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刀更换方法及切割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3436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刀更换方法及切割设备,该切刀更换方法,包括:提供一置刀机构,该置刀机构设有一第一置刀座及一设置一新切刀的一第二置刀座;使该置刀机构以该第一置刀座至一切刀机构携带一旧切刀移出该切刀机构及以该第二置刀座携带该新切刀安装在该切刀机构;借此增加更换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员风险。此增加更换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员风险。此增加更换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员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刀更换方法及切割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切刀更换方法及切割设备,尤指一种在电子元件的工艺中用于对片状晶片进行切割的切刀更换方法及切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电子元件的工艺中,常有将待加工物切割成多个晶片以利后续加工为电子元件的需求;以被动元件的工艺为例,专利号第I627042号「晶片切割装置」已公开一种可将例如陶瓷基板的片状晶片的待加工物切割成条状晶片的切割设备,该待加工物是放置于一载台上,该载台可相对一机架水平位移,当该载台位移至该机架下方时,该机架上的一进给装置将驱动一切割装置上下位移,以对该载台上的该待加工物进行切割;该切割装置设有一本体与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可相对于该本体枢转,使一切刀选择性地夹设在该本体与该固定座之间。
[0003]所述第I627042号「晶片切割装置」专利案所揭露的现有技术,该切割设备的切割装置,主要是以多个螺固件穿经该本体与该固定座,使该固定座固定在该本体上以保持该切刀被两者夹持;当操作者需要更换切刀时,操作者需一一手动旋开多个该螺固件,再手动使该固定座与该本体分离,才能卸下旧的切刀,在换上新的切刀后,操作者再手动使该固定座与该本体靠近,并一一手动旋紧多个该螺固件,以使该固定座固定在该本体上使新的切刀被两者夹持;该现有技术除须有许多需人力费时操作的作业外,由于该载台位于操作者与该切割装置间,操作者更换切刀时必于身体俯跨该载台上方并伸手至该切割装置处施力锁换锋利的切刀,不仅身体易误触机构,双手亦有遭切刀割伤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更换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员风险的切刀更换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执行如所述切刀更换方法的切割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更换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员风险的切割设备。
[0007]依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切刀更换方法,包括:提供一置刀机构,该置刀机构设有一第一置刀座及一设置一新切刀的一第二置刀座;使该置刀机构以该第一置刀座至一切刀机构携带一旧切刀移出该切刀机构及以该第二置刀座携带该新切刀安装在该切刀机构。
[0008]依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另一切刀更换方法,包括:提供一切刀机构设置一旧切刀;提供一供设置待加工物的载台;使该载台连动一置刀机构携带该旧切刀移出该切刀机构及携带一新切刀安装在该切刀机构。
[0009]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的切割设备,用以执行如所述切刀更换方法。
[0010]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的切割设备,设有:一机台台面,设有一座架;一切割装置,设于该座架上,该切割装置设有一切刀机构,该切刀机构设有一旧切刀;一载台,设于该机台
台面上,可受驱动作位移至该切刀机构下方,设有供设置待加工物的一承载面;一置刀机构,该置刀机构设有一新切刀;该置刀机构可位移至对应该切刀机构将该旧切刀移出该切刀机构及将该新切刀安装在该切刀机构。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切刀更换方法及切割设备,由于以该置刀机构携带该旧切刀移出该切刀机构及携带该新切刀安装在该切刀机构,操作者可以免除以手动方式更换切刀的费时操作,借此以增加更换切刀效率及降低操作人员风险。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举例的切割设备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切刀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切刀机构的该第一刀座与第二刀座被松放时,该第一刀座上枢杆枢套的弹性元件与该第二刀座撑顶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切刀机构的该第一刀座与第二刀座被松放时,该第一刀座中第一枢杆枢套的弹性元件与该第二刀座中第二枢杆枢套的弹性元件撑顶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切刀机构中的该夹靠机构的操作对该第二夹座脱离压抵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置刀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8]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刀机构与置刀机构的换刀操作示意图(一)。
