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73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2
在阀装置中,转子具有伴随着该转子的旋转而使覆盖第一流通孔的面积增减的孔封堵部(161)。该孔封堵部在周向的一侧具有沿规定轴心(Cv)的径向(Dr)延伸的孔封堵部端缘(161a),以伴随着转子向周向的另一侧旋转而开始打开封堵的第一流通孔的方式进行动作。第一流通孔具有设于该第一流通孔中的周向的一侧且向径向延伸的一侧孔端缘(121a),第二流通孔具有设于该第二流通孔中的周向的另一侧且向径向延伸的另一侧孔端缘(122b)。在沿着轴向的方向观察时,一侧孔端缘与另一侧孔端缘相对于以规定轴心为起点在一侧孔端缘与另一侧孔端缘之间通过且向径向延伸的虚拟的孔间中心线(LFr)对称地形成。一侧孔端缘形成为越靠径向的外侧则越远离孔间中心线。越远离孔间中心线。越远离孔间中心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阀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是基于2020年7月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

115971号的申请,此处通过参照引入其记载内容。


[0003]本公开涉及供流体流通的阀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作为这种阀装置,一直以来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阀装置。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阀装置具备不旋转的第一阀板和相对于该第一阀板层叠地设置且绕中心轴线进行旋转的第二阀板。
[0005]在第一阀板上,沿中心轴线的周向邻接地形成有供流体通过的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而且,第二阀板伴随着该第二阀板的旋转而将第一流通孔与第二流通孔开闭。
[0006]另外,第一流通孔中的设于与第二流通孔邻接的一侧且沿中心轴线的径向延伸的孔端缘和第二流通孔中的设于与第一流通孔邻接的一侧且沿中心轴线的径向延伸的孔端缘形成为相互平行。具体而言,这些孔端缘都形成为即使沿径向虚拟地延长也不与中心轴线相交的形状。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211311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0]这里,设想例如第一流通孔伴随着第二阀板的旋转而开始打开、第二阀板中的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阀端缘位于第一流通孔的上述孔端缘上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流通孔的上述孔端缘与第二流通孔的上述孔端缘如上述那样形成为相互平行,因此在沿着中心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第二阀端缘不会变为沿着第一流通孔的上述孔端缘的姿态。具体而言,该第二阀端缘变为相对于第一流通孔的上述孔端缘以某种程度的角度交叉的姿态。
[0011]因此,在使第一流通孔中的开放的开放部分在第一流通孔的微小开度下增减的情况下,伴随着第二阀板的旋转,该开放部分不仅在中心轴线的周向上扩大缩小,在中心轴线的径向上也扩大缩小。即,第一流通孔的开放部分的通路面积即开口面积相对于第二阀板的旋转角度不会单纯地变化。因而,专利文献1的阀装置在想要高精度地控制通过第一流通孔的流体的微小流量的情况下控制性较差。专利技术人们详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上情况。
[0012]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对于专利文献1的阀装置,在微小流量的控制中实现控制性的提高。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观点,阀装置为一种供流体流通的阀装置,
具备:
[0014]转子,绕规定轴心进行旋转;以及
[0015]流通孔形成部,形成有第一流通孔以及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孔沿规定轴心的轴向贯通且通过转子开闭,在打开时供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流通孔沿轴向贯通,相对于第一流通孔邻接地配置在规定轴心的周向的一侧,且通过转子开闭,在打开时供流体通过,所述流通孔形成部相对于转子配置于轴向的一侧;
[0016]转子具有伴随着该转子的旋转而使覆盖第一流通孔的面积增减的孔封堵部,
[0017]孔封堵部在周向的一侧具有沿规定轴心的径向延伸的孔封堵部端缘,以伴随着转子向周向的另一侧旋转而开始打开封堵的第一流通孔的方式进行动作,
[0018]第一流通孔具有设于该第一流通孔中的周向的一侧且向径向延伸的一侧孔端缘,
[0019]第二流通孔具有设于该第二流通孔中的周向的另一侧且向径向延伸的另一侧孔端缘,
[0020]在沿着轴向的方向观察时,一侧孔端缘与另一侧孔端缘相对于以规定轴心为起点在一侧孔端缘与另一侧孔端缘之间通过且向径向延伸的虚拟的孔间中心线对称地形成,
[0021]一侧孔端缘形成为越靠径向的外侧则越远离孔间中心线。
[0022]如此一来,在沿着轴向的方向观察时,在第一流通孔从全闭开始打开时,例如与第一流通孔的一侧孔端缘和第二流通孔的另一侧孔端缘相互平行的情况相比,一侧孔端缘接近沿着孔封堵部端缘的姿态。因此,第一流通孔的开口面积相对于转子的旋转角度从第一流通孔开始打开起以接近线性的形状变化,因此能够在通过第一流通孔的流体的微小流量的控制中实现控制性的提高。
[0023]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观点,阀装置为一种供流体流通的阀装置,具备:
[0024]转子,绕规定轴心进行旋转;以及
[0025]流通孔形成部,形成有流通孔,该流通孔沿规定轴心的轴向贯通且通过转子开闭,在打开时供流体通过,所述流通孔形成部相对于转子配置于轴向的一侧;
[0026]转子具有伴随着该转子的旋转而使覆盖流通孔的面积增减的孔封堵部,
[0027]在沿着轴向的方向观察时,流通孔中的被孔封堵部开放的部分所占的开口面积在流通孔伴随着转子的旋转而打开的情况下从流通孔开始打开起相对于转子的旋转角度线性地变化。
[0028]如此一来,与流通孔的开口面积相对于转子的旋转角度在流通孔开始打开时非线性地变化的情况比较,能够在通过流通孔的流体的微小流量的控制中实现控制性的提高。
[0029]另外,对各构成要素等标注的带括号的参照附图标记表示该构成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构成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阀装置的主视图。
[0031]图2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阀装置的俯视图,并且是图1的II方向的向视图。
[0032]图3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2的III

