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华特专利>正文

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36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包含:一基板,其具备一第一表面及相反侧的第二表面;一子射极层,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一复合射极层,位于子射极层上,使子射极层及复合射极层形成一射极层;一基极层,位于复合射极层上;一集极突出边缘层,位于基极层上;一集极层,位于集极突出边缘层上;一横向氧化区,设在复合射极层的第一区域形成一电流阻挡区,且复合射极层的第一区域包围复合射极层的第二区域,使复合射极层的第二区域形成一电流孔径。使复合射极层的第二区域形成一电流孔径。使复合射极层的第二区域形成一电流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尤指一种集极位于上方与射极位于底部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

技术介绍

[0002]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HBT)具有射极、基极及集极,通常射极位于上方,经由施加Vce电压及Vbe电压,电子先从射极注入至集极之前,传输通过基极层,且电子注入从基极进入集极,而电子从射极流向集电极期间会产生热量。增益、最大振荡频率及带宽,亦高度依赖基极

集极电容(Base

Collector capacitance),如何减少基极

集极电容,亦为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通过集极

基极电容(collector

base capacitance)减少,而改善大信号射频(RF)性能,亦为了射频晶体管与功率放大器有更好增益、最大振荡频率(fmax)及带宽。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改善热性能,亦由于热能减少有更好可靠性与大信号射频效能。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功率放大器尺寸减少,减少分立式射频设备和集成电路制造成本。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包含:一基板,其具备一第一表面及相反侧的第二表面;一子射极层,位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一复合射极层,位于该子射极层上,使该子射极层及该复合射极层形成一射极层;一基极层,位于该复合射极层上;一集极突出边缘层,位于该基极层上;一集极层,位于该集极突出边缘层上;以及一横向氧化区,设在该复合射极层的一部分形成一电流阻挡区,且该复合射极层的第一区域包围该复合射极层的第二区域,使该复合射极层的第二区域形成一电流孔径。
[0007]依据前揭特征,该复合射极层由一第一射极层与一第二射极层所组成,且该第二射极层位于该第一射极层上。
[0008]依据前揭特征,该第一射极层包括一第一过渡层、一中间层及一第二过渡层,而该第一过渡层的材料为N

GaAs、该第二过渡层的材料为N

GaAs及该中间层的材料为高含量铝包括Al
x
Ga1‑
x
As(0.80≤x≤0.98),且该横向氧化区设在该中间层及该横向氧化区为N

Al
x
Ga1‑
x
As。
[0009]依据前揭特征,该第一过渡层与该中间层之间设有一第一选择层、该中间层与该第二过渡层之间设有一第二选择层,而该第一选择层的材料为N

AlGaAs、该第二选择层的材料为N

AlGaAs。
[0010]依据前揭特征,该第一过渡层的厚度为20~1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从4e18降至3e17cm
‑3;该横向氧化区的厚度为0.4~2.5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
0~6e18cm
‑3;该第二过渡层的厚度为20~1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5e16~5e17cm
‑3。
[0011]依据前揭特征,该集极突出边缘层的N

InGaP材料为有序化且带隙大约在18.5eV。
[0012]依据前揭特征,该第一过渡层的厚度为5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从4e18降至3e17cm
‑3;该横向氧化区的厚度为1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4e18cm
‑3;该第二过渡层的厚度为5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3e17cm
‑3。
[0013]依据前揭特征,还包括一基极金属,该基极金属位于该集极突出边缘层上,且该基极金属向下扩散于该集极突出边缘层进入该基极层。
[0014]依据前揭特征,还包括一基极金属,该基极金属蚀刻穿越该集极突出边缘层至该基极层,且该基极金属沉淀进入蚀刻区并连接该基极层。
[0015]依据前揭特征,该基极层的材料为P
+
GaAs、P
+
InGaAs或其组合。
[0016]依据前揭特征,还包括一集极盖层,该集极盖层,位于该集极层上。
[0017]依据前揭特征,该基板的材料为半绝缘GaAs;该子射极层的材料为N
+
GaAs;该第二射极层的材料为N

