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堵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6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堵塞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中间包与结晶器衔接的水口外壁的两侧各安装一组可产生超声波的一体化防堵塞装置,钢水自中间包通过水口流入结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调整两组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强化超声波的耦合叠加,避免了单独的超声波场强度不足、衰减严重,进而强化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机械振动。可改善高铝钢、铝镇静钢、稀土钢以及不锈钢连铸过程中水口阻塞。浇铸炉次大于20炉不堵塞。将发明专利技术的超声波装置安装在中包水口,可替代传统的水口处吹氩气技术,也降低了对水口本身的加工和设计的要求,节约了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中包上水口附近夹杂物的上浮,减小夹杂物尺寸,从而提高钢液纯净度。从而提高钢液纯净度。从而提高钢液纯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堵塞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连铸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堵塞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铸过程中,中间包水口阻塞是困扰冶金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首先,水口结瘤或阻塞会造成液面波动,进而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其次,水口堵塞也会降低金属收得率,不利于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水口结瘤或堵塞会限制连续浇铸炉次数量,影响炼钢与连铸之间的正常生产节奏,从而影响大生产的效率。
[0003]作为连铸过程中衔接中包和结晶器的关键组件,中间包水口发挥重要作用,其包括上水口和浸入式水口两部分,上水口安装在中间包底部,通过与整体塞棒的上下移动来配合控制钢水的流量;浸入式水口与上水口连接。连铸过程中,大包中钢液流经中间包,依次通过上水口、浸入式水口,最终到达结晶器。水口堵塞机理如下:(1)钢水通过水口内壁时会与耐火材料发生反应,这会导致水口表面的光滑度下降,为后期水口“结瘤”提供有利条件。(2)冶炼、精炼过程中脱氧形成的高熔点夹杂物在浇注过程中进入水口通道并“结瘤”。例如,生产铝镇静钢或高铝钢时,铝与钢中的氧反应势必会产生氧化铝夹杂物,其在连铸温度下呈固态,很容易在中间包水口处聚集引起堵塞。另外,浇注温度低时容易造成冷钢堵塞。
[0004]为解决此问题,目前各钢厂和科研单位主要从促进夹杂物有效排除和夹杂物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的中间包水口多为铝锆碳材质并采用吹氩气技术,以避免水口堵塞。水口需选用透气材质并设置气隙。其技术缺陷是:1)制造工艺复杂;2)水口气孔率高,强度相对较低,透气材质易出现裂纹,钢水易沿气隙通过吹氩气道流出,造成事故。3)吹氩管道与水口接口易漏气,水口为多孔材料也会导致吹氩效率较低,有效吹氩流量不足。
[0005]就此问题,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波防止水口堵塞的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堵塞的方法,在中间包的水口外壁上安装两组一体化装置,装置本体由实心半圆环结构和中空圆柱结构组成,中空结构内部依次安装一系列超声波发生装置,在浇铸过程中,通过调整两组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强化超声波的耦合叠加,进而强化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机械振动效应,利于提高夹杂物的上浮排除效率。本专利技术在代替了中间包水口吹氩的同时,解决了高铝钢、铝镇静钢、不锈钢以及稀土钢浇铸时水口堵塞问题,实现连续浇注炉次大于20炉。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堵塞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中间包与结晶器衔接的水口外壁的两侧各安装一组可产生超声波的一体化防堵塞装置,钢水自中间包通过水口流入结晶器,结晶器内钢水表面放置有保护渣;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9]1)中间包开浇前20s~40s,打开超声波发生器,使两组超声波探头的功率均调制
至850~900W,频率至25~30KHz;
[0010]2)浇铸开始后,调整其中一组超声波发生器使其超声波探头功率为:P1=A
×
180W,并使其超声波探头频率为:F1=A
×
15KHz;
[0011]式中:A=[C
