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84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指标变量集;采用德尔菲法分析各指标变量间的因果依赖关系与相互影响程度,得到考虑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直接影响关系矩阵A;通过DEMATEL法定量评价变量间因果依赖关系,得到考虑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初始权重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安全评估管理
,涉及一种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企业安全管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安全管理能力是企业安全状态与安全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企业安全管理要素繁多,各指标变量间普遍具有较强的因果效应与交互影响关系,导致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并通过彼此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然而,现阶段企业安全管理评估技术多以主观或综合赋权方式确定各指标变量权重分配,对各变量因果依赖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考虑不足,无法准确捕捉各指标变量与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评估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专家经验、能力、知识水平的限制,打分结果往往具有过度的主观色彩,不同的主观偏好极易造成部分危险变量的欠考虑或指标变量间平衡关系失衡。由此可见,传统企业安全管理评估方法因忽略了变量因果效应及平衡关系,主观性太强、科学性较差,极易导致评估结果与企业实际安全管理水平产生较大偏差。因此,系统分析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能力构成要素,明晰指标变量间因果依赖程度,并对变量权重进行均衡优化,进而构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对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水平,降低企业事故风险有重要意义。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各指标因素间相关性与因果关系,以及安管理体系中诸多不确定性考虑不足的问题,降低或者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导致评估结果与企业实际安全管理水平产生较大偏差的问题,提高了一种相对科学、准确地评估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技术手段。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调研,构建用于企业安全能力评估的指标变量集X;
[0007]步骤2:采用德尔菲法收集和统计专家意见,分析各指标变量间的因果依赖关系与相互影响程度,对所建立的指标变量集X中指标变量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到考虑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直接影响关系矩阵A;
[0008]步骤3:通过决策与矩阵评价实验室法,计算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指标变量综合影响矩阵T,得到各指标变量影响度f
i
和被影响度e
i
,定量评价变量间因果依赖关系,得到考虑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初始权重W
D

[0009]步骤4:对步骤2中专家打分情况进行二次分析,衡量专家主观偏好及各指标变量危险程度,确定变权因子α并对指标变量间平衡关系进行优化,得到考虑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均衡优化权重W
E

[0010]步骤5: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价集V,构建模糊评价矩阵R,结合均衡优化权重W
E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向量B,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向量B分析企业安全状态,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水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指标变量因果依赖强度及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均衡权重弱化专家主观偏好,系统评估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状态,从而快速且准确的得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水平,及时厘清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助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0013]本专利技术解决传统方法因对指标变量因果依赖程度及变量间平衡关系考虑不足导致的评估结果失真的问题;降低或者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导致评估结果与企业实际安全管理水平产生较大偏差的问题,提高了一种相对科学、准确地评估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流程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的一级指标体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8]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包括:
[0019]步骤1: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调研;构建用于企业安全能力评估的指标变量集X;具体方法如下:
[0020]步骤1.1、线上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网络视频会议,线下调研采用现场检查、座谈会、集中会议等方式;
[0021]步骤1.2、收集企业安全管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和数据规约之后,建立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一级指标体系;调研内容如附图2所示,包括12个大方面,也即是12个一级指标:1)国家法律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3)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4)安全生产投入情况;5)作业安全管理情况;6)生产设备设施管理情况;7)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情况;8)职业健康管理落实情况;9)班组日常安全管理情况X9;10)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11)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12)信息报送与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0022]步骤1.3:对各一级指标逐层分解,得到作为指标变量的二级指标,利用二级指标构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变量X={X1,X2,

,X
i


,X
n
},X
i
表示第i个指标变量,n为指标变量总数;本实施例中,各一级指标的分解内容主要包括如下:
[0023]1)一级指标: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对应的3个二级指标为:贯彻落实上级单位要求、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识别获取情况、日常国家法律法规落实情况;
[0024]2)一级指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应的3个二级指标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管理人员责任落实情况;
[0025]3)一级指标: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对应的7个二级指标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转岗人员、相关方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0026]4)一级指标:安全生产投入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调研,构建用于企业安全能力评估的指标变量集X;步骤2:采用德尔菲法收集和统计专家意见,分析各指标变量间的因果依赖关系与相互影响程度,对所建立的指标变量集X中指标变量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到考虑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直接影响关系矩阵A;步骤3:通过决策与矩阵评价实验室法,计算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指标变量综合影响矩阵T,得到各指标变量影响度f
i
和被影响度e
i
,定量评价变量间因果依赖关系,得到考虑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初始权重W
D
;步骤4:对步骤2中专家打分情况进行二次分析,衡量专家主观偏好及各指标变量危险程度,确定变权因子α并对指标变量间平衡关系进行优化,得到考虑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均衡优化权重W
E
;步骤5: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价集V,构建模糊评价矩阵R,结合均衡优化权重W
E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向量B,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向量B分析企业安全状态,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水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构建用于企业安全能力评估的指标变量集具体方法如下:步骤1.1: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包括线上、线下调研两种方式,线上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或网络视频会议,线下调研包括现场检查、座谈会及集中会议;步骤1.2:收集企业安全管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变换和数据规约之后,建立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一级指标体系步骤1.3:对各一级指标逐层分解,得到作为指标变量的二级指标,利用二级指标构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变量X={X1,X2,

,X
i


,X
n
},X
i
表示第i个指标变量,n为指标变量总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变量集中,一级指标总共12个,12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二级指标具体如下:1)一级指标: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对应的3个二级指标为:贯彻落实上级单位要求、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识别获取情况、日常国家法律法规落实情况;2)一级指标: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应的3个二级指标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管理人员责任落实情况;3)一级指标: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对应的7个二级指标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转岗人员、相关方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4)一级指标: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对应的3个二级指标为:安全生产投入制度建设、年度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安全费用提取;5)一级指标:作业安全管理情况:对应的8个二级指标为:高处作业、脚手架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焊接作业、施工用电、消防安全、交通安全;6)一级指标:生产设备设施管理情况:对应的4个二级指标为:安全设备设施三同时、设
备基础管理、设备巡检管理、设备技术管理;7)一级指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情况:对应的2个二级指标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8)一级指标:职业健康管理落实情况:对应的4个二级指标为:危害区域管理、职业防护用品管理、健康检查、职业危害告知;9)一级指标:班组日常安全管理情况:对应的2个二级指标为:班组会议管理、反违章活动管理;10)一级指标: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对应的2个二级指标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四新技术应用管理;11)一级指标: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对应的3个二级指标为: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重要耗能设备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措施方案管理;12)一级指标:信息报送与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对应的3个二级指标为: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事故报告管理、事故调查处理管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变量因果效应与权重均衡的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步骤2.1:组织专家成风险评价小组,结合专业知识与经验分析各指标变量之间的因果依赖关系与相互影响程度;步骤2.2:结合变量间因果关系分析结果,采用4级量表反映指标变量间的因果效应与相互影响程度,得到指标变量因果效应的直接影响矩阵A={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隆付达顺朱晓莉肖衡林郑龙志宁新辉胡开梦孟鸿儒孙锐杨正全夏凤皖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