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锁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门锁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车门锁的一般由设置在车门上的棘轮棘爪结构及设置在车体上的锁扣实现解锁和锁止。其中,棘轮棘爪结构是通过控制棘轮和棘爪之间的相对位置使车门保持在开启或者关闭状态。
[0003]具体而言,在车门关闭过程中,锁扣撞击棘轮,使棘轮转动捕获锁扣,而当车门到达关闭位置时,棘爪止动棘轮,限制棘轮回转,使车门保持关闭。能够用于开启车门锁的释放机构与棘爪连接,从而通过作动棘爪释放棘轮,棘轮能够回转以实现车门锁开启。
[0004]现有技术中,当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棘爪抵接于棘轮,而棘爪则能够转动并释放棘轮,从而实现车门由关闭状态转换至开启状态,但由于现有技术中在棘爪转动以释放棘轮的过程中,棘爪与棘轮之间会产生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会对棘爪的转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矩,导致需要对棘爪施加较大的释放力才能够使棘爪转动,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或执行器驱动的方式对棘爪施加释放力,从而导致人工开门比较费力或者用于作动棘爪的执行器需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门锁,包括棘轮(1)和锁扣(2),所述棘轮(1)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11),所述棘轮(1)上设置有捕获槽(12),所述棘轮(1)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11)由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棘轮(1)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锁扣(2)能够由所述捕获槽(12)内移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锁还包括:安装架(3)和棘爪(4),所述安装架(3)安装有第二转轴(31)和第三转轴(32),所述第二转轴(31)和所述第三转轴(32)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转轴(11)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转轴(31)位于所述第三转轴(32)远离所述棘轮(1)的一侧,所述棘爪(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31)并能够由靠近所述棘轮(1)的一侧的第三工作位置转动至远离所述棘轮(1)的一侧的第四工作位置,所述棘爪(4)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四工作位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棘轮(1)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棘爪(4)设置有第一弧面(41)和第二弧面(42),所述第一弧面(41)位于所述第二弧面(42)沿所述棘爪(4)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置向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第一弧面(41)所在的圆周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二转轴(31)的轴线上,所述第二弧面(42)所在的圆周与所述第一弧面(41)所在的圆周内切,所述第一弧面(41)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弧面(42)所在的圆周的直径;以及支架(5)和滚动块(6),所述支架(5)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32),所述滚动块(6)通过第四转轴(61)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5)上远离所述第三转轴(32)的一侧,所述第四转轴(6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11)的轴线,所述滚动块(6)上相对设置有第三弧面(62)和第四弧面(63),所述第三弧面(62)和所述第四弧面(63)所在的圆周的圆心均位于所述第四转轴(61)的轴线上,所述第三弧面(62)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弧面(63)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当所述棘爪(4)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滚动块(6)位于所述棘轮(1)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向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转动的转动路径上并抵接于所述棘轮(1)和所述棘爪(4)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弧面(41)抵接于所述第三弧面(62)并与所述第三弧面(62)相切,所述第四弧面(63)抵接于所述棘轮(1)并与所述棘轮(1)上和所述滚动块(6)接触的表面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安装孔(51),所述支架(5)通过所述安装孔(51)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32)的外周,所述安装孔(51)与所述第三转轴(32)在所述第三转轴(32)和所述第四转轴(61)的排列方向上具有间隙,所述车门锁还包括复位件(7),所述复位件(7)被配置为在所述滚动块(6)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平,孙智勇,孙涛,冯胜,王展展,鲍阳,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