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钢支撑的负环管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过风井的负环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钢支撑的负环管。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机在过风井中二次始发,需要在过风井中安装负环管、在隧道中安装正环管以便为盾构机提供支撑。过风井中拼装的负环管具有全环管和全环管+半环管两种结构形式。全环管拼装的负环管一是掘进过程中对隧道进行通风与补给困难,二是因负环管安装紧凑而难以拆除,拆除的负环管管片破损严重,安全系数下降,重复利用率低,增加了工程造价;全环管+半环管拼装的负环管通过半环管顶部敞口可对隧道进行通风和补给,但半环管顶部的敞口可使整条负环管在结构顶部形成局部豁口,豁口使负环管无法在管道长向上沿管壁完整传递液压千斤顶的作用力,同时液压千斤顶作用下紧邻豁口处的全环管还会产生应力集中并使该全环管受到破坏。当紧邻豁口的全环管受到破坏时,液压千斤顶也得不到该全环管的完整支撑,通过液压千斤顶传递给盾构机的推进力也会失去平衡,从而给保持盾构机掘进姿态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使用传统半环管片拼装负环管的弊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钢支撑的负环管,包括传统负环管(1)中的半环管(
‑
8)以及半环管(
‑
8)前面的前全环管(
‑
7)和后面的后全环管(
‑
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全环管(
‑
7)的前左邻接块(7.1)在面对半环管(
‑
8)的一面上对称设有第一预埋钢板(7.11)和第二预埋钢板(7.12);前右邻接块(7.2)在面对半环管(
‑
8)的一面上对称设有第三预埋钢板(7.21)和第四预埋钢板(7.22);前封顶块(7.3)在面对半环管(
‑
8)的一面上中心设有第五预埋钢板(7.31);所述后全环管(
‑
9)的后左邻接块(9.1)在面对半环管(
‑
8)的一面上对称设第六预埋钢板(9.11)和第七预埋钢板(9.12);后右邻接块(9.2)在面对半环管(
‑
8)的一面上对称设有第八预埋钢板(9.21)和第九预埋钢板(9.22);后封顶块(9.3)在面对半环管(
‑
8)的一面上中心设有第十预埋钢板(9.31);所述后左邻接块(9.1)上的第六预埋钢板(9.11)和第七预埋钢板(9.12)对应前左邻接块(7.1)上的第一预埋钢板(7.11)和第二预埋钢板(7.12)分别对接焊连接一根双拼H型钢(2)构成半环管(
‑
8)的左敞口双支撑,所述后右邻接块(9.2)上的第八预埋钢板(9.21)和第九预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海波,管晓明,安建永,刘泽亮,张静涛,王若辉,陈志文,许华威,杨晓东,辛柏成,李森,金鹏森,左壮志,刘璐,叶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