III剖面的剖面图。
[0033]图4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3的IV

IV剖面的剖面图。
[0034]图5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的V

V剖面的剖面图。
[0035]图6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3的VI

VI剖面的剖面图。
[0036]图7是从图6的剖面图中省略了对转子与阀旋转轴的图示的图。
[0037]图8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4的VIII

VIII剖面的剖面图。
[0038]图9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从马达到转子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
[0039]图10是图9中的X方向的向视图。
[0040]图11是示意地表示比较例中的相当于图3的VI

VI剖面的剖面的剖面图,并且是相当于图6的图。
[0041]图12是表示比较例中的第一流通孔的开口面积与转子的旋转角度的关系的图。
[0042]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流通孔的开口面积与转子的旋转角度的关系的图,并且是相当于图12的图。
[0043]图14是示意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从马达到转子的动力传递路径的图,并且是相当于图9的图。
[0044]图15是选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相当于图3的XV部分的部分进行表示的剖面图。
[0045]图16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相当于图3的VI

VI剖面的剖面的剖面图,并且是相当于图6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阀装置,供流体流通,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16),绕规定轴心(Cv)进行旋转;以及流通孔形成部(12),形成有第一流通孔(121)以及第二流通孔(122),所述第一流通孔(121)沿所述规定轴心的轴向(Da)贯通且通过所述转子开闭,在打开时供流体通过,所述第二流通孔(122)沿所述轴向贯通,相对于所述第一流通孔邻接地配置在所述规定轴心的周向(Dc)的一侧,且通过所述转子开闭,在打开时供流体通过,所述流通孔形成部相对于所述转子配置于所述轴向的一侧;所述转子具有伴随着该转子的旋转而使覆盖所述第一流通孔的面积增减的孔封堵部(161),所述孔封堵部在所述周向的所述一侧具有沿所述规定轴心的径向(Dr)延伸的孔封堵部端缘(161a),以伴随着所述转子向所述周向的另一侧旋转而开始打开封堵的所述第一流通孔的方式进行动作,所述第一流通孔具有设于该第一流通孔中的所述周向的所述一侧且向所述径向延伸的一侧孔端缘(121a),所述第二流通孔具有设于该第二流通孔中的所述周向的所述另一侧且向所述径向延伸的另一侧孔端缘(122b),在沿着所述轴向的方向观察时,所述一侧孔端缘与所述另一侧孔端缘相对于以所述规定轴心为起点在所述一侧孔端缘与所述另一侧孔端缘之间通过且向所述径向延伸的虚拟的孔间中心线(LFr)对称地形成,所述一侧孔端缘形成为越靠所述径向的外侧则越远离所述孔间中心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封堵部端缘沿以所述规定轴心为起点向所述径向延伸的虚拟的第一径向线(L1r)在所述径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流通孔的所述一侧孔端缘沿以所述规定轴心为起点向所述径向延伸的虚拟的第二径向线(L2r)在所述径向上延伸。3.一种阀装置,供流体流通,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16),绕规定轴心(Cv)进行旋转;以及流通孔形成部(12),形成有流通孔(121),该流通孔沿所述规定轴心的轴向(D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沼赳人木村翔太岛田广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