×
20+Si
×
13+Mn
×
4+Al
×
40+(Cr+Mo)
×
1.5+Ni
×
15+(Nb+Ti)
×
4+RE
×
12+Cu
×
0.5]×
10,式中化学元素为钢水中化学元素含量;
[0012]调整另外一组超声波发生器使其超声波探头功率为:P2=P1
×
1.3W,并使其超声波探头频率为:F2=F1
×
(0.75~0.85)KHz;根据结晶器液面情况在频率范围内调整;
[0013]3)当中间包内钢水液面高度为中间包高度的1/4~1/3时,分别调整两组超声波探头功率至500~600W,频率至20~30KHz,直到浇铸过程结束后,关闭超声波发生器。
[0014]所述防堵塞装置的安装位置距离中间包上水口底部距离为1cm~15cm。
[0015]作为优选,所述防堵塞装置的安装位置距离中间包上水口底部距离为8cm~15cm。
[0016]所述的防堵塞装置包括实心半圆环结构、中空圆柱结构、超声波探头、变幅杆、换能器,所述中空圆柱结构与实心半圆环结构一体连接,所述实心半圆环结构其内圆弧与水口外圆弧相匹配,所述中空结构内部依次连接有超声波探头、变幅杆、换能器,所述换能器通过导线连接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探头表面覆盖有耐火涂层。
[0017]所述实心半圆环结构和中空圆柱结构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鳞片石墨30~35份、菱镁矿粉20~30份、二氧化硅5~10份、氧化镁15~20份、添加剂5~15份、环氧树脂8~10份。添加剂为粘土、石英砂、白云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8]所述耐火涂层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氧化铝20~40份、氧化钙30~45份、硅溶胶液30~35份、膨润土0~3份;将上述原料混匀后涂抹在超声波探头(4)表面,在520℃~600℃温度下烘干1h~2h。
[0019]所述超声波探头为铜或钛,或铜钛合金材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工艺步骤,合理调整两组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强化超声波的耦合叠加,避免了单独的超声波场强度不足、衰减严重,进而强化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机械振动。可改善高铝钢、铝镇静钢、稀土钢以及不锈钢连铸过程中水口阻塞。浇铸炉次大于20炉不堵塞。
[0022]2)将专利技术的超声波装置安装在中包水口,可替代传统的水口处吹氩气技术,也降低了对水口本身的加工和设计的要求,节约了成本。
[0023]3)本专利技术促进中包上水口附近夹杂物的上浮,减小夹杂物尺寸,从而提高钢液纯净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堵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堵装置应用于水口的正视截面图;
[0026]图3是防堵装置应用于水口的局部正视截面图放大图;
[0027]图4是防堵装置应用于水口的局部俯视截面图。
[0028]图中:1、防堵塞装置;2、实心半圆环结构;3、中空圆柱结构;4、超声波探头;5、耐火涂层;6、变幅杆;7、换能器;8、导线;9、超声波发生器;10、中间包;11、水口;12、结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堵塞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中间包与结晶器衔接的水口外壁的两侧各安装一组可产生超声波的一体化防堵塞装置,钢水自中间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堵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中间包与结晶器衔接的水口外壁的两侧各安装一组可产生超声波的一体化防堵塞装置,钢水自中间包通过水口流入结晶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中间包开浇前20s~40s,打开超声波发生器,使两组超声波探头的功率均调制至850~900W,频率至25~30KHz;2)浇铸开始后,调整其中一组超声波发生器使其超声波探头功率为:P1=A
×
180W,并使其超声波探头频率为:F1=A
×
15KHz;式中:A=[C
×
20+Si
×
13+Mn
×
4+Al
×
40+(Cr+Mo)
×
1.5+Ni
×
15+(Nb+Ti)
×
4+RE
×
12+Cu
×
0.5]
×
10,式中化学元素为钢水中化学元素含量;调整另外一组超声波发生器使其超声波探头功率为:P2=P1
×
1.3W,并使其超声波探头频率为:F2=F1
×
(0.75~0.85)KHz;3)当中间包内钢水液面高度为中间包高度的1/4~1/3时,分别调整两组超声波探头功率至500~600W,频率至20~30KHz,直到浇铸过程结束后,关闭超声波发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超声波抑制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朱晓雷廖相巍贾吉祥彭春霖杨骥范思鹏金喆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