树重修剪机。
[0005]本技术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包括工作扶手1、机体主板2、修剪限位块3、切割定位支撑板4、驱动装置5、圆盘切刀6、水平仪7以及电控柜8,所述工作扶手1位于机体主板2的两端,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机体主板2的上端与工作扶手1螺栓固定连接,下端与修剪限位块3相焊接固定,侧面与切割定位支撑板4相焊接固定,所述修剪限位块3位于机体主板2的两端,且与机体主板2相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切割定位支撑板4位于机体主板2的一侧,且与修剪限位块3相焊接固定,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机体主板2上,包括无刷电机51和电机固定架52,所述无刷电机51有4个,且通过电机固定架52安装固定在机体主板2上,所述电机固定架52有4个,与电机固定架52呈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圆盘切刀6有4个,且分别与无刷电机51相固定连接,所述水平仪7位于机体主板2中央位置,且靠近切割定位支撑板4的一侧,并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机体主板2上,所述电控柜8有2个,且分别位于工作扶手1的两侧。
[0006]优选的,所述机体主板2靠近圆盘切刀6的一侧呈锯齿形,且两端的齿形较中间齿形较长15mm,中间两齿形间形成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圆盘切刀6的圆心角120
°
所对应的弧长,计算公式如下:
[0007][0008][0009][0010][0011][0012]式中,a
‑
圆盘切刀6的半径;b
‑
机体主板2的中间两齿形间形成的间距。
[0013]优选的,所述切割定位支撑板4,设置其重量为机体主板2、驱动装置5以及圆盘切刀6重量之和,前提是消除加圆盘切刀6工作时产生的动平衡力,计算公式如下:
[0014]∑F=∑F
Ii
+F
b
=0
[0015]m1r1+m2r2+....+m
b
r
b
=0
[0016](m
b
r
b
)
x
=
‑
∑m
i
r
i
cosα
i
[0017](m
b
r
b
)
y
=
‑
∑m
i
r
i
sinα
i
[0018][0019]式中,m
‑
圆盘切刀6的重量;b
‑
圆盘切刀6的半径。
[0020]优选的,所述修剪限位块3靠近机体主板2的锯齿形的一端,其端面与机体主板2锯齿形的顶尖距离为25mm为最佳。
[0021]本技术技术方案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4个无刷电机51带动4个圆盘切刀6,实现圆盘切刀6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而且扩大修剪面,进而能够实现一次性完成茶树蓬横向工作面修剪。
[0024](2)圆盘切刀6工作时,安装在机体主板2下方的修剪限位块3,能够将茶树蓬给限位住,使茶树篷始终朝向圆盘切刀6,同时实现茶树篷修剪的外形整齐。(3)机体主板2带有锯齿形,等效于定刀,旋转的圆盘切刀6为动刀,动刀与定刀相结合,进而实现快速地将茶树篷的修剪,修剪效率较高。
[0025](4)本技术具备结构简单、较易实现及能耗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的俯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的正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的左视图。
[0030]图中:1.工作扶手、2.机体主板、3.修剪限位块、4.切割定位支撑板、5.驱动装置、6.圆盘切刀、7.水平仪、8.电控柜、51.无刷电机、52.电机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4所示,本技术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包括工作扶手1、机体主板2、修剪限位块3、切割定位支撑板4、驱动装置5、圆盘切刀6、水平仪7以及电控柜8,所述工作扶手1位于机体主板2的两端,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机体主板2的上端与工作扶手1螺栓固定连接,下端与修剪限位块3相焊接固定,侧面与切割定位支撑板4相焊接固定,所述修剪限位块3位于机体主板2的两端,且与机体主板2相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切割定位支撑板4位于机体主板2的一侧,且与修剪限位块3相焊接固定,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机体主板2上,包括无刷电机51和电机固定架52,所述无刷电机51有4个,且通过电机固定架52安装固定在机体主板2上,所述电机固定架52有4个,与电机固定架52呈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圆盘切刀6有4个,且分别与无刷电机51相固定连接,所述水平仪7位于机体主板2中央位置,且靠近切割定位支撑板4的一侧,并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机体主板2上,所述电控柜8有2个,且分别位于工作扶手1的两侧。
[0033]工作时,小型履带式拖拉机将修剪机的两端工作扶手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好,将电控柜8中的无刷电机51电源开关打开,无刷电机51工作且带动圆盘切刀6一起转动,小型履带式拖拉机拖着修剪机对茶园茶树做修剪作业。
[0034]经过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修剪机做验证,选择茶树植株500株作为试验验证,得出如下表数据:
[0035]验证指标手工修剪传统修剪设备本技术方案修剪机修剪后茶树整齐数460株257株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茶园茶树重修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扶手(1)、机体主板(2)、修剪限位块(3)、切割定位支撑板(4)、驱动装置(5)、圆盘切刀(6)、水平仪(7)以及电控柜(8),所述工作扶手(1)位于机体主板(2)的两端,且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机体主板(2)的上端与工作扶手(1)螺栓固定连接,下端与修剪限位块(3)相焊接固定,侧面与切割定位支撑板(4)相焊接固定,所述修剪限位块(3)位于机体主板(2)的两端,且与机体主板(2)相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切割定位支撑板(4)位于机体主板(2)的一侧,且与修剪限位块(3)相焊接固定,所述驱动装置(5)位于机体主板(2)上,包括无刷电机(51)和电机固定架(52),所述无刷电机(51)有4个,且通过电机固定架(52)安装固定在机体主板(2)上,所述电机固定架(52)有4个,与电机固定架(52)呈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圆盘切刀(6)有4个,且分别与无刷电机(51)相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周洋,崔清梅,梁金波,戴居会,罗鸿,向俊,马会杰,陈清华,胡双玲,
申请(专利权)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