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3462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用途,该类化合物具有如通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现有的或在研的农药分子及其衍生物或前药活性分子,通过引入香豆素结构,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光控释放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杀虫、杀菌活性或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活性或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活性或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农药的控制释放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作用时间、改善理化性质、降低植物毒性、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目前已经开发了基于纳米颗粒、微胶囊和聚合物的农药控制释放技术。虽然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利用率低的问题,但不能实现释放过程的精准、时空调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也为阐述农药的毒理机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发展新型的控制释放技术,实现对农药活性分子及其衍生物的精准时空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在太阳光下释放农药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杀虫、杀菌活性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等作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5][0006]式中,X为农药单元或其前药单元;
[0007]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羧基、硝基、氰基、取代胺基、C1‑
C8羧酸基、C1‑
C8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C1‑
C8卤代烷基、C2‑
C6卤代烯基、C2‑
C6卤代炔基、C1‑
C6卤代烷氧基、C3‑
C8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
[0008]取代胺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8烷基、C3‑
C8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
[0009]其中,所述C1‑
C8羧酸基、C1‑
C8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C3~C8环烷基、C5~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可进一步任选地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卤素、羟基、硝基、氰基;
[0010]其中,所述杂环基、杂芳基包含1、2或3个选自N、O或S的杂原子。
[001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农药为防治农业病虫害或调节植物生长的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0012]在另一优选例中,农药单元或其前药单元源自实施例中使用的农药或其前药,例如:氰烯菌酯、环酰菌胺、噻菌灵、多菌灵、氟菌环胺、嘧菌环胺、戊唑醇、丙硫菌唑、胺苯吡菌
酮、敌菌灵、4

(三氟甲基)烟碱酸、呋虫胺、氟虫腈、螺虫乙酯前药、吡虫啉、乙虫腈、吲哚乙酸、苯并噻二唑乙酸、脱落酸等。
[0013]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羧基、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C1‑
C4卤代烷基、取代胺基、C1‑
C4卤代烷氧基、C3‑
C6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6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7元杂芳基;
[0014]取代胺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4烷基、C3‑
C6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6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7元杂芳基。
[0015]在另一优选例中,R1、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
[0016]R2选自:氢、卤素、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
[0017]R3选自:氢、卤素、羟基、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取代胺基;
[0018]取代胺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4烷基、C3‑
C6环烷基。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R1、R4、R5为氢;
[0020]R2选自:氢、卤素、C1‑
C4烷氧基;
[0021]R3选自:氢、羟基、C1‑
C4烷氧基、取代胺基,其中取代胺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4烷基。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卤素为F、Cl、Br或I。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选自:
[0024][0025][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选自:
[0027][002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0030](i)在惰性溶剂中,与二氧化硒反应,得到化合物Ⅱ;
[0031](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Ⅱ与硼氢化钠反应,得到化合物Ⅲ;
[0032](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Ⅲ和对硝基苯基氯甲酸酯反应,得到化合物IV;
[0033](i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IV与农药或其前药X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化合物;
[0034]R1、R2、R3、R4、R5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所述。
[0035]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中,惰性溶剂选自:对二甲苯。
[0036]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中,反应温度需要137

140℃,优选温度为137℃。
[0037]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中,需要惰性气体保护,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氩气。
[0038]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中,惰性溶剂选自:甲醇。
[0039]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和(iii)中,混合反应底物时的反应温度为0~5℃,优选的为0℃。
[0040]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中,惰性溶剂为二氯甲烷。
[0041]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中,还需加入碱N,N

二异丙基乙胺。
[0042]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和(iv)中,需要惰性气体保护,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氩气。
[0043]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和(iv)中,反应时需要避光。
[0044]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v)中,惰性溶剂选自:N,N

二甲基甲酰胺。
[0045]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v)中,还需加入碱,碱选自:N,N

二异丙基乙胺、4

二甲氨基吡啶。
[0046]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v)中,混合反应底物时的反应温度为0~5℃,优选的为0℃。
[004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X为农药单元或其前药单元;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羧基、硝基、氰基、取代胺基、C1‑
C8羧酸基、C1‑
C8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C1‑
C8卤代烷基、C2‑
C6卤代烯基、C2‑
C6卤代炔基、C1‑
C6卤代烷氧基、C3‑
C8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取代胺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8烷基、C3‑
C8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其中,所述C1‑
C8羧酸基、C1‑
C8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C3~C8环烷基、C5~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可进一步任选地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卤素、羟基、硝基、氰基;其中,所述杂环基包含1、2或3个选自N、O或S的杂原子;所述杂芳基包含1、2或3个选自N、O或S的杂原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羧基、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C1‑
C4卤代烷基、取代胺基、C1‑
C4卤代烷氧基、C3‑
C6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6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7元杂芳基;取代胺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4烷基、C3‑
C6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6元杂环基、C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旭升李忠胡馨月付稳程家高徐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