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87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7
本申请属于智能机器人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动型机器人。其中,混动型机器人包括:锂电模组与氢能模组,氢能模组和锂电模组串联连接,氢能模组用于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氢能模组包括:主控器,用于检测锂电池的电量。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反应电堆与氢气瓶之间的连接。反应电堆,反应电堆和锂电池串联来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使锂电池的电量始终保持足够的电量来供给机器人负载,从而保证机器人负载正常执行工作。如此,相对现有的仅采用传统的锂电驱动的机器人而言,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混动型机器人就能够大大提高机器人的续航能力。航能力。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动型机器人


[0001]本申请属于智能机器人设计及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混动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会不断提高,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会持续增加。并且,除了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之外,机器人的语音能力、视觉能力、运动能力等性能也会不断地快速提升。随着机器人的各项性能指标的不断提升,机器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的频率会不断升高,继而机器人根据用户下达的指令执行相应工作的频率也会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机器人必须具有充足的能源供应以保证机器人的续航能力。尤其的,机器人作为大功率设备,对能源的需求量更高。
[0003]然而,现有的机器人采用传统的锂电驱动,充电时间长,续航时间短,大大的影响了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效果。因此,现有的机器人的续航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型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的机器人采用传统的锂电驱动,已经无法满足机器人的续航要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动型机器人,包括: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型机器人,包括:锂电模组(10),所述锂电模组(10)包括锂电池(11),所述锂电池(11)用于为机器人负载(100)提供所需电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动型机器人还包括:氢能模组(20),所述氢能模组(20)和所述锂电模组(10)串联连接,所述氢能模组(20)用于对所述锂电池(11)进行充电;其中,所述氢能模组(20)包括:主控器(21),所述锂电池(11)和所述主控器(21)电性连接,所述锂电池(11)向所述主控器(21)提供工作电能,且所述主控器(21)检测所述锂电池(11)的电量;第一控制阀(22),所述主控器(21)和所述第一控制阀(22)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22)开启或断开;氢气瓶(23);反应电堆(24),所述反应电堆(24)和所述氢气瓶(2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22)相连接,所述主控器(21)和所述反应电堆(24)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反应电堆(24)启动或停机,所述反应电堆(24)和所述锂电池(11)电性连接以在所述反应电堆(24)启动时对所述锂电池(11)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能模组(20)还包括装配箱(25),所述装配箱(25)设有第一装配腔(251)和第二装配腔(252),所述主控器(21)、所述第一控制阀(22)及所述反应电堆(24)均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腔(251)内,所述氢气瓶(2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装配腔(252)内,以使所述氢能模组(20)形成模块化设备,所述装配箱(25)固定安装于机器人主体(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能模组(20)还包括散热冷凝装置(26),所述散热冷凝装置(26)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腔(251)内,所述散热冷凝装置(26)和所述主控器(21)电性连接,所述散热冷凝装置(26)用于对所述反应电堆(24)进行散热并使反应电堆(24)反应产生的水汽冷凝为液态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冷凝装置(26)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反应电堆(2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能模组(20)还包括电源管理器(27),所述电源管理器(27)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腔(251)内,所述主控器(21)和所述电源管理器(27)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源管理器(27)执行工作,所述反应电堆(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东罗浩丁宏钰付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