InGaP;该基极层的材料为P
+
GaAs;该集极突出边缘层的材料为N

InGaP;该集极层的材料为N

GaAs;该集极盖层的材料为N
+
GaAs或N
+
InGaAs。
[0018]依据前揭特征,该子射极层的厚度为500~10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1e18~2e19cm
‑3;该第二射极层的厚度为30~6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5e16~5e17cm
‑3;该基极层的厚度为40~120nm,掺杂物种为C及该C掺杂浓度为1e19~1e20cm
‑3;该集极突出边缘层的厚度为0.4~1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5e16~5e17cm
‑3;该集极层由一第一集极层与一第二集极层所组成,该第一集极层的厚度为300~12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1e17~2e14cm
‑3,该第二集极层的厚度为0~8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1e16~1e17cm
‑3;一集极过渡层,该集极过渡层延伸至该第二集极层,该集极过渡层的厚度为20~1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大于1e19cm
‑3,该集极盖层延伸至该集极过渡层,该集极盖层的厚度为20~1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大于1e19cm
‑3。
[0019]依据前揭特征,该子射极层的厚度为8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4e18cm
‑3;该第二射极层的厚度为5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3e17cm
‑3;该基极层的厚度为80nm,掺杂物种为C及该C掺杂浓度为3e19cm
‑3;该集极突出边缘层的厚度为5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3e17cm
‑3;该集极层由一第一集极层与一第二集极层所组成,该第一集极层的厚度为9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2e15cm
‑3,该第二集极层的厚度为3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5e16cm
‑3;一集极过渡层,该集极过渡层延伸至该第二集极层,该集极过渡层的厚度为5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其具备一第一表面及相反侧的第二表面;一子射极层,位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一复合射极层,位于该子射极层上,使该子射极层及该复合射极层形成一射极层;一基极层,位于该复合射极层上;一集极突出边缘层,位于该基极层上;一集极层,位于该集极突出边缘层上;以及一横向氧化区,设在该复合射极层的一部分形成一电流阻挡区,且该复合射极层的第一区域包围该复合射极层的第二区域,使该复合射极层的第二区域形成一电流孔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射极层由一第一射极层与一第二射极层所组成,且该第二射极层位于该第一射极层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射极层包括一第一过渡层、一中间层及一第二过渡层,而该第一过渡层的材料为N

GaAs、该第二过渡层的材料为N

GaAs及该中间层的材料为高含量铝包括Al
x
Ga1‑
x
As(0.80≤x≤0.98),且该横向氧化区设在该中间层及该横向氧化区为N

AlGaAs。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过渡层与该中间层之间设有一第一选择层、该中间层与该第二过渡层之间设有一第二选择层,而该第一选择层的材料为N

AlGaAs、该第二选择层的材料为N

AlGaAs。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过渡层的厚度为20~1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从4e18降至3e17cm
‑3;该横向氧化区的厚度为0.4~2.5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0~6e18cm
‑3;该第二过渡层的厚度为20~10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5e16~5e17cm
‑3。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过渡层的厚度为5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从4e18降至3e17cm
‑3;该横向氧化区的厚度为1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4e18cm
‑3;该第二过渡层的厚度为50nm、掺杂物种为Si及该Si掺杂浓度为3e17cm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集极突出边缘层的N

InGaP材料为有序化且带隙大约在18.5eV。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基极金属,该基极金属位于该集极突出边缘层上,且该基极金属向下扩散于该集极突出边缘层进入该基极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基极金属,该基极金属蚀刻穿越该集极突出边缘层至该基极层,且该基极金属沉淀进入蚀刻区并连接该基极层。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基极层的材料为P
+
GaAs、P
+
InGaAs或P
+
GaAs与P
+
InGaAs的组合。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集极盖层,该集极盖层,位于该集极层上。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异质接面双载子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材料为半绝缘
GaAs;该子射极层的材料为N
+
GaAs;该第二射极层的材料为N

InGaP;该基极层的材料为P
+
GaAs;该集极突出边缘层的材料为N

InGaP;该集极层的材料为N

GaAs;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特
申请(专利权)人:吴华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