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3462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用途,该类化合物具有如通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现有的或在研的农药分子及其衍生物或前药活性分子,通过引入香豆素结构,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光控释放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杀虫、杀菌活性或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活性或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活性或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农药的控制释放具有提高生物利用度、延长作用时间、改善理化性质、降低植物毒性、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目前已经开发了基于纳米颗粒、微胶囊和聚合物的农药控制释放技术。虽然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利用率低的问题,但不能实现释放过程的精准、时空调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也为阐述农药的毒理机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发展新型的控制释放技术,实现对农药活性分子及其衍生物的精准时空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在太阳光下释放农药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杀虫、杀菌活性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等作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5][0006]式中,X为农药单元或其前药单元;
[0007]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羧基、硝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顺反异构体或其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中,X为农药单元或其前药单元;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羧基、硝基、氰基、取代胺基、C1‑
C8羧酸基、C1‑
C8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C1‑
C8卤代烷基、C2‑
C6卤代烯基、C2‑
C6卤代炔基、C1‑
C6卤代烷氧基、C3‑
C8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取代胺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8烷基、C3‑
C8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其中,所述C1‑
C8羧酸基、C1‑
C8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C3~C8环烷基、C5~C7环烯基、3

8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14元杂芳基可进一步任选地被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卤素、羟基、硝基、氰基;其中,所述杂环基包含1、2或3个选自N、O或S的杂原子;所述杂芳基包含1、2或3个选自N、O或S的杂原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2、R3、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羧基、C1‑
C4烷基、C1‑
C4烷氧基、C1‑
C4卤代烷基、取代胺基、C1‑
C4卤代烷氧基、C3‑
C6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6元杂环基、C6‑
C
10
芳基、5

7元杂芳基;取代胺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4烷基、C3‑
C6环烷基、C5‑
C7环烯基、3

6元杂环基、C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旭升李忠胡馨月付稳程家高徐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