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贴装机料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70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表面贴装机料盖机构、包括收胶带主动滚轮(10),收胶带从动滚轮(6),动力源气缸(13)、及棘轮(12)、棘爪(9),其特征是:活动门安装座(8)直接烧焊在模板(4)上,活动门(2)通过活动门安装座(8)上的两个柱销(3)固定与导向,使其只能平动,其平动的动力来自于拨爪(15),拨爪(15)处装有一个小滚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自动化生产设备,表面贴装机(SMT)。该SMT机机型是没有料盖机构的,当其工作时,SMT纸带上面封料用的胶带(5)过早打开(由于自动收胶带所致)机器运行过程当中难免的一些冲击与振动使得纸带内的料粒会被弄出纸带(14)孔等,以致针咀下来吸料时,无料可吸或吸不起料,从而造成PCB板上贴片漏料的现象。通过PLC控制,收胶带主动滚轮(10)被棘轮棘爪(9、12)机构带动,通过φ3MM圆带(7)传动,再带动收胶带从动滚转(6)转动,从而实现自动收胶带的动作。若收胶带主动轮一转动,从动轮就同步转动的话,则容易跳料,以致形成漏料。后来,为了解决这种原因造成的漏料问题,就在回收胶带的上方加装了一个压带气缸F,使得收胶带从动轮(6)滞后于主动轮(10)转动,即等到一些固有的机械震动过后再打开封料胶带(5),以避免跳料,如此改进之后,情况是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换料时,穿料带(胶带)(5)不方便。2.成本增加。3.不美观。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成料盖机构,使跳料现象彻底解决,该机构不影响换料时的可操作性,不影响美观且成本大大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表面贴装机料盖机构、包括收胶带主动滚轮(10),收胶带从动滚轮(6),动力源气缸(13)、及棘轮(12)、棘爪(9),活动门安装座(8)直接烧焊在模板(4)上,活动门(2)通过活动门安装座(8)上的两个柱销(3)固定与导向,使其只能平动,其平动的动力来自于拨爪(15),拨爪(15)处装有一个小滚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初态)图2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末态)参照图1图2,活动门安装座(8)直接烧焊在模板(4)上,活动门(2)通过活动门安装座(8)上的两个柱销(3)固定与导向,使其只能平动,而不会上抬,其平动的动力来自于拨爪(15),拨爪(15)处装有一个小滚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阻力,增加运动灵活性。模板组件(4)在更换料带时是要翻起来的(绕着A点旋转),当它翻起来时,活动门(2)跟着转起,与拨爪(15)脱离(此时,料盖机构本身也处于不工作状态),当换好料将模板组件(4)复位时,活动门(2)刚好又卡住拨爪(15),从而进入工作准备状态,这样,换料时穿料带很方便,工作时,气缸杆(13)推出,通过传力柱销(11)将力传给拨爪(15),使得拨爪(15)绕着B点转动,从而推动活动门(2)前移。另外,还有一部分力通过铜轴(1)传给了收胶带主动滚轮,继而通过圆皮带(7)带动收胶带从动滚轮(6),从而实现自动收胶带。通过PLC控制,气缸(13)适时退回,从而又将活动门(2)复位(实际上,此时胶带的拉力也帮助其复位)。权利要求1.表面贴装机料盖机构、包括收胶带主动滚轮(10),收胶带从动滚轮(6),动力源气缸(13)、及棘轮(12)、棘爪(9),其特征是活动门安装座(8)直接烧焊在模板(4)上,活动门(2)通过活动门安装座(8)上的两个柱销(3)固定与导向,使其只能平动,其平动的动力来自于拨爪(15),拨爪(15)处装有一个小滚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专利摘要表面贴装机料盖机构、包括收胶带主动滚轮(10),收胶带从动滚轮(6),动力源气缸(13)、及棘轮(12)、棘爪(9),其特征是:活动门安装座(8)直接烧焊在模板(4)上,活动门(2)通过活动门安装座(8)上的两个柱销(3)固定与导向,使其只能平动,其平动的动力来自于拨爪(15),拨爪(15)处装有一个小滚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文档编号H05K13/04GK2476916SQ00239928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唐岳泉, 苏金财, 罗贤良, 肖全忠 申请人:东莞市科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表面贴装机料盖机构、包括收胶带主动滚轮(10),收胶带从动滚轮(6),动力源气缸(13)、及棘轮(12)、棘爪(9),其特征是:活动门安装座(8)直接烧焊在模板(4)上,活动门(2)通过活动门安装座(8)上的两个柱销(3)固定与导向,使其只能平动,其平动的动力来自于拨爪(15),拨爪(15)处装有一个小滚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岳泉苏金财罗贤良肖全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