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耐水OC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529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耐水OC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超耐水OCA,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得: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100份、异氰酸酯交联剂1~2份、光引发剂1~2份、丙烯酸酯类UV单体5~10份和溶剂;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0.1~10份、丙烯酸类单体85~110份、引发剂0.1~0.3份和聚合溶剂100份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得到;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n为30~50之间的整数;为超支化聚酯骨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OCA具有优异的耐水、耐水煮性能,在进行双85耐水测试、100℃耐水煮实验2h均不会出现胶膜发白、气泡、脱落等问题。脱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耐水OC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胶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耐水OC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纯丙烯酸树脂制备的OCA(不含氟)由于侧链中有酯基的存在,易于吸水,在试样箱中温度设定为85℃,且湿度为85%的条件下(以下简称双85试验)测试72h,容易出现胶膜发白、气泡、脱落等问题。且试样在耐水煮实验(100℃水中煮2h)后,出现胶膜发白、气泡、脱落等问题。
[0003]为了改善疏水性能,使用由全氟化长链丙烯酸酯参与共聚合成丙烯酸树脂,用于制备OCA,但制得的OCA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0004](1)氟的电负性大,范德华半径仅仅大于氢原子,且相邻氟原子相互排斥,呈现螺旋状排列,所以添加量相较于丙烯酸酯单体总量不宜超过5%,否则树脂整体不溶于乙酸乙酯溶剂,不具备涂布性。
[0005](2)使用的全氟化长链丙烯酸酯(碳原子数<8个),能够赋予OCA双85试验不出现胶膜、气泡、脱落等问题;但试样在通过100℃耐水煮实验2h后,仍会出现胶膜发白、气泡、脱落等问题。
[0006](3)全氟化长链丙烯酸酯(碳原子数≥8个),单体本身具有剧毒,且可以在活生物体内生物积聚,所以限制了使用。
[000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超耐水OCA,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OCA无法兼顾双85耐水测试、100℃耐水煮实验2h以及溶剂相容性等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超耐水OCA的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超耐水OCA的应用。
[0011]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超耐水OCA,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得:
[0013]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100份、异氰酸酯交联剂1~2份、光引发剂1~2份、丙烯酸酯类UV单体5~10份和溶剂;
[0014]所述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0.1~10份、丙烯酸类单体85~110份、引发剂0.1~0.3份和聚合溶剂100份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得到;
[0015]所述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
[0016]其中,n为30~50之间的整数;为超支化聚酯骨架。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主要由超支化聚酯多元醇、丙烯酸和三氟乙酸于溶剂中,在阻聚剂和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元醇、丙烯酸和三氟乙酸的用量满足: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元醇的羟基摩尔数等于所述丙烯酸和所述三氟乙酸的羧基的摩尔数之和。进一步的,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元醇的羟基摩尔数与所述三氟乙酸的羧基的摩尔数之比为(n+1)/n。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包括硬单体、软单体和官能单体。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硬单体10~20份、软单体70~80份和官能单体5~10份。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硬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官能单体包括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如过氧化二苯甲酰。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溶剂包括乙酸乙酯。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0~80℃,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为6~10h。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中,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4
×
105~6
×
105,分子量分布宽度Mw/Mn为3.5~4.5。
[0025]在实际操作中,当所述溶液聚合反应完成后,物料冷却至室温出料,得到所述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异氰酸酯交联剂包括异氰酸酯的低聚物、缩二脲改性物、氨基甲酸酯改性物、脲基甲酸酯改性物、碳二亚胺改性物和异氰脲酸酯改性物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和/或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类UV单体包括官能团数量为2个以上的活性稀释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丁酯和甲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任意一种所述超耐水OC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异氰酸酯交联剂、光引发剂、丙烯酸酯类UV单体和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树脂混合物;
[0032]在基材表面涂布所述树脂混合物,干燥处理,得到所述超耐水OCA。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10~13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5~20min。
[0034]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干燥可以在烘箱中进行。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任意一种所述超耐水OCA在电子元器件的贴合中的应用。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7](1)本专利技术以三氟乙酸为原材料,制得的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相邻氟原子间隔足够大,且含氟量较高,即便在添加量较大的情况下,合成的含氟丙烯酸树脂制得的OCA具有较好的溶剂相容性;
[0038](2)本专利技术的OCA,具有优异的耐水、耐水煮性能,在进行双85耐水测试、100℃耐水煮实验2h均不会出现胶膜发白、气泡、脱落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40]超耐水OCA,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得:
[0041]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100份、异氰酸酯交联剂1~2份、光引发剂1~2份、丙烯酸酯类UV单体5~10份和溶剂;
[0042]所述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0.1~10份、丙烯酸类单体85~110份、引发剂0.1~0.3份和聚合溶剂100份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得到;
[0043]所述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
[0044]其中,n为30~50之间的整数;为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耐水OCA,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得: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100份、异氰酸酯交联剂1~2份、光引发剂1~2份、丙烯酸酯类UV单体5~10份和溶剂;所述含氟丙烯酸树脂溶液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0.1~10份、丙烯酸类单体85~110份、引发剂0.1~0.3份和聚合溶剂100份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n为30~50之间的整数;为超支化聚酯骨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水OCA,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共聚超支化含氟单体主要由超支化聚酯多元醇、丙烯酸和三氟乙酸于溶剂中,在阻聚剂和缩合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耐水OCA,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元醇、丙烯酸和三氟乙酸的用量满足: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元醇的羟基摩尔数等于所述丙烯酸和所述三氟乙酸的羧基的摩尔数之和;所述超支化聚酯多元醇的羟基摩尔数与所述三氟乙酸的羧基的摩尔数之比为(n+1)/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水OCA,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单体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硬单体10~20份、软单体70~80份和官能单体5~10份;所述硬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官能单体包括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耐水OCA,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立根巫柯齐圣光汪加胜唐舫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鹿山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