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00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属于纱线面料技术领域,包括调温层,调温层的内侧粘覆固定安装有吸湿层,且吸湿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接触层,调温层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磨层,耐磨层、调温层、吸湿层与接触层之间成蛇形穿插有连接纤维丝,且连接纤维丝将耐磨层、调温层、吸湿层和接触层之间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接触层和耐磨层,提高在使用时,舒适性和耐磨性,且通过采用异形纤维丝对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和粘胶纤维丝进行包覆,避免在使用时,产生松散,且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在进行使用时,进行双向调温,提高舒爽效果,便于使用。于使用。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具体为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属于纱线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且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不在单单作为穿着使用,对于手感和穿着舒适性以及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且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面料出现在市场上,在制成服装进行穿着时,舒适性和保暖性能均得到有效的提高。
[0003]如公开号为:CN108865078A,用于面料基于微孔膜的相变材料、纱线、面料及穿戴品,该微孔膜的相变材料是由微孔高分子离子液体聚合物膜作为壳材,相变材料作为芯材组成的微孔微胶囊,该微孔微胶囊相变材料吸热放热性能好,不易溶于水、耐酸耐碱,稳定性高,不含有毒有害物、绿色环保,用该相变材料制作调温面料时,相变材料不易脱落、循环使用率高,颗粒小、不会损坏机器,容易与纺丝液混合且分布均匀、操作过程方便简单,将此微孔微胶囊、黏胶和植物粉通过混合喷丝然后纺纱形成纱线,再编织成面料,最后加工制得的穿戴品,柔软光滑、贴肤舒适,同时具有杀菌、护肤、荧光等效果,能够在不同环境下自动调温,长时间保持人体舒适温度,舒适度高。
[0004]然而在进行使用时,存在容易产生松散,导致调温效果降低,并在进行使用时,舒适性以及使用寿命不佳,不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能够便于进行双向调温,提高在使用时的舒适性,并在使用时,提高使用寿命,避免产生松散,方便使用。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包括调温层,所述调温层的内侧粘覆固定安装有吸湿层,且所述吸湿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接触层,所述调温层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所述调温层、所述吸湿层与所述接触层之间成蛇形穿插有连接纤维丝,且所述连接纤维丝将所述耐磨层、所述调温层、所述吸湿层和所述接触层之间相固定连接,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采用调温层,便于进行双向调温,提高保温效果和提高在穿着时的舒适性,且通过所述接触层,在穿着时,提高舒适效果,并通过采用所述耐磨层,提高在穿着时的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
[0007]优选的,所述耐磨层采用耐磨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且所述吸湿层采用吸湿发热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所述接触层采用亲肤型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所述调温层包括横向复合纤维丝和纵向复合纤维丝,且所述横向复合纤维丝与所述纵向复合纤维丝之间成十字型结构穿插,形成所述调温层,通过所述横向复合纤维丝和所述纵向复合纤维丝制成的所
述调温层,便于进行双向调温,并通过亲肤的所述接触层,在进行穿着时,提高使用舒适性。
[0008]优选的,所述调温层、所述耐磨层、所述吸湿层与所述接触层之间通过采用纺织胶进行粘合连接,所述横向复合纤维丝与所述纵向复合纤维丝均包括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和粘胶纤维丝组成,且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与所述粘胶纤维丝之间成束状分布,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与所述粘胶纤维丝的外侧成圆周状分布有异形纤维丝,且所述异形纤维丝与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和所述粘胶纤维丝之间成平行结构,所述异形纤维丝之间相互搭接,且所述异形纤维丝对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和所述粘胶纤维丝进行包覆,所述异形纤维丝的外侧成螺纹缠绕有紧固纤维丝,且所述紧固纤维丝对束状的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所述粘胶纤维丝和所述异形纤维丝进行缠绕固定,通过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具有以潜热的形式吸收、储存和释放热量的功能,其在温度变化中,相变材料固态液态互相转化,达到吸热、放热的效果,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在皮肤上作出相应的反应,对温度变化有缓冲作用,大大增加了纺织品的穿着舒适感,并通过所述异形纤维丝,在使用时,对所述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和所述粘胶纤维丝进行包覆,避免产生松散,方便进行使用,并通过采用所述紧固纤维丝,进一步提高在使用时的牢固性,提高使用寿命。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接触层和耐磨层,提高在使用时,舒适性和耐磨性,且通过采用异形纤维丝对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和粘胶纤维丝进行包覆,避免在使用时,产生松散,且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在进行使用时,进行双向调温,提高舒爽效果,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中调温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中横向复合纤维丝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调温层;2、吸湿层;3、接触层;4、耐磨层;5、连接纤维丝;6、横向复合纤维丝;7、纵向复合纤维丝;8、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9、粘胶纤维丝;10、异形纤维丝;11、紧固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包括调温层1,调温层1的内侧粘覆固定安装有吸湿层2,且吸湿层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接触层3,调温层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磨层4,耐磨层4、调温层1、吸湿层2与接触层3之间成蛇形穿插有连接纤维丝5,且连接纤维丝5将耐磨层4、调温层1、吸湿层2和接触层3之间相固定连接,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采用调温层1,便于进行双向调温,提高保温效果和提高在穿着时的舒适性,且通过接触
层3,在穿着时,提高舒适效果,并通过采用耐磨层4,提高在穿着时的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耐磨层4采用耐磨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且吸湿层2采用吸湿发热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接触层3采用亲肤型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调温层1包括横向复合纤维丝6和纵向复合纤维丝7,且横向复合纤维丝6与纵向复合纤维丝7之间成十字型结构穿插,形成调温层1,通过横向复合纤维丝6和纵向复合纤维丝7制成的调温层1,便于进行双向调温,并通过亲肤的接触层3,在进行穿着时,提高使用舒适性。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4所示,调温层1、耐磨层4、吸湿层2与接触层3之间通过采用纺织胶进行粘合连接,横向复合纤维丝6与纵向复合纤维丝7均包括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8和粘胶纤维丝9组成,且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8与粘胶纤维丝9之间成束状分布,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8与粘胶纤维丝9的外侧成圆周状分布有异形纤维丝10,且异形纤维丝10与相变储能粘胶纤维丝8和粘胶纤维丝9之间成平行结构,异形纤维丝10之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温层(1),所述调温层(1)的内侧粘覆固定安装有吸湿层(2),且所述吸湿层(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接触层(3),所述调温层(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磨层(4),所述耐磨层(4)、所述调温层(1)、所述吸湿层(2)与所述接触层(3)之间成蛇形穿插有连接纤维丝(5),且所述连接纤维丝(5)将所述耐磨层(4)、所述调温层(1)、所述吸湿层(2)和所述接触层(3)之间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采用耐磨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且所述吸湿层(2)采用吸湿发热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所述接触层(3)采用亲肤型纤维丝进行纺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层(1)包括横向复合纤维丝(6)和纵向复合纤维丝(7),且所述横向复合纤维丝(6)与所述纵向复合纤维丝(7)之间成十字型结构穿插,形成所述调温层(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向调温舒爽混纺纱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层(1)、所述耐磨层(4)、所述吸湿层(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洪苏建军葛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克州润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