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真环境基准场的测深误差改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勘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真环境基准场的测深误差改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深测量是水文测验、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水资源调查评价、河湖治理、海洋工程等关键性的基础数据。水深检验是水深测量数据质量的基本保证,目前测深设备精度检验主要采用的方法如下:
①
采用传统的测深杆或测深锤进行检校,这种方法简便,但当水深为软质河底时,测深杆或测深锤测得水深误差较大,再者由于工具所限,水深大于5m水域实施难度大,如受流速影响,易出现垂直偏差。
②
采用比测板校正。利用50
×
50cm钢板制作,四周钻孔,系上钢丝连接。利用钢丝刻度进行水深校正,这种方法适合静水水库或湖泊,流速较大水域比测板易偏离换能器,且出现垂直偏差,再者钢丝弹力、水浮力改正模型不易确定。
③
水槽校正。将测深仪水平放置,将测深变为测距,利用全站仪、RTK、或测距仪测定检验距离,实现单波束精度检验目的,一般最大水深为40m,且为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真环境基准场的测深误差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形成测深误差改正系统;S2、利用测深基准点对测深仪静态误差进行改正;S3、利用测深基准点对测深仪垂直偏差进行改正;S4、利用测深基准点对测深仪测深延迟进行改正;S5、利用测深基准面对换能器波束角进行改正;S6、得出最终的耦合改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真环境基准场的测深误差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测深仪静态测深误差f
静态
(a,b,E)改正方法为:S201、对不同深度的A个基准点进行连续不间断测量水深数据,数据量样本量为n;设A个基准点测得河底高程数据集为H
A
={H
A1
、H
A2
、
…
、H
An
},H
An
为各测点数据;S202、计算A个基准点的各测点水深转换后河底高程与基准点真是高程较差,Δ
HA1
=H
A真
‑
H
A1
;其中,H
A真
为基准点的真实高程值,由控制测量测定;Δ
HA1
为基准点的第一点与真实河底高程较差,分别计算各点水深较差数据集Δ
HA
={Δ
HA1
、Δ
HA2
、
…
、Δ
HAn
};S203、计算基准点的测量水深中误差,式中,σ
HA
为基准点的水深中误差;S204、水深较差服从正态分布,水深较差正态分布式记为:(
‑
∞<Δ
HA
<+∞,σ
HA
>0),N(H
A真
,σ
HA
);S205、求取各河底,高程数据集均值,A个基准点数据均值为式中,为A个基准点测得河底高程平均值;S206、制定置信区间,将置信区间以外的较差剔除;所述置信区间计算式为:所述置信区间为:其中,τ为置信区间取值;式中,σ
极限
为极限误差;剔除大于极限误差后,A个基准点测深数据集为Δ
HA
={Δ
HA1
、Δ
HA2
、
…
、Δ
HAm
},m为剔除粗差后水深个数;S207、计算各基准点河底高程均值与基准点真值间较差,A个基准点较差为ε
HA
为A个基准点测得河底高程均值与真值的较差;
S208、测深仪本身静态误差用固定误差及与水深成比例误差表达;f
静态
(a,b,E)=a+b
×
E,其中,f
静态
(a,b,E)测深仪本身静态误差;a为测深仪固定误差,b测深仪比例尺误差,E为水深;S209、计算误差表达式系数及相关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真环境基准场的测深误差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S301、从测深基准点四条边的垂直方向缓速依次进入基准点平台,基准点平台高于地面,当显示水深为基准点高程相符合,各方向分别测量Z次,设进入第一条边各测点为:{(x
11
、y
11
)、(x
12
、y
12
)、
…
、(x
1Z
、y
1Z
)};进入第二条边各测点为:{(x
21
、y
21
)、(x
22
、y
22
)、
…
、(x
2Z
、y
2Z
)};进入第三条边各测点为:{(x
31
、y
31
)、(x
32
、y
32
)、
…
、(x
3Z
、y
3Z
)}进入第四条边各测点为:{(x
41
、y
41
)、(x
42
、y
42
)、
…
、(x
4Z
、y
4Z
)};S302、利用各条边测点,拟合各边直线;设第一条直线模型为为进入各边测点集;设为直线函数对应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正,孙振勇,郑亚慧,马耀昌,刘世振,曹磊,张晓皓,樊小涛,李俊,王进,王赟峰,周威,张亿志,项雪峰,蒲海汪洋,石永恩,张鹏,赵晓云,陈细润,李健,勾晶晶,彭子翰,罗晓曦,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