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858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涤纶材质的纺织品的隔热性能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遮光芯层和包覆在其内外两侧的透气包覆层,遮光芯层包括内层以及对称设置在其两侧的透气层,两层透气层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若干第一透气槽,内层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槽,相邻四个所述第二透气槽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透气槽位置对应的遮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竹炭纤维,利用该类纤维具有的冬暖夏凉以及隔热性好的特点来进一步加强结构整体的隔热性能。热性能。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
[000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很多技术都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其中纺织行业不光是纺织的材料由最初仅能从自然界中获取到现在具有的各种各样的化纤材料,纺织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样,这就是使得纺织品具有的性质也变得越来越多样,纺织品根据其使用途径的不同通常分为服装服饰和各类家纺,在家纺中,窗帘是其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窗帘除了保护室内隐私的功能之外,最主要的功能便是遮光和隔热,尤其是在盛夏的时候,阳光会在很早的时候就照射在窗帘上,若窗帘的遮光和隔热性不佳,则会极大地影响使用者的睡眠质量,若通过加厚窗帘的方式来增大窗帘的遮光和隔热性能,又会影响到窗帘的透气性能,进而会影响室内的通风换气,窗帘具有的性质通常是由制作其的织物决定的,因而设置一种具有良好隔热和透气性能织物结构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织物整体隔热透气性能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包括遮光芯层和包覆在其内外两侧的透气包覆层,所述遮光芯层包括内层以及对称设置在其两侧的透气层,两层所述透气层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若干第一透气槽,所述内层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槽,相邻四个所述第二透气槽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透气槽位置对应的遮挡件。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件的中心线与第一透气槽的中心线重合。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件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一绒毛面。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层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二绒毛面。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包覆层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绒毛面。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包覆层由反光透气纱线平纹编织而成,所述反光透气纱线包括透气纱芯和包覆在其外侧的透气包覆纱,所述透气包覆纱由竹炭纤维、棉纤维和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涤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透气纱芯由涤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和透气层均由第二透气纱线平纹编织而成,所述第二透气纱线包括第二透气纱芯和包覆在其外侧的第二包覆纱,所述第二透气纱芯由苎麻纤维和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包覆纱由涤纶超细纤维加捻而成。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相邻四个第二透气槽之间形成有穿至第一透气槽内的遮挡件,开设的第一透气和第二透气槽增大了内层两侧的连通程度以及透气层两侧的连通程度,使得内层和透气层以及纺织品整体的透气性能更好,通过遮挡件穿入到第一透气槽内,实现对第一透气槽程度的缩小,减少光线可自第一透气槽穿过纺织品的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一;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二;
[0018]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19]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反光透气纱线的切片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中第二透气纱线的切片图。
[0022]图中:1、透气包覆层;2、内层;3、透气层;4、第一透气槽;5、第二透气槽;6、遮挡件;7、第一绒毛面;8、第二绒毛面;9、第三绒毛面;10、反光透气纱线;11、透气纱芯;12、透气包覆纱;13、竹炭纤维;14、棉纤维;15、涤纶异形纤维;16、第二透气纱线;17、第二透气纱芯;18、第二包覆纱;19、苎麻纤维;20、涤纶纤维;21、涤纶超细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4]该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如图1

图4所示,包括遮光芯层和包覆在其内外两侧的透气包覆层1,遮光芯层与透气包覆层1之间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遮光芯层包括内层2以及对称设置在其两侧的透气层3,两层透气层3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若干第一透气槽4,内层2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槽5,相邻四个第二透气槽5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透气槽4位置对应的遮挡件6,开设的第一透气槽4和第二透气槽5增大了内层2两侧的连通程度以及透气层3两侧的连通程度,使得内层2和透气层3以及纺织品整体的透气性能更好,通过遮挡件6穿入到第一透气槽4内,实现对第一透气槽4程度的缩小,减少光线可自第一透气槽4穿过纺织品的量。
[0025]如图1

图5所示,遮挡件6的中心线与第一透气槽4的中心线重合,遮挡件6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一绒毛面7,透气层3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二绒毛面8,透气包覆层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绒毛面9,利用第一绒毛面7、第二绒毛面8和第三绒毛面9具有的蓬松且绒毛间形成的空气腔来增大结构整体的保温和隔热的性能,形成多层保温空气层来加强织物整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利用第一绒毛面7、第二绒毛面8和第三绒毛面9内具有的错综复杂的绒毛来实现对光线的稳定遮挡。
[0026]如图1

图6所示,透气包覆层1由反光透气纱线10通过梭织机平纹编织而成,利用平纹组织结构具有的结构稳定性好的特点来加强透气包覆层1以及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反光透气纱线10包括透气纱芯11和包覆在其外侧的透气包覆纱12,利用透气纱芯11和透气包覆纱12具有的透气性好的特点来加强反光透气纱线10整体的透气性能,透气包覆纱12由竹
炭纤维13、棉纤维14和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涤纶异形纤维15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竹炭纤维13和棉纤维14具有的透气性好的特点来加强透气包覆纱12整体的透气性能,利用竹炭纤维13具有抑菌性能来进一步加强结构整体的抑菌性,同时利用竹炭纤维13和棉纤维14具有的保暖隔热性好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隔热性能,透气纱芯11由涤纶异形纤维15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涤纶异形纤维15具有的强度高和反光性好的特点来加强反光透气纱线10整体的反光性能,进而可以减少透过反光透气纱线10以及透气包覆层1的光线量,增强结构整体的遮光性能。
[0027]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内层2和透气层3均由第二透气纱线16通过该梭织机平纹编织而成,利用平纹组织结构具有的结构稳定性好的特点来加强内层2、透气层3、遮光芯层以及织物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利用第二透气纱线16具有的透气性好的特点来进一步加强结构整体的透气性能,第二透气纱线16包括第二透气纱芯17和包覆在其外侧的第二包覆纱18,第二透气纱芯17由苎麻纤维19和涤纶纤维20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利用涤纶纤维20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遮光芯层和包覆在其内外两侧的透气包覆层(1),所述遮光芯层包括内层(2)以及对称设置在其两侧的透气层(3),两层所述透气层(3)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若干第一透气槽(4),所述内层(2)上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槽(5),相邻四个所述第二透气槽(5)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透气槽(4)位置对应的遮挡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6)的中心线与第一透气槽(4)的中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6)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一绒毛面(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3)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二绒毛面(8)。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涤纶隔热窗帘纺织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包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刘小勇周建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兔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