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面料透气速干性能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相互固定的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之间围设有相互连通的若干第一透气通道,透气外层包括交替设置的支撑段和透气段,透气段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透气通道连通的若干透气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苎麻纤维和竹炭纤维,利用苎麻纤维和竹炭纤维具有的透气性好的特点来加强面料整体的透气和速干性能。的特点来加强面料整体的透气和速干性能。的特点来加强面料整体的透气和速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穿着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归根到底,人们对于服饰最基本的要求依旧是舒适,影响服饰舒适性的因素多种多样,透气性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若服饰的透气性不佳则会使得服饰穿着起来十分不适,服饰通常是由面料制作而成的,因而设置一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的面料结构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整体透气性能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包括相互固定的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所述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之间围设有相互连通的若干第一透气通道,所述透气外层包括交替设置的支撑段和透气段,所述透气段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透气通道连通的若干透气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的共同作用构成了面料的整体结构,通过在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透气通道使得流动的空气流入到面料内部的时候可以吹到更多的位置,确保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速干性能,通过形成的透气槽来增强面料内外两侧的连通程度,进而提高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段和遮光内层均为平纹组织,所述透气段为透孔组织。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平纹组织具有的结构稳定的特点来提高支撑段和遮光内层结构的稳定性,利用透孔组织的编织结构确保透气槽构造的稳定,进而确保面料整体透气性能的稳定。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段上设有长度与支撑段宽度一致的若干绒毛条,若干所述绒毛条沿支撑段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绒毛条之间围设有第二透气通道。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绒毛条实现对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的稳定支撑,进而可以在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之间形成稳定的第一透气通道,通过形成的第二透气通道实现对相邻第一透气通道的连通,进而增强面料各处的连通和透气程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外层由透气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透气段由三
根透气纱线成束编织而成,所述透气段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透气段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透气段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透气段上具有稳定的透气槽,进而加强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利用透气纱线具有透气性好的特点来加强透气外层以及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纱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透气纱芯、透气内包覆纱和透气外包覆纱,所述透气纱芯由苎麻纤维和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透气内包覆纱由截面形状为Y形的涤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透气外包覆纱由竹炭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苎麻纤维和竹炭纤维具有的吸湿透气性能来提高透气纱芯和透气纱线整体的透气性能,利用涤纶异形纤维表面具有的长条槽来增加透气纱线内部的孔隙量,进一步加强面料整体的透气和速干性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内层由遮光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遮光纱线包括遮光纱芯和包覆在其外侧的遮光包覆纱,所述遮光纱芯由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遮光包覆纱由涤纶异形纤维和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竹炭纤维具有的深色吸光的特点来加强遮光纱线和遮光内层整体的遮光性能,利用涤纶纤维具有的强度高和弹性好的特点来提高遮光纱线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弹性形变性能。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内层上开设有与第二透气通道连通的若干透气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透气孔增强了面料整体内外两侧的连通程度,进而提高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和速干性能。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通过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的共同作用构成了面料的整体结构,通过在遮光内层和透气外层之间形成有第一透气通道使得流动的空气流入到面料内部的时候可以吹到更多的位置,确保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速干性能,通过形成的透气槽来增强面料内外两侧的连通程度,进而提高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透气段的组织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中透气纱线的切片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中遮光纱线的切片图。
[0028]图中:1、遮光内层;2、透气外层;3、第一透气通道;4、支撑段;5、透气段;6、透气槽;7、绒毛条;8、第二透气通道;9、透气纱线;10、透气纱芯;11、透气内包覆纱;12、透气外包覆纱;13、苎麻纤维;14、涤纶纤维;15、涤纶异形纤维;16、竹炭纤维;17、棉纤维;18、遮光纱线;19、遮光纱芯;20、遮光包覆纱;2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0]该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如图1
‑
图3所示,包括相互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的遮光内层1和透气外层2,利用透气外层2具有的透气性能好的特点来确保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利用遮光内层1具有的遮光性能好的特点确保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遮蔽性能,遮光内层1和透气外层2之间围设有相互连通的若干第一透气通道3,通过形成的第一透气通道3使得流动的空气进入到面料内部的时候可以沿着第一透气通道3进行流动,使得流动的空气可以更好地流动至面料的更多区域,提高面料整体的透气和速干性能,透气外层2包括交替设置的支撑段4和透气段5,透气段5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透气通道3连通的若干透气槽6,通过开设的透气槽6使得透气外层2内外两侧的连通程度更高,进而增强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通过透气槽6与第一透气通道3的连通,使得外界的空气可以更好地进入到第一透气通道3内。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段4和遮光内层1均为平纹组织,透气段5为透孔组织,利用平纹组织具有的结构稳定的特点来提高面料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利用透孔组织的编织方式确保透气段5上可以形成稳定的透气槽6结构。
[0032]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段4上通过拉毛机的拉毛处理形成有长度与支撑段4宽度一致的若干绒毛条7,若干绒毛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遮光内层(1)和透气外层(2),所述遮光内层(1)和透气外层(2)之间围设有相互连通的若干第一透气通道(3),所述透气外层(2)包括交替设置的支撑段(4)和透气段(5),所述透气段(5)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透气通道(3)连通的若干透气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4)和遮光内层(1)均为平纹组织,所述透气段(5)为透孔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4)上设有长度与支撑段(4)宽度一致的若干绒毛条(7),若干所述绒毛条(7)沿支撑段(4)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绒毛条(7)之间围设有第二透气通道(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快干涤纶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外层(2)由透气纱线(9)编织而成,所述透气段(5)由三根透气纱线(9)成束编织而成,所述透气段(5)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透气段(5)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透气段(5)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明,王汉良,王小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树喷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