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袋装置与服务器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79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6
本申请涉及一种套袋装置与服务器产线。套袋装置包括:包装袋承载件,其上设有吸附孔;上吸盘、下吸盘与开袋驱动件,上吸盘位于包装袋承载件的上方且用于吸附包装袋上表面,下吸盘位于包装袋承载件的下方且用于经吸附孔吸附包装袋下表面,开袋驱动件用于驱动上吸盘与下吸盘相对远离以张开袋口;撑袋组件包括撑袋驱动件以及两个撑袋板,撑袋板能伸入包装袋,撑袋驱动件用于驱动伸入包装袋的两个撑袋板相对远离直至撑紧包装袋;待包装物承载件用于悬空承载待包装物;套袋驱动件用于驱动待包装物承载件以及撑紧包装袋的撑袋板沿水平第二方向相对靠近。该套袋装置能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套袋,套袋效率较高。套袋效率较高。套袋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袋装置与服务器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套袋装置与服务器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通常,产品出厂前都需要在其外部套上包装袋,以保护产品。例如,服务器生产完成后,需要在其外部套上包装袋,以防止灰尘等污染物污染服务器。相关技术中,对服务器进行套袋时,会在载板上反套上包装袋,再将服务器运送至载板上,人工将反套在载板的包装袋朝上翻起,从而使包装袋包裹于服务器的外部。在该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套袋,套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套袋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套袋,套袋效率较高。
[0004]套袋装置,用于将包装袋套在待包装物的外部,包括:
[0005]包装袋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包装袋,所述包装袋承载件上设有吸附孔;
[0006]开袋组件,包括上吸盘、下吸盘与开袋驱动件,所述上吸盘位于所述包装袋承载件的上方且用于吸附所述包装袋的上表面,所述下吸盘位于所述包装袋承载件的下方且用于经所述吸附孔吸附所述包装袋的下表面,所述开袋驱动件用于驱动处于吸附状态的所述上吸盘与所述下吸盘相对远离,以张开所述包装袋的袋口;
[0007]撑袋组件,包括撑袋驱动件,以及两个沿水平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撑袋板,所述撑袋板能够沿水平第二方向经所述袋口伸入所述包装袋,所述撑袋驱动件用于驱动伸入所述包装袋的两个所述撑袋板沿所述水平第一方向相对远离直至撑紧所述包装袋,以在两个所述撑袋板之间形成供所述待包装物进入的入袋通道,其中,所述水平第一方向与所述水平第二方向垂直;
[0008]待包装物承载件,用于悬空承载所述待包装物;
[0009]套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待包装物承载件以及撑紧所述包装袋的所述撑袋板沿所述水平第二方向相对靠近,以使所述待包装物经所述入袋通道进入所述包装袋。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袋组件连接于所述套袋驱动件,所述套袋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撑袋板沿所述水平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撑袋板经所述袋口伸入所述包装袋,或者使撑紧所述包装袋的所述撑袋板靠近所述待包装物承载件。本实施例中,仅通过套袋驱动件一组驱动件,不仅能实现撑袋板的入袋,还能实现最后的待包装物入袋。相较于为撑袋板的入袋单独设置驱动件的方式,本方案可以减少驱动件数量,简化结构。且相较于驱动待包装物朝包装袋运动,驱动包装袋朝待包装物运动时负载更轻,所选用的套袋驱动件的规格也更低,成本更低。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撑袋板均连接有一个所述撑袋驱动件,两个所述撑袋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均能够沿所述水平第一方向移动。两个撑袋板处各设有一个撑袋
驱动件,使两个撑袋板均可前后移动实现撑袋,相较于一个撑袋板移动另一个在前后方向位置不变的方式,本方案能提高撑袋效率,且使包装袋被撑紧的位置更加对称。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包装物承载件包括基座,以及自所述基座朝所述包装袋承载件伸出的悬臂,所述悬臂形成用于承载所述待包装物的承载平台。通过上述结构,能使悬臂悬空,实现对待包装物的悬空承载,使待包装物能更易于进入包装袋,不易因下方有其他部件遮挡而阻挡包装袋朝右相对移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袋装置还包括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件,以及连接于所述举升件的举升驱动件,所述举升件与所述承载平台二者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范围错开,所述举升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举升件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至所述承载平台的上方,以通过所述举升件承载完成套袋的所述包装袋与所述待包装物,所述待包装物承载件被配置为在所述举升件承重后沿所述水平第二方向移动以远离所述举升组件。通过举升件举升至承载平台的上方,使完成套袋的包装袋与待包装物的重量从待包装物承载件转移至举升件,此时待包装物承载件基本不再承重,从而能退出包装袋。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袋装置还包括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承载板,以及两条沿所述水平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输送线,所述承载板横跨承载于两条所述输送线上,所述举升驱动件位于所述输送线的下方,所述承载板上设有通槽,所述举升件能够在所述举升驱动件的驱动下经所述通槽朝上伸至所述承载平台的上方,且能够朝下缩回至所述承载板的下方,以使完成套袋的所述包装袋与所述待包装物被所述承载板承载。