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93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颈枕,按摩颈枕包括颈枕主体和按摩组件,颈枕主体围绕出用于配合颈部的容置腔;按摩组件设于颈枕主体上,按摩组件包括按摩部,按摩部设于颈枕主体的靠近容置腔的一侧,且按摩部的按摩区域位于按摩部的靠近容置腔一侧的斜下方。使按摩部可充分对斜方肌的位置进行按摩,提高按摩的效率和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颈枕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按摩颈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颈椎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颈部按摩器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的方式,缓解颈部疲劳,可一定程度上预防颈椎疾病的发生。相关技术中的颈椎按摩器,按摩部与身体的按摩部位配合不好,导按摩舒适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摩颈枕,按摩部的按摩区域位于按摩部的靠近容置腔一侧的斜下方,可针对斜方肌肌肉群的位置进行按摩,提高按摩的效率和效果。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按摩颈枕,包括颈枕主体和按摩组件,所述颈枕主体围绕出用于配合颈部的容置腔;所述按摩组件设于所述颈枕主体上,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按摩部,所述按摩部设于所述颈枕主体的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且所述按摩部的按摩区域位于所述按摩部的靠近所述容置腔一侧的斜下方。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按摩颈枕,按摩部的按摩区域位于按摩部的靠近容置腔一侧的斜下方,通过该按摩组件中按摩部的设置形式,可针对斜方肌肌肉群的位置进行按摩,能够更好的提高按摩的效率和效果。
[0006]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按摩颈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可选地,所述按摩区域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容置腔的轴线的方向倾斜。
[0008]可选地,所述按摩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按摩区域与所述容置腔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β,其中β在[45
°
,55
°
]的范围内。
[0009]可选地,所述按摩部(21)的轴线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容置腔的轴线倾斜,并与所述颈枕主体(10)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α在[35
°
,45
°
]的范围内。
[0010]可选地,所述按摩部相对于所述颈枕主体的上侧更靠近所述颈枕主体的下侧;或所述按摩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下伸出所述颈枕主体的下表面。
[0011]可选地,所述颈枕主体的左侧部上设有所述按摩部,且所述颈枕主体左侧部上的按摩部的轴线在朝所述容置腔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所述颈枕主体的前部倾斜。
[0012]可选地,所述颈枕主体的右侧部上设有所述按摩部,且所述颈枕主体右侧部上的按摩部的轴线在朝所述容置腔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所述颈枕主体的前部倾斜。
[0013]可选地,所述颈枕主体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上均设有所述按摩部,且所述颈枕主体左侧部上的按摩部与所述颈枕主体右侧部上的按摩部对称布置。
[0014]可选地,所述颈枕主体包括外套和柔性主体,所述柔性主体填充于所述外套内,所述柔性主体上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设于所述柔性主体的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
按摩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避空槽内,且所述避空槽的内侧面与所述按摩部的外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D≥1mm。
[0015]可选地,所述避空槽的内侧面与所述按摩部外周面最小距离D≥5mm。
[0016]可选地,所述柔性主体为记忆棉填充结构,所述避空槽的内底面与所述颈枕主体的外包络面距离d≥3mm。
[0017]可选地,所述颈枕主体包括外套和柔性主体,所述柔性主体填充于所述外套内,其中,所述按摩组件嵌入所述柔性主体,所述柔性主体包裹所述按摩组件。
[0018]可选地,所述按摩部设于所述外套内并在所述外套上构造出凸出所述容置腔周面的结构;
[0019]可选地,所述按摩部的至少一部分凸出所述外套以构造出凸出所述容置腔周面的结构。
[0020]可选地,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按摩部按预定轨迹运动。
[0021]可选地,所述按摩颈枕还包括控制组件和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按摩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按摩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且多个所述按摩组件分别独立控制或同步控制。
[00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按摩颈枕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按摩颈枕的前视示意图。
[0025]图3是图1中按摩颈枕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4是图1中按摩颈枕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5是图1中的按摩颈枕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按摩颈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颈枕主体。
[0029]附图标记:
[0030]按摩颈枕100,颈枕主体10,容置腔101,外套11,避空槽12,按摩组件20,按摩部21,驱动部22,支架30,控制组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结合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摩颈枕100,包括颈枕主体10和按摩组件20。颈枕主体10围绕出用于配合颈部的容置腔101,按摩组件20设于颈枕主体10上,按摩组件20包括按摩部21,按摩部21设于颈枕主体10的靠近容置腔101的一侧,以便于对颈部按摩,按摩部21的按摩区域位于按摩部21的靠近容置腔101一侧的斜下方。
[0033]该按摩颈枕100在使用时,按摩部21的按摩区域位于按摩部21的靠近容置腔101一侧的斜下方,使按摩部21的按摩区域可以更好的接触到人体的斜方肌的表面,以对斜方肌部位的肌肉群进行按摩,提升按摩舒适性。
[0034]其中,按摩部21的按摩区域是指:在使用该按摩颈枕100进行按摩,与按摩部21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例如,在将该按摩颈枕100用于颈部按摩时,该按摩部21的按摩区域是指按摩部21实际按摩的皮肤或肌肉等所在的区域。按摩部21的按摩区域位于按摩部21的靠近容置腔101一侧的斜下方,也就是说,按摩部21可以对位于其斜下侧的区域进行按摩。具体而言,在该按摩颈枕100的使用过程中,将颈枕主体10套在颈部,同时按摩部21将朝向颈部,并朝向位于按摩部21斜下侧的位置进行按摩,能够充分地利用按摩颈枕100进行按摩,专门针对颈部容易疲劳的区域,从而提高按摩的效果,缓解疲劳。
[0035]另外,本技术中的按摩组件20可以适用于对斜方肌进行按摩,尤其是适于对斜方肌中位于颈部后下方的左右两侧的区域进行按摩,该区域处的肌肉为从肩部向后向下倾斜的,因此,通过该按摩组件20中按摩部21的设置形式,能够较好地提高按摩的效率和效果。
[0036]其中,按摩区域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朝向远离容置腔101的轴线的方向倾斜。使按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颈枕(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枕主体(10),所述颈枕主体(10)围绕出用于配合颈部的容置腔(101);按摩组件(20),所述按摩组件(20)设于所述颈枕主体(10)上,所述按摩组件(20)包括按摩部(21),所述按摩部(21)设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靠近所述容置腔(101)的一侧,且所述按摩部(21)的按摩区域位于所述按摩部(21)的靠近所述容置腔(101)一侧的斜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颈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区域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容置腔(101)的轴线的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颈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按摩区域与所述容置腔(101)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β,其中β在[45
°
,55
°
]的范围内;和/或,所述按摩部(21)的轴线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容置腔(101)的轴线倾斜,并与所述颈枕主体(10)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α,其中α在[35
°
,45
°
]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颈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部(21)相对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上侧更靠近所述颈枕主体(10)的下侧;或所述按摩部(21)的至少一部分向下伸出所述颈枕主体(10)的下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颈枕(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主体(10)的左侧部上设有所述按摩部(21),且所述颈枕主体(10)左侧部上的按摩部(21)的轴线在朝所述容置腔(101)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所述颈枕主体(10)的前部倾斜;和/或,所述颈枕主体(10)的右侧部上设有所述按摩部(21),且所述颈枕主体(10)右侧部上的按摩部(21)的轴线在朝所述容置腔(101)延伸的方向上,朝向所述颈枕主体(10)的前部倾斜;和/或,所述颈枕主体(10)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上均设有所述按摩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福王磊洪湧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凉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