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449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所述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增粘树脂、扩链剂、催化剂、偶联剂和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湿固化型液体聚氨酯胶黏剂解决了常规聚氨酯热熔胶需要在100℃~200℃下加热使用的技术缺陷;通过优化原料组分和合成工艺,得到了一种无需加热、常温下即可直接使用的胶黏剂,同时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机械性能和耐候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胶黏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

NHCOO

)或异氰酸酯基(

NCO)的胶黏剂,其与含有活泼氢的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已在市场及各行业中存在相当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市售常规聚氨酯胶黏剂为热熔式胶粘剂,如热熔胶粒、热熔胶块和热熔胶剂等,均需要在高温下(100℃~200℃)加热作业,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常规聚氨酯胶黏剂普遍存在着初粘不够强、施胶反弹、容易错位、拉丝有胶线、胶线明细、不耐温不耐水、容易结皮、稳定性不好和有气味返修难等问题。随着聚氨酯胶黏剂应用的广泛普及,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聚氨酯胶黏剂,用以解决常规聚氨酯胶黏剂需要在较高温度下加热使用的技术缺陷,同时兼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和机械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液体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批量化生产。
[000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增粘树脂、扩链剂、催化剂、偶联剂和填料。
[0009]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包括聚己二酸

1,5

戊二醇酯二醇;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
[0010]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环氧丙烷醚二醇、环氧乙烷醚二醇或聚乙二醇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
[0011]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包括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0012]优选地,所述增粘树脂包括液态萜烯树脂和液态松香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13]优选地,所述扩链剂包括1,4

丁二醇。
[0014]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有机锡催化剂;更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或硫醇甲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地,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类偶联剂;更优选地,所述偶联剂包括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填料包括炭黑、白炭黑或纳米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液体聚氨酯胶黏剂的各原料组分的含水率<1g/kg。
[0018]优选地,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备得到:聚酯多元醇100~200份、聚醚多元醇50~100份、异氰酸酯50~100份、增粘树脂50~100份、扩链剂0.5~3份、催化剂0.5~5份、偶联剂0.5~5份和填料0.5~10份。
[0019]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所述异氰酸酯、所述增粘树脂和所述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0.1~0.5):(1~10):(0.1~0.5):(0.1~1)。
[0020]优选地,所述液体聚氨酯胶黏剂还包括原料组分:抗氧化剂;更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076中的至少一种。
[0021]所述的液体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充分混合;步骤二、将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至步骤一的反应液中进行反应;步骤三、将扩链剂和偶联剂加入至步骤二的反应液中进行反应;步骤四、将增粘树脂和异氰酸酯加入至步骤三的反应液中进行反应;步骤五、将填料加入至步骤四的反应液中进行反应,充分反应后得到所述液体聚氨酯胶黏剂。
[0022]优选地,在步骤一后还包括:进行真空脱水处理。
[0023]优选地,在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中,加料后均保持真空状态进行反应。
[0024]优选地,在步骤二中,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30min~60min。
[0025]优选地,在步骤三中,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30min~60min。
[0026]优选地,在步骤四中,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1.5h~3h。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固化型液体聚氨酯胶黏剂,通过优化原料组分和合成工艺,得到了一种无需加热、常温下即可直接使用的胶黏剂,同时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耐候性,在25℃下的粘度更小,有利于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一种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包括有主料: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增粘树脂和扩链剂,以及辅料:催化剂、偶联剂、填料和可选的抗氧化剂。
[003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包括但不限于:聚酯多元醇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份),聚醚多元醇50、60、70、80、90、100(份),异氰酸酯50、60、70、80、90、100(份),增粘树脂50、60、70、80、90、100(份),扩链剂0.5、1.0、1.5、2.0、2.5、3(份),催化剂0.5、1.0、1.5、2.0、2.5、3、3.5、4、4.5、5(份),偶联剂0.5、1.0、1.5、2.0、2.5、3、3.5、4、4.5、5(份),填料0.5、1、2、3、4、5、6、7、8、9、10(份)。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重量份数不仅可以选用上述列举的点值,也可以采用上述点值所组成的数值区间
中的任一实数值。
[003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酯多元醇、所述聚醚多元醇、所述异氰酸酯、所述增粘树脂和所述扩链剂的摩尔比为1:(0.1~0.5):(1~10):(0.1~0.5):(0.1~1);作为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摩尔比为1:(0.1~0.5):(2~6):(0.2~0.4):(0.2~0.8)。
[003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以主料的重量份数为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包括如下组分制备得到: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增粘树脂、扩链剂、催化剂、偶联剂和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包括聚己二酸

1,5

戊二醇酯二醇;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环氧丙烷醚二醇、环氧乙烷醚二醇或聚乙二醇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40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包括如下特征(a)~(f)中的至少一种;(a)所述异氰酸酯包括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b)所述增粘树脂包括液态萜烯树脂和液态松香树脂中的至少一种;(c)所述扩链剂包括1,4

丁二醇;(d)所述催化剂包括有机锡催化剂;(e)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类偶联剂;(f)所述填料包括炭黑、白炭黑或纳米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聚氨酯胶黏剂的各原料组分的含水率<1g/kg。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聚氨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备得到:聚酯多元醇100~200份、聚醚多元醇50~100份、异氰酸酯50~100份、增粘树脂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露肖杰唐舫成汪加胜岑开澍戴宗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鹿山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