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或热泵机组中不凝性气体冷凝吸附分离排放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放系统
,涉及一种制冷或热泵机组中不凝性气体冷凝吸附分离排放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具体涉及将制冷或热泵机组冷凝器中的不凝性气体从制冷剂中分离和排放、且具有最大限度地降低排气中制冷剂含量功能的不凝性气体冷凝吸附分离差压排放系统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制冷或热泵机组在运行、停车和检修时,不可避免地有空气、水分或其它不凝性气体渗透到机组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将导致冷凝温度升高、压缩机排汽压力和排汽温度升高,同时使腐蚀性增强。因此,应及时排出这些不凝性气体,以免影响机组的运行效率。常用的方法采用泵式抽气回收装置、差压式无泵排气回收装置及油压式无泵抽气回收装置进行排放。其中:泵式抽气回收装置有小型活塞式压缩机、油分离器、回收冷凝器、再冷器、差压开关、过滤干燥器、节流器和电磁阀等组成,可自动排除不凝性气体、回收制冷剂,也可用作机组的抽真空或加压设备,该装置使用活塞式压缩机,构成复杂,常用于大型制冷或热泵系统中;差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或热泵机组中不凝性气体冷凝吸附分离排放系统,包括冷凝器(1)、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套管式吸附分离器(3)、干燥器(4)、过滤器(5)、压差传感器(6)、蒸发器(7)、可编程控制器(8)、电动开关阀和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冷凝器(1)上部通过管路经电动开关阀V1、过滤器(5)及电动开关阀V2与套管式吸附分离器(3)上部相通;套管式吸附分离器(3)上端通过管路经电磁阀V12排空,套管式吸附分离器(3)下部通过管路经电动开关阀V3、电动开关阀V4与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上部相通,套管式吸附分离器(3)上部还通过管路经电动开关阀V11、电动开关阀V6与干燥器(4)上端相通,套管式吸附分离器(3)下端通过管路经电磁阀V13与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上端相通;节流后工质通过管路经过滤器(5)与电动开关阀V8与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上部相通,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下部通过管路经电动开关阀V9及电动开关阀V10与蒸发器相通(7),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下端通过管路经电动开关阀V5与干燥器(4)上端相通;干燥器(4)下端通过管路经电动开关阀V7、电动开关阀V10与蒸发器(7)相通;冷凝器(1)和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之间通过数据线安装用于检测它们压差的压差传感器I(6
‑
1);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与套管式吸附分离器(3)之间通过数据线安装用于检测它们压差的压差传感器II(6
‑
2);可编程控制器(8)通过数据线分别与电磁阀V12、V13连接,根据ΔP1和ΔP2的进行开关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或热泵机组中不凝性气体冷凝吸附分离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式回收冷凝器(2)由壳体及其内的盘管构成,节流后制冷剂在盘管内吸热蒸发回到蒸发器(7),高温不凝性气体和气态制冷剂的混合物在盘管外冷凝放热,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实现不凝性气体和制冷剂的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冷或热泵机组中不凝性气体冷凝吸附分离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式吸附分离器(3)由翅片式外套管(9)、吸附剂填充层(10)、内套管(11)、吸附剂填充层(10)和翅片式外套管(9)构成,整体成对称结构;高温不凝性气体和制冷剂的混合物在内套管(11)通行,含有微量制冷剂汽体的不凝性汽体在吸附剂填充层(10)通行。4.一种制冷或热泵机组中不凝性气体冷凝吸附分离排放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不凝性气体分离排放之前,所有电动开关阀和电磁阀都处于关闭状态,不凝性气体和气态制冷剂混合物由冷凝器(1)上部引出,套管式吸附分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兰兰,张宁,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群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