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31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4
本申请涉及一种刹车器和车辆,涉及车辆刹车装置技术领域。刹车器包括导向基座、制动件和驱动机构;导向基座用于固定于车架,制动件活动安装于导向基座,驱动机构活动安装于导向基座,驱动机构具有传动部和驱动部,传动部用于与刹车线连接且被刹车线带动,驱动部与制动件相配合;刹车线拉动传动部,使传动部向靠近导向基座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部驱动制动件朝远离导向基座的方向移动至与轮圈表面接触的刹车位置。本申请中,刹车器在未刹车时,传动部远离导向基座,为传动部的转动提供空间,导向基座直接安装于车架上,省去了现有刹车器中传动机构的设置,使得刹车器的结构简单,可降低车辆的成本。车辆的成本。车辆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刹车器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刹车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刹车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执行刹器普遍是钳形刹、碟刹、V刹形式,现有的刹车器,例如公告号为CN113978597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同步驱动刹车器,该刹车器中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拉动拉线杆转动,从而带动刹车块移动,其中,拉线一端与拉线杆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在刹车时,拉动拉线使拉线杆朝远离导向基座的方向移动,增大拉线杆和导向基座之间的距离,传动机构的设置,导致刹车器的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降低刹车器的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刹车器和车辆。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刹车器和车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刹车器,包括:
[0006]导向基座,用于安装于车架;
[0007]制动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导向基座;以及,
[0008]驱动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导向基座,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传动部和驱动部,所述传动部用于与刹车线连接且被刹车线带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制动件相配合;刹车线拉动所述传动部,使所述传动部向靠近所述导向基座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制动件朝远离所述导向基座的方向移动至与轮圈表面接触的刹车位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刹车器安装于车架上,拉动刹车线使传动部与导向基座之间的距离减小,带动驱动部驱动制动件与轮圈表面接触,从而起到刹车的作用。本申请在刹车的时候通过减小传动部和导向基座之间的距离,可提高刹车的稳定性;未刹车时,传动部远离导向基座,为传动部的转动提供空间,导向基座直接安装于车架上,省去了现有刹车器中传动机构的设置,使得刹车器的结构简单,可降低车辆的成本。
[0010]可选的,还包括拉线,所述导向基座贯穿设有过线孔,所述拉线一端与所述传动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用于与刹车线连接。
[0011]一般的,车轮上会对应设置有两个刹车器,两个刹车器分别位于车轮相对两侧,两个制动件同时与轮圈表面接触,对轮圈进行夹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线连接传动部和刹车线,拉动一个刹车线,即可同时拉动两个拉线,从而同时带动两个制动件对轮圈进行夹持,保证两个制动件的同步移动。过线孔的设置,可对拉线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可避免拉线卡在其他零部件中。
[0012]可选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制动件从所述刹车位置复位至远离轮圈表面的松开位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刹车完成,撤去刹车线对传动部的作用力后,复位件使制动件远离轮圈回复至松开位置,减少制动件与轮圈抱死的情况发生,使车辆能继续前进。
[0014]可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拉线外围,且位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导向基座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动件位于松开位置时,复位弹簧处于未变形状态,制动件位于刹车位置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变形状态,撤去刹车线对传动部的作用力后,复位弹簧对传动部施加推力,推动传动部远离导向基座;复位弹簧套设在拉线外围,可提高复位弹簧变形的稳定性,减少复位弹簧在压缩变形时出现向外顶出的情况。
[0016]可选的,所述导向基座上设有槽口朝向所述制动件的导向槽,所述制动件在所述导向槽内移动,所述制动件上设有齿条,所述导向基座开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对的让位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导向基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上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轮齿,所述轮齿穿过所述让位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需要刹车时,通过刹车线拉动传动部,带动驱动部转动,驱动部带动制动件移动,制动件沿导向基座上的导向槽朝远离导向基座的方向移动而靠近轮圈,驱动部上的轮齿与制动件的齿条相配合,可将制动件限位于导向基座的限位槽内,避免制动件的脱落。
[0018]可选的,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制动件位于所述导向基座的相邻两侧。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传动部和制动件位于导向基座的相对两侧,本方案有助于刹车线对传动部的施力。一般的,刹车线一端设置在车把处,另一端与传动部连接,制动件位于导向基座面向轮圈的一侧,刹车线位于导向基座面向车把的一侧,因此,将传动部设置于导向基座背对车把的一侧,使得向车把的方向拉动刹车线有利于对传动部的施力,同时便于刹车线或拉线的布置。
[0020]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导向基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穿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供第一紧固件穿过将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车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松第一紧固件,可在第一方向调节第一支架的位置,可以转动第一支架调节第一支架的方向后再拧紧第一紧固件,即可调节导向基座的位置和方向,使制动件与轮圈表面相对。
[0022]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导向基座连接,可转动调节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的位置、第二支架的倾斜角度和方向,从而可调节导向基座的位置和倾斜角度,使制动件与轮圈表面相对。
[0024]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穿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供第二螺接件穿过将所述第二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接件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松第二螺接件,转动第二支架可调节第二支架的方向,移动第二支架可调节导向基座和第一支架之间的距离,拧紧第二螺接件,即可调整第二支架的方向和位置,从而可调节导向基座的方向和位置,使制动件与轮圈表面相对。
[0026]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导向基座上的插接杆、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插接杆可绕轴线旋转地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支架贯穿设有让位孔,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让位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以使所述插接杆与所述第一
支架、所述螺杆相抵顶。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松螺杆和螺母,移动插接杆调节插接杆穿出螺杆的长度,可调节刹车块与轮圈之间的距离,分别转动插接杆和螺杆,可调节导向基座的位置和倾斜角度,使刹车块更好的与轮圈接触,增大刹车块与轮圈的接触面积。
[0028]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螺接件,所述第一支架贯穿设有第三穿孔,所述导向基座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接件穿过所述第三穿孔与所述导向基座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松第三螺接件,可以转动导向基座,再拧紧第三螺接件,可调节导向基座的倾斜角度,使刹车块更好的与轮圈接触,增大刹车块与轮圈的接触面积。
[0030]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0031]车架;
[0032]车轮,安装于所述车架;以及,
[0033]刹车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刹车器,所述刹车器固定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制动件与所述车轮的轮圈相对。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基座(1),用于安装于车架(200);制动件(2),活动安装于所述导向基座(1);以及,驱动机构(3),活动安装于所述导向基座(1),所述驱动机构(3)具有传动部(31)和驱动部(32),所述传动部(31)用于与刹车线连接且被刹车线带动,所述驱动部(32)与所述制动件(2)相配合;刹车线拉动所述传动部(31),使所述传动部(31)向靠近所述导向基座(1)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驱动部(32)驱动所述制动件(2)朝远离所述导向基座(1)的方向移动至与轮圈表面接触的刹车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线(4),所述导向基座(1)贯穿设有过线孔(13),所述拉线(4)一端与所述传动部(3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过线孔(13)用于与刹车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5),所述复位件(5)用于使所述制动件(2)从所述刹车位置复位至远离轮圈表面的松开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5)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拉线(4)外围,且位于所述传动部(31)和所述导向基座(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刹车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基座(1)上设有槽口朝向所述制动件(2)的导向槽(11),所述制动件(2)在所述导向槽(11)内移动,所述制动件(2)上设有齿条(21a),所述导向基座(1)开设有与所述齿条(21a)相对的让位孔(12),所述驱动部(32)与所述导向基座(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32)上设有与所述齿条(21a)相啮合的轮齿(32a),所述轮齿(32a)穿过所述让位孔(12)与所述齿条(21a)相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刹车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1)和所述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优贝百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