完成套袋的包装袋与待包装物能够被输送线自动运输,而无需人工对其搬运,效率较高。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袋装置还包括阻挡件,所述承载板被所述输送线运送至位于所述举升组件的上方时,所述阻挡件被配置为朝上伸出并将所述承载板阻挡于当前位置。通过设置阻挡件对承载板进行阻挡,使其停留在当前位置,无需将整个输送线暂停,从而无需将输送线频繁启停,降低因频繁启停引发的较高故障率。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袋装置还包括取袋组件,所述取袋组件包括用于拾取所述包装袋的取袋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取袋件的取袋驱动件,所述取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取袋件在包装袋存储工位与所述包装袋承载件之间运动,以将所述包装袋存储工位存储的所述包装袋运送至所述包装袋承载件。通过设置取袋件与取袋驱动件,可以实现自动取袋,无需人工搬运,能提高效率。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袋件为吸盘;
[0018]所述取袋驱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吸盘的取袋第一驱动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取袋第一驱动部的取袋第二驱动部,所述取袋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吸盘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取袋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吸盘水平移动。通常多个包装袋堆叠设置,且通常质量较轻,通过吸盘进行拾取较为方便。通过两个驱动部的配合,即可实现取袋件两个方向的移动。
[0019]上述套袋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包装袋的包装袋承载件,以及设置于包装袋承载件上方的上吸盘和位于包装袋承载件下方的下吸盘,上吸盘可以对包装袋的上表面进行吸附,包装袋承载件上设有吸附孔,使得下吸盘能够经该吸附孔对包装袋的下表面进行吸附,从而使该包装袋的上下表面均被吸盘固定,并且,开袋驱动件能够驱动处于吸附状态的上吸盘与下吸盘相对远离,从而使被二者吸附固定的包装袋的上下表面相对远离,将包装袋
的袋口张开。此外,还包括两个沿水平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撑袋板,两个撑袋板能沿水平第二方向经张开的袋口处伸入包装袋内,为撑袋做准备。撑袋驱动件能驱动两个撑袋板在包装袋内沿水平第一方向相对远离,直至将包装袋逐渐绷紧于两个撑袋板的外部,以实现对包装袋的撑紧,使包装袋的袋口被进一步撑开,且使包装袋暂时固定于撑袋板上,为入袋做准备。待包装物承载件能够悬空承载待包装物,以使待包装物处于悬空状态,为入袋做准备。套袋驱动件能驱动待包装物承载件以及撑紧包装袋的撑袋板沿水平第二方向相对靠近,从而使待包装物逐渐靠近包装袋的袋口,并经袋口处进入位于两个撑袋板之间的入袋通道,从入袋通道进入包装袋内,以完成套袋。在上述套袋过程中,只需通过上吸盘与下吸盘的相互配合即可张开袋口,并通过两个撑袋板的相对运动即可撑紧包装袋,通过套袋驱动件驱动待包装物承载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袋装置,用于将包装袋套在待包装物的外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袋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包装袋,所述包装袋承载件上设有吸附孔;开袋组件,包括上吸盘、下吸盘与开袋驱动件,所述上吸盘位于所述包装袋承载件的上方且用于吸附所述包装袋的上表面,所述下吸盘位于所述包装袋承载件的下方且用于经所述吸附孔吸附所述包装袋的下表面,所述开袋驱动件用于驱动处于吸附状态的所述上吸盘与所述下吸盘相对远离,以张开所述包装袋的袋口;撑袋组件,包括撑袋驱动件,以及两个沿水平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撑袋板,所述撑袋板能够沿水平第二方向经所述袋口伸入所述包装袋,所述撑袋驱动件用于驱动伸入所述包装袋的两个所述撑袋板沿所述水平第一方向相对远离直至撑紧所述包装袋,以在两个所述撑袋板之间形成供所述待包装物进入的入袋通道,其中,所述水平第一方向与所述水平第二方向垂直;待包装物承载件,用于悬空承载所述待包装物;套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待包装物承载件以及撑紧所述包装袋的所述撑袋板沿所述水平第二方向相对靠近,以使所述待包装物经所述入袋通道进入所述包装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袋组件连接于所述套袋驱动件,所述套袋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撑袋板沿所述水平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撑袋板经所述袋口伸入所述包装袋,或者使撑紧所述包装袋的所述撑袋板靠近所述待包装物承载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撑袋板均连接有一个所述撑袋驱动件,两个所述撑袋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均能够沿所述水平第一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包装物承载件包括基座,以及自所述基座朝所述包装袋承载件伸出的悬臂,所述悬臂形成用于承载所述待包装物的承载平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袋装置还包括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举升件,以及连接于所述举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华王相玉曹瑞田利新
申请(专利权)人: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