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
[0001]本技术是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属于按摩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按摩机械手是一种安装于按摩椅上能够进行按摩传动的按摩椅配件,使按摩椅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主要针对于使用者的后背部分进行按摩,且其上还设有加热功能,提高按摩舒适度,但是该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缺点:
[0003]现有机械手的按摩头外层往往是采用硬性材质,导致使用者靠在其上的时候,其压力会直接传递到机械手上,导致触感较硬,舒适度不佳,且易对机械手造成较大冲击,加剧其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以解决现有技术现有机械手的按摩头外层往往是采用硬性材质,导致使用者靠在其上的时候,其压力会直接传递到机械手上,导致触感较硬,舒适度不佳,且易对机械手造成较大冲击,加剧其损耗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其结构包括颈部按摩头、对接孔、支架、底板、加热按摩头、衔接板,所述颈部按摩头嵌入安装于衔接板上,所述对接孔与底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嵌入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加热按摩头嵌入安装于支架上,所述衔接板嵌入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加热按摩头包括衔接壳、内支撑架、加热架、加热芯、连接带、外接层,所述衔接壳内嵌入安装有内支撑架,所述加热架的顶端与加热芯的底端相粘合,所述连接带的顶端与加热架的中部底端相粘合,所述外接层设于衔接壳上,所述衔接壳嵌入安装于支架上。 />[0006]优选的,所述外接层包括弹性层、隔板、排气机构,所述弹性层与隔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性层的底端设有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槽、内槽、壳体、进气口,所述排气槽与壳体为一体话结构,所述内槽设于壳体中,所述进气口设于壳体的左端中部。
[0007]优选的,所述颈部按摩头位于底板的上方。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采用塑胶材质制成,具有抗变形,韧性的特性。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伸缩性,在受到外力挤压的时候,会发生收缩变形。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通过机械手上的底板来将其安装于按摩椅子上,即可进行使用,其加热按摩头上的外接层内部为镂空结构,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在受到外力挤压的时候,会发生收缩变形,推动气体来到排气机构上,经由进气偶进入,来到排气槽上排出,从而起到二段缓冲效果,当停止使用后,外接层失去压力,便会在其本身的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从而使气体经由排气槽进入,重新来到外接层内部,使机械手上的
机械头在受力接触的时候,能够进行缓冲,提高使用舒适度,且对机械头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加热按摩头左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外接层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排气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颈部按摩头
‑
1、对接孔
‑
2、支架
‑
3、底板
‑
4、加热按摩头
‑
5、衔接板
‑
6、衔接壳
‑
51、内支撑架
‑
52、加热架
‑
53、加热芯
‑
54、连接带
‑
55、外接层
‑
56、弹性层
‑
561、隔板
‑
562、排气机构
‑
563、排气槽
‑
5631、内槽
‑
5632、壳体
‑
5633、进气口
‑
563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图2与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颈部按摩头1、对接孔2、支架3、底板4、加热按摩头5、衔接板6,所述颈部按摩头1嵌入安装于衔接板6上,所述对接孔2与底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3嵌入安装于底板4上,所述加热按摩头5嵌入安装于支架3上,所述衔接板6嵌入安装于底板4上,所述加热按摩头5包括衔接壳51、内支撑架52、加热架53、加热芯54、连接带55、外接层56,所述衔接壳51内嵌入安装有内支撑架52,所述加热架53的顶端与加热芯54的底端相粘合,所述连接带55的顶端与加热架53的中部底端相粘合,所述外接层56设于衔接壳51上,所述衔接壳51嵌入安装于支架3上,所述外接层56包括弹性层561、隔板562、排气机构563,所述弹性层561与隔板56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性层561的底端设有排气机构563,所述排气机构563包括排气槽5631、内槽5632、壳体5633、进气口5634,所述排气槽5631与壳体5633为一体话结构,所述内槽5632设于壳体5633中,所述进气口5634设于壳体5633的左端中部,所述颈部按摩头1位于底板4的上方,所述壳体5633采用塑胶材质制成,具有抗变形,韧性的特性,所述弹性层561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伸缩性,在受到外力挤压的时候,会发生收缩变形。
[0020]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机械手上的底板4来将其安装于按摩椅子上,即可进行使用,其加热按摩头5上的外接层56内部为镂空结构,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在受到外力挤压的时候,会发生收缩变形,推动气体来到排气机构563上,经由进气偶5634进入,来到排气槽5631上排出,从而起到二段缓冲效果,当停止使用后,外接层56失去压力,便会在其本身的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从而使气体经由排气槽5631进入,重新来到外接层56内部。
[0021]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现有机械手的按摩头外层往往是采用硬性材质,导致使用者靠在其上的时候,其压力会直接传递到机械手上,导致触感较硬,舒适度不佳,且易对机械手造成较大冲击,加剧其损耗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机械手上的底板4来将其安装于按摩椅子上,即可进行使用,其加热按摩头5上的外接层56内部
为镂空结构,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在受到外力挤压的时候,会发生收缩变形,推动气体来到排气机构563上,经由进气偶5634进入,来到排气槽5631上排出,从而起到二段缓冲效果,当停止使用后,外接层56失去压力,便会在其本身的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从而使气体经由排气槽5631进入,重新来到外接层56内部,使机械手上的机械头在受力接触的时候,能够进行缓冲,提高使用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其结构包括颈部按摩头(1)、对接孔(2)、支架(3)、底板(4)、加热按摩头(5)、衔接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头(1)嵌入安装于衔接板(6)上,所述对接孔(2)与底板(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架(3)嵌入安装于底板(4)上,所述加热按摩头(5)嵌入安装于支架(3)上,所述衔接板(6)嵌入安装于底板(4)上,所述加热按摩头(5)包括衔接壳(51)、内支撑架(52)、加热架(53)、加热芯(54)、连接带(55)、外接层(56),所述衔接壳(51)内嵌入安装有内支撑架(52),所述加热架(53)的顶端与加热芯(54)的底端相粘合,所述连接带(55)的顶端与加热架(53)的中部底端相粘合,所述外接层(56)设于衔接壳(51)上,所述衔接壳(51)嵌入安装于支架(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按摩头的机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应银,李玉彩,何龙,连国华,汤刚强,兰伏增,刘伏德,平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奥弗锐福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