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须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23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须粉碎机,包括上端开口的底座,底座的开口端覆盖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的一侧设置有集料桶,集料桶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有粉碎腔,粉碎腔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粉碎叶轮,底座内壁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导气管,支撑板上端设置有与导气管外壁连通的进料斗,集料桶外壁一侧的上端与导气管外壁之间设置有物料回流管,集料桶外壁的另一侧于粉碎腔的上端连通有出粉管,集料桶的上端与其侧壁之间设置有空气回流管,底座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较为方便,在移动时,安装及拆卸方便快捷,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较多的人力物力。物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须粉碎机


[0001]本技术涉及粉碎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玉米须粉碎机。

技术介绍

[0002]玉米须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其呈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其花柱和柱头可以作为中药使用,通常需要进行粉碎和晒制后存储,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玉米须粉碎机。
[0003]但现有的玉米须粉碎机结构复杂,需要通过粉碎,然后输送至物料分离腔进行分离后再经过粉尘收集腔收集粉尘,该种粉碎机构因需要用到的装置较多,因此会导致体积较大,在移动时,安装、拆卸的工作程序较多,会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须粉碎机,使用较为方便,体积较小,在移动时,安装及拆卸方便快捷,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较多的人力物力。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玉米须粉碎机,包括上端开口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开口端覆盖有与之匹配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集料桶,所述集料桶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与之连通且呈锥形设置且两端均开口的粉碎腔,所述粉碎腔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粉碎叶轮,所述底座内壁底部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板伸到所述粉碎腔内且与所述粉碎叶轮连接,所述粉碎腔的上端连通有弯头;
[0007]所述底座内壁的另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出口连通有穿过所述支撑板伸到所述粉碎腔内且与之连通且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气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二出口连通有喷气嘴,所述支撑板上端于所述导气管的位置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有呈锥形且其下端与所述导气管外壁后端连通的进料斗;
[0008]所述集料桶外壁一侧的上端与所述导气管外壁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均与之连通的物料回流管,所述集料桶外壁的另一侧于所述粉碎腔的上端连通有出粉管,所述集料桶的上端与其侧壁之间设置有均与之连通的空气回流管,所述底座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设置有集成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风机及所述控制面板均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连。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设备通电,操作控制面板,通过集成电路板控制驱动电机及风机开始工作,驱动电机带动粉碎叶轮在粉碎腔内转动的同时,风机产生的风量通过三通管被分为两路,经三通管第一开口的风顺着导气管流动到粉碎腔及集料桶内,经三通管的第二开口的风则通过喷气嘴吹到底座内对风机及驱动电机降温;
[0010]然后将玉米须放入固定架上的进料斗内,玉米须则在顺着风速流动方向从导气管进入粉碎腔内,进入粉碎腔内的玉米须则经粉碎叶轮粉碎后在螺旋气流从弯头进入集料桶的上部进行物料分离,未被完全粉碎的玉米须则通过物料回流管重新进入粉碎腔内再次粉
碎,被打碎的玉米须粉末则沉降到粉碎腔上端并跟随气流从出粉管吹出,粉尘则经空气回流管回到集料桶上部进行再次的物料分离沉降。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粉碎叶轮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粉碎杆,所述粉碎杆包括固定杆、若干沿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设置且均与之转动连接的粉碎刀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快玉米须的粉碎速率及工作效率。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内壁一侧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穿过其上端及贯穿所述导气管且伸到所述进料斗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于所述进料斗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外壁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转轴外壁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让玉米须均匀的进入粉碎腔内,还能避免因玉米须的特殊性导致其堵在进料斗内。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向内开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通气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风机提供风量来源的同时还能加快驱动电机及风机的散热速率。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其一、本技术使用较为方便,在移动时,安装及拆卸方便快捷,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较多的人力物力;
[0019]其二、本技术的风机不仅能让本装置实现气流式超微粉碎功能,还能为驱动电机及自身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降温;
[0020]其三、本技术的转轴及螺旋叶片不仅能让玉米须均匀的进入粉碎腔内,还能避免因玉米须的特殊性导致其堵在进料斗内不往后移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主要是用于展示各部件的位置连接关系;
[0023]图3主要是用于展示第一带轮及第二带轮。
[0024]图中:1、底座;11、支撑板;12、通气孔;13、集料桶;14、粉碎腔;15、粉碎叶轮;16、粉碎杆;17、固定杆;18、粉碎刀头;19、弯头;2、驱动电机;21、风机;22、三通管;23、喷气嘴;24、导气管;25、支撑架;26、进料斗;27、转轴;28、螺旋叶片;29、第一带轮;3、第二带轮;31、皮带;32、物料回流管;33、出粉管;34、空气回流管;35、控制面板;36、集成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参照图1

3,一种玉米须粉碎机,包括上端开口的底座1,底座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向内开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通气孔12,底座1的开口端覆盖有一块与之匹配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端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内部中空的集料桶13,集料桶13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与之连通且呈锥形设置且两端均开口的粉碎腔14,粉碎腔14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粉碎叶轮15,粉碎叶轮15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根粉碎杆16,粉碎杆16包
括固定杆17、若干沿固定杆17长度方向设置且均与之转动连接的粉碎刀头18,底座1内壁底部的一侧安装有一台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支撑板11伸到粉碎腔14内且与粉碎叶轮15连接,粉碎腔14的上端连通有一个弯头19。
[0027]底座1内壁的另一侧安装有一台风机21,风机21的出风口连通有一个三通管22,三通管22的第一出口连通有一根穿过支撑板11伸到粉碎腔14内且与之连通的且从后端往前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气管24,三通管22的第二出口连通有一个喷气嘴23,支撑板11上端于导气管24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支撑架25,支撑架25内安装有一个呈锥形且其下端与导气管24外壁后端连通的进料斗26。
[0028]支撑板11内壁一侧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一根穿过其上端及贯穿导气管24且伸到进料斗26内的转轴27,转轴27的外壁于进料斗26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螺旋叶片28,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的外壁于底座1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带轮29,转轴27外壁的下端于底座1内设置有一个第二带轮3,第一带轮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须粉碎机,包括上端开口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开口端覆盖有与之匹配的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集料桶(13),所述集料桶(13)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与之连通且呈锥形设置且两端均开口的粉碎腔(14),所述粉碎腔(14)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粉碎叶轮(15),所述底座(1)内壁底部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板(11)伸到所述粉碎腔(14)内且与所述粉碎叶轮(15)连接,所述粉碎腔(14)的上端连通有弯头(19);所述底座(1)内壁的另一侧安装有风机(21),所述风机(21)的出风口连通有三通管(22),所述三通管(22)的第一出口连通有穿过所述支撑板(11)伸到所述粉碎腔(14)内且与之连通且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气管(24),所述三通管(22)的第二出口连通有喷气嘴(23),所述支撑板(11)上端于所述导气管(24)的位置设置有支撑架(25),所述支撑架(25)安装有呈锥形且其下端与所述导气管(24)外壁后端连通的进料斗(26);所述集料桶(13)外壁一侧的上端与所述导气管(24)外壁的前端之间设置有均与之连通的物料回流管(32),所述集料桶(13)外壁的另一侧于所述粉碎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琼陶晓燕陈津禾金文艳杨帆胡隽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