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CD7的全人源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40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向CD7的全人源抗体及其应用。所述靶向CD7的全人源抗体以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CD7,且与异源抗体相比,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在包括单抗、双抗、抗体偶联药物等在内的抗体药物及包括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CD7的全人源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靶向CD7的全人源抗体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与人CD7抗原蛋白和细胞膜表面天然状态的CD7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全人源抗体。

技术介绍

[0002]CD7,又称GP40,T

cell leukemia antigen,T

cell surface antigen Leu

9,TP41,分子量为40kDa,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在成熟T细胞、NK细胞、早期造血前体细胞等细胞中表达,通过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作为共刺激蛋白辅助T细胞活化。超过95%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以及一些外周T细胞淋巴瘤都表达CD7。
[0003]研究表明,在鼠模型中,敲除T细胞CD7的小鼠,在发育、稳态和保护功能基本上未受影响。另外,CD7分子与抗体结合后会快速的发生内吞作用,因此,目前通过在CD7抗体分子上偶联免疫毒素来靶向人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等,未产生严重的CD7定向毒性。
[0004]目前,在临床前T细胞恶性肿瘤研究中,CD7由于在T细胞上表达,导致CD7 CAR T的自杀及不能体外扩增。可以通过CD7基因编辑或通过阻断CD7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表面,这两种机制中止CD7的表达都不会影响T细胞的增殖或短期效应功能,并保留了其抗肿瘤活性。细胞表面敲除或者抑制CD7表达后,CD7 CAR T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对原发性CD7
+
T急性淋巴性白血病(T

ALL)和淋巴瘤发挥了强大的抗白血病活性。
[0005]由于CD7在超过95% T

ALL、淋巴瘤和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上表达,兼具了针对T

ALL的特异性,以及较好的安全性,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靶点。
[0006]因此,开发能够对CD7表达的细胞发挥临床有效的细胞毒性、细胞抑制或免疫抑制效应,对CD7不表达的细胞无不良影响的全人源抗体,对研发CD7表达相关的免疫治疗产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向CD7的全人源抗体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使用全人源噬菌体进行CD7抗体筛选,直接获得全人源的单克隆抗体。与传统杂交瘤技术相比,省却了困难的鼠源抗体人源化步骤,而且全人源抗体比人源化的鼠源抗体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在抗体药物(包括单抗、双抗、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及细胞治疗药物(包括CAR

T、CAR

NK等)开发上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亲和力的特异性抗体,也可以用于检测试剂的开发。
[0008]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HCDR1、HCDR2和HCDR3;
[0010]HCDR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
[0011]HCDR2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
[0012]H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
[0013]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与SEQ ID NO:5具有至少90%一致性的序列(例如可以是90%、92%、94%、96%、98%或100%等)。
[0014]优选地,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
[0015]优选地,所述抗体为单域抗体。
[0016]优选地,所述抗体为全人源抗体。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编码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0018]优选地,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0019]本专利技术中编码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002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插入有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并且所述表达载体能够在转染宿主细胞后,使得被转染的宿主细胞表达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0021]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宿主细胞,所述宿主细胞中包含第三方面所述的表达载体,或所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整合有外源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
[0022]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24]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CD7抗原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检测可以是体外的或体内的。
[0026]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第四方面所述的宿主细胞或第五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7]优选地,所述癌症包括T淋巴细胞白血病或T细胞淋巴瘤。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疾病或病症的方法,所述方法为通过向有需要的患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第六方面所述的宿主细胞或第七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来消除、抑制或降低CD7活性,从而预防、减轻、改善或抑制疾病或病症。
[0029]优选地,所述疾病或病症选自:癌症或自身免疫疾病。
[0030]优选地,所述癌症为细胞表面表达CD7的癌症。
[0031]优选地,所述癌症为T淋巴细胞白血病或T细胞淋巴瘤。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与第一方面所述的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竞争相同表位的抗体或片段。
[003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下文的详细描述中容易地洞察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优势。下文的详细描述中仅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改动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涉及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为限制性的。
[003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上述列举的点值,还包括没有列举出的上述数值
范围之间的任意的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003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靶向CD7的单域抗体的特异性强,无交叉性反应,与CD7阳性细胞系结合,与CD7阴性细胞系不结合,与无关蛋白不结合;
[0037](2)本专利技术获得了一种全人源的抗体,以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CD7(KD值<1.0E

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HCDR1、HCDR2和HCDR3;HCDR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HCDR2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HCDR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与SEQ ID NO:5具有至少90%一致性的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为单域抗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为全人源抗体。6.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靶向CD7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8.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涛超魏巧娥贾向印张千千李彤刘建伟谢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驯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