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437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整车风振性能风洞试验,整车风振性能道路试验;根据风洞试验的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道路试验的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对整车风振声性能进行评分;建立数据库并分析,设置L1~L10共10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形成风振等级表;对照风振等级表,确定被测车型的风振性能水平;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限于声压级,可增加响度、语言清晰度等客观测量结果及其对应建议值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不限于驾驶员外耳采集客观数据,可增加车内任意点采集;不限于现有风洞及道路试验工况表中记录试验工况,可增加或者更改,如滑行改为匀加速。如滑行改为匀加速。如滑行改为匀加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设计开发
,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振的发生机理是达到一定速度的气流流经开口,脱离涡的速度与车窗开口产生一定的激励频率,与车内腔体形成共振。按照发生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窗风振、前车窗风振、后车窗风振。其中,天窗风振可以利用扰流条解决、前后车窗风振因造型及空间限制难以解决。风振一旦产生,强度大,驾驶员和乘客有压耳感、共振感,非常难受,必定引起客户抱怨。
[0003]为屏蔽路噪、胎噪、动力总成噪声等影响,通常在风洞中进行风振测试。利用测试结果,评估风振性能水平。但是,此种测试不能完全覆盖使用工况,未考虑风速风向的骤然变化、路况等实际因素。另外,单纯的测试数据也与用户主观感受不能完全对应。因此,对于一辆汽车风振性能的评价,不能单纯依靠客观测试数据,要结合实际驾车体验、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给出比较完善全面的评估。最后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参照性能等级对应表,确定车辆的性能等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建立的汽车风振评价标准及体系。此方法可以提升风振评价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精准客观而又贴近用户实际用车主观感受,真正做到全面准确的评价一辆汽车风振性能水平。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08]步骤1、整车风振性能风洞试验;对整车分别进行风洞试验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得到风洞试验的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依据风振客观测量结果对应评分表对客观测量结果进行评分;
[0009]步骤2、整车风振性能道路试验;对整车分别进行道路试验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得到道路试验的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依据风振客观测量结果对应评分表对客观测量结果进行评分;
[0010]步骤3、根据步骤1得到风洞试验的客观及主观评分,步骤2得到道路试验的客观及主观评分,对整车风振声性能进行评分;
[0011]步骤4、建立数据库并分析,设置L1~L10共10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形成风振等级表;
[0012]步骤5、对照步骤4形成的风振等级表,确定被测车型的风振性能水平。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
[0014]步骤1.1、风振性能风洞试验的客观测试:车辆静置于试验段,发动机处于不工作状态,空调设定内循环模式;
[0015]步骤1.2、设置不同风速等效车辆不同行驶速度工况;通过车辆下部天平的旋转实现不同偏航角的调节;所述风速为0~120km/h,偏航角为

20
°


10
°
、0
°
、10
°
以及20
°

[0016]在乘员舱内放置人工头或麦克风设备采集试验数据;在实车状态下测试不同风速和偏航角工况下的天窗、前车窗、后车窗风振数据;
[0017]步骤1.3、风振性能风洞试验的客观测试数据处理:将步骤1.2放置的人工头或麦克风设备采集到的声压级按照风振客观测量结果对应评分表进行评分;
[0018]步骤1.4、风振性能风洞试验的主观评价:将步骤1.2放置的人工头或麦克风设备拆除,通过测试人员进行主观评分。
[0019]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
[0020]将步骤1.1中的风洞环境替换为道路环境,风洞中设置风速及风向替换为车速120~0km/h滑行及记录道路试验过程中的风速、风向。
[0021]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
[0022]步骤3.1、计算天窗、前车窗、后车窗风振最终评分:汇总各工况评分,取平均值;
[0023]步骤3.2、分析天窗、前车窗、后车窗风振在用户实际使用中的发生比例:
[0024]评价整车风振水平的分数占比为天窗10%、前车窗50%、后车窗40%,即整车风振性能评分=天窗风振*10%+前车窗风振*50%+后车窗风振*40%。
[0025]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
[0026]根据步骤3计算结果,对整车风振进行评分,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确定L1~L10共10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建议分数。
[0027]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系统:
[0028]所述系统包括:风洞试验模块、道路试验模块、数据库及评价模块;
[0029]风洞试验模块,对整车分别进行风洞试验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得到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依据风振客观测量结果对应评分表对客观测量结果进行评分;
[0030]道路试验模块,对整车分别进行道路试验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得到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依据风振客观测量结果对应评分表对客观测量结果进行评分;
[0031]数据库,用于设置L1~L10共10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建立风振等级表;
[0032]评价模块,用于对整车风振声性能进行评分,以及对照建立的风振等级表,确定被测车型的风振性能水平。
[0033]进一步地,
[0034]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车内人工头或麦克风,用于采集试验过程中的风振数据。
[003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00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003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
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003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基于风洞和道路试验中的主观评价、客观测量结果,综合多种工况及用户实际用车习惯,建立数据库并分析,划分风振性能等级,形成的汽车风振评价方法;
[0040]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声压级,可增加响度、语言清晰度等客观测量结果及其对应建议值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不限于驾驶员外耳采集客观数据,可增加车内任意点采集;不限于现有风洞及道路试验工况表中记录试验工况,可增加或者更改,如滑行改为匀加速。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4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通讯结构,其中401为存储器、402为处理器、403为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结合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风振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整车风振性能风洞试验;对整车分别进行风洞试验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得到风洞试验的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依据风振客观测量结果对应评分表对客观测量结果进行评分;步骤2、整车风振性能道路试验;对整车分别进行道路试验的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得到道路试验的客观测量结果以及主观评分;依据风振客观测量结果对应评分表对客观测量结果进行评分;步骤3、根据步骤1得到风洞试验的客观及主观评分,步骤2得到道路试验的客观及主观评分,对整车风振声性能进行评分;步骤4、建立数据库并分析,设置L1~L10共10个等级以及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形成风振等级表;步骤5、对照步骤4形成的风振等级表,确定被测车型的风振性能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步骤1.1、风振性能风洞试验的客观测试:车辆静置于试验段,发动机处于不工作状态,空调设定内循环模式;步骤1.2、设置不同风速等效车辆不同行驶速度工况;通过车辆下部天平的旋转实现不同偏航角的调节;所述风速为0~120km/h,偏航角为

20
°


10
°
、0
°
、10
°
以及20
°
;在乘员舱内放置人工头或麦克风设备采集试验数据;在实车状态下测试不同风速和偏航角工况下的天窗、前车窗、后车窗风振数据;步骤1.3、风振性能风洞试验的客观测试数据处理:将步骤1.2放置的人工头或麦克风设备采集到的声压级进行评分;步骤1.4、风振性能风洞试验的主观评价:将步骤1.2放置的人工头或麦克风设备拆除,通过测试人员进行主观评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步骤1中的风洞环境替换为道路环境,风洞中设置风速及风向替换为车速120~0km/h滑行及记录道路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杰刚徐传广马文龙刘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