[0019]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刀机构与置刀机构的换刀操作示意图(二)。
[0020]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刀机构与置刀机构的换刀操作示意图(三)。
[0021]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刀机构与置刀机构的换刀操作示意图(四)。
[0022]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刀机构与置刀机构的换刀操作示意图(五)。
[0023]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刀机构与置刀机构的换刀操作示意图(六)。
[0024]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切刀机构与置刀机构的换刀操作示意图(七)。
[0025]【符号说明】
[0026]A:机台台面
[0027]A1:座架
[0028]A2:搬送区间
[0029]A3:滑轨
[0030]B:切割装置
[0031]B1:切刀机构
[0032]B11:第一刀座
[0033]B111:挡抵件
[0034]B1111:挡抵部
[0035]B112:第一夹持部
[0036]B113:第一夹持面
[0037]B114:第一固持部
[0038]B115:连动件
[0039]B1151:镂空区间
[0040]B116:第一压座
[0041]B1161:扣提部
[0042]B117:第一枢杆
[0043]B118:弹性元件
[0044]B119:驱动件
[0045]B12:第二刀座
[0046]B121:第二夹持部
[0047]B122:第二夹持面
[0048]B123:扣件
[0049]B124:第二压座
[0050]B1241:联动部
[0051]B125:第二枢杆
[0052]B126:弹性元件
[0053]B13:枢杆
[0054]B131:弹性元件
[0055]B14:夹缝
[0056]B2:驱动机构
[0057]B21:滑轨
[0058]B22:滑座
[0059]B23:驱动件
[0060]B3:夹靠机构
[0061]B31:座架
[0062]B311:枢座
[0063]B32:驱动件
[0064]B321:输出杆
[0065]B33:顶抵件
[0066]B331:螺杆部
[0067]B332:抵压块
[0068]B333:锁固件
[0069]B34:连接组件
[0070]B341:第一连接件
[0071]B342:第二连接件
[0072]B343:第三连接件
[0073]B4:联结件
[0074]C:载台
[0075]C1:承载座
[0076]C2:承载座
[0077]D:置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刀更换方法,包括:提供一置刀机构,该置刀机构设有一第一置刀座及一设置一新切刀的一第二置刀座;使该置刀机构以该第一置刀座至一切刀机构携带一旧切刀移出该切刀机构及以该第二置刀座携带该新切刀安装在该切刀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更换方法,其中,该第一置刀座受驱动使一第一靠刀部上升进入该切刀机构的一第一夹持部与一第二夹持部分离所形成的一夹缝中,该第一靠刀部以一第二固持部固持原受该第一夹持部的一第一固持部固持的该旧切刀,该第一固持部让该旧切刀转换由该第二固持部固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更换方法,其中,该第二置刀座受驱动使一第二靠刀部携带该新切刀上升进入该切刀机构的一第一夹持部与一第二夹持部分离所形成的一夹缝中,该切刀机构的一第一固持部将固持原受该第二靠刀部的一第三固持部固持的该新切刀,该第三固持部将让该新切刀转换由该第一固持部固持,使该新切刀完成被安装在该切刀机构。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切刀更换方法,其中,所述固持是以负压吸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更换方法,其中,提供一供设置待加工物的载台;使该载台连动该置刀机构携带该旧切刀移出该切刀机构及携带一新切刀安装在该切刀机构。6.一种切刀更换方法,包括:提供一切刀机构设置一旧切刀;提供一供设置待加工物的载台;使该载台连动一置刀机构携带该旧切刀移出该切刀机构及携带一新切刀安装在该切刀机构。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切刀更换方法,其中,该切刀机构以一第一刀座的一第一夹持部与一第二刀座的一第二夹持部对一旧切刀进行夹紧;提供一夹靠机构使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分离而松放该旧切刀。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刀更换方法,其中,该夹靠机构对该第二刀座一侧作压抵连动时,该夹靠机构中一输出杆向外凸伸的出力方向与一顶抵件对该第二刀座顶抵的施力方向保持不在一直线上,该顶抵件受一第一连接件以弧形摆动的动路由呈垂直摆转为水平。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刀更换方法,其中,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分离而松放该旧切刀时,该旧切刀被该第一夹持部上一第一固持部以负压吸附固持。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刀更换方法,其中,该夹靠机构以一抵压块对该第二刀座一侧顶抵,使该第二刀座相对该第一刀座移靠而以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对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源王崇汉
申请(专利权)人: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