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链氨基酸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81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支链氨基酸在制备缓减糖尿病病变药物和诊断工具上的应用。发现了支链氨基酸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联系,这一发现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可靠的筛查手段,也为治疗糖尿病神经疼痛、缓建病人痛苦提出了新的可能的治疗手段。缓建病人痛苦提出了新的可能的治疗手段。缓建病人痛苦提出了新的可能的治疗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链氨基酸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支链氨基酸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复杂的、综合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成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2.8%,这一发病率还在逐年攀升。
[0003]同时,长期的血糖增高使得大血管、微血管受损,进一步给全身的不同组织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糖尿病又是一种并发症最多的疾病,并发症高达一百多种。[Feldman EL,Callaghan BC,Pop

Busui R,Zochodne DW,Wright DE,Bennett DL,Bril V,Russell JW,Viswanathan V.Diabetic neuropathy.Nat Rev Dis Primers.2019Jun13;5(1):42.][0004]其中,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Diabetic Polyneuropathy,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约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受到神经病变的折磨,症状表现为麻木、发冷、四肢疼痛、胃肠功能受阻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5]最新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06):540

557.]指出,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诊断困难、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0006]1)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与高血糖、脂代谢紊乱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相关。然而,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糖尿病病程不严格正相关,同时对于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很好地控制血糖也不能有效地减缓糖尿病神经病变。这些现象说明,血糖并不是影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键因素,还有其他途径调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
[0007]2)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主要是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并没有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标记物,同时早期的临床表现常较隐匿、易被忽略,待临床作出诊断时,其往往已处于不可逆阶段。
[0008]3)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害巨大,但目前尚无针对糖尿病神经损伤的特殊治疗手段,主要依赖于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营养神经、药物疼痛管理等。而且,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血糖控制和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量的糖尿病患者饱受疼痛折磨,严重的神经痛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活动受限、抑郁、社会功能受损等。因此寻找有效的诊治手段极为重要且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缺陷,从代谢物的角度入手,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临床上有无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代谢物谱,寻找可以作为风险因素指征糖尿病神经病变发
生的代谢物,进一步提出干预治疗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0011]上述小分子化合物选自支链氨基酸;
[0012]上述应用为:用于制备缓减糖尿病病变的药物。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还在于:
[0014]上述糖尿病病变为糖尿病神经疼痛症状。
[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还在于:
[0016]上述支链氨基酸选自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还在于:
[0018]上述药物中,所包含支链氨基酸的组成如下:
[0019]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2:0.5

2:0.5

2。
[002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还在于:
[0021]上述应用还包括:用于制作一种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否的筛查工具,或预测工具,或诊断工具。
[002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还在于:
[0023]上述筛查工具,或预测工具,或诊断工具可选试纸、试剂盒、诊断软件、检验平台、检验分析仪。
[002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还在于:
[0025]上述诊断工具包含,用于检测亮氨酸、和/或异亮氨酸、和/或缬氨酸含量的试剂;
[0026]上述诊断工具的诊断策略为:当检测结果为亮氨酸、和/或异亮氨酸、和/或缬氨酸下调时,判定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概率为高。
[0027]该下调的量化指标为:不低于20%。
[002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还在于:
[0029]上述检测的检测对象为患者的离体血清样本。
[003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获得糖尿病神经疼痛患者代谢标志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0031]对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神经疼痛患者的离体血清样本进行核磁共振波谱仪非靶向检测后,筛选差异化代谢物。
[0032]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和效果: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的研究中发现相比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神经疼痛患者血清中3种支链氨基酸,即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都有显著下调(P<0.0001)。
[0034]其后,在本专利技术的研究中,通过小鼠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在饲料中补充支链氨基酸可以有效缓减糖尿病神经疼痛症状。
[0035]由此,本专利技术不仅首次发现了支链氨基酸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性,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可靠的筛查手段,也为治疗糖尿病神经疼痛、缓建病人痛苦提出了新的治疗手段。
附图说明
[0036]图1、使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非靶向检测临床收集到的患者血清样品代谢物谱。
[0037]分为两组:Diabetic:糖尿病患者,无神经病变,n=73;DPN: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n=56。
[0038]图2、检测补充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aminoacids,BCAA)对小鼠糖尿病神经疼痛的缓解效果。
[0039]Naive:正常饲喂的野生型C57/BL6小鼠;DPN:高脂饮食饲喂诱导糖尿病神经疼痛表型小鼠;DPN+BCAA:用BCAA治疗DPN小鼠。分别用0.07g(图2A)和0.4g(图2B)刺激小鼠,检测小鼠机械痛缩足频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40]1.研究方案
[0041]1.1受试者
[0042]依据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患者组(diabetic,n=73)和糖尿病神经疼痛组(DPN,n=56),两组患者可排除年龄、性别、BMI、用药史等其他因素干扰。样本的收集符合伦理审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化合物选自支链氨基酸;所述应用为:用于制备缓减糖尿病病变的药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糖尿病病变为糖尿病神经疼痛症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链氨基酸选自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所包含支链氨基酸的组成如下: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2:0.5

2:0.5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还包括:用于制作一种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否的筛查工具,或预测工具,或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福清赵健元周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