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及排放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695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0
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及排放控制方法,其中的排放系统包括有一级分离单元、二级分离单元;一级分离单元与二级分离单元呈串联设置;其中,一级分离单元用于接收制冷系统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并基于物理惯性碰撞机理完成一级分离;二级分离单元用于接收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后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并基于温度控制的相变机理完成二级分离;于二级分离单元形成有排气端,该排气端用于排放不凝性气体。其中的排放控制方法根据上述系统建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及排放控制方法,本着简化结构、简化设置但是又能达到充分排放不凝性气体的原则设置完成。能够实现性价比较高的不凝性气体的充分分离与排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及排放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及排放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冷设备在食品的存储和运输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对制冷系统额管理和维护中,如果操作不当,会有不凝性气体混入制冷系统内。不凝性气体一般是指混在制冷系统里的不凝性气体。如:氨气、空气、氮气、稀有气体、润滑油蒸气等。这些气体随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在制冷系统当前工况的压力温度下达不到其沸点,所以不凝性气体既不随制冷剂一起冷凝或蒸发,也不产生制冷效应。从而形成对系统的很大危害,工艺方面主要表现在使冷凝器压力升高,排气过热度升高,过热度越高说明不凝气体越多,相应蒸发器的工况越差。
[0003]申请号为:CN201420259450.8的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氨水发电系统的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包括凝汽器、热井、氨水工质储液罐和吸收罐,所述热井设置在凝汽器的下方,所述热井包括上部的气相区和下部的液相区,所述热井的液相区通过排液管道与氨水工质储液罐连接,所述热井的气相区通过排气管道与吸收罐的吸收介质连通,所述吸收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吸收罐的底部通过输液管道与氨水工质储液罐连接。
[0004]申请号为:CN201620478619.8的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列管式蒸馏水机壳程不凝性气体排放装置”,壳体内部分布有壳程和管程,壳程上部的N部位处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的壳程的N处即为上部管板与壳程的连接处。
[0005]申请号为:CN201820707014.0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可以排放不凝性气体的板式冷凝器”,包括后固定端板、换热片、前固定端板、气相制冷剂进口、液相制冷剂出口、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水流道、冷却水进水流道、气相制冷剂流道、液相制冷剂流道;所述的后固定端板和与后固定端板紧贴的最后一片密封换热片上开有相通的不凝性气体排放口,所述的不凝性气体排放口设于气相制冷剂流道最末端且不凝性气体排放口的口径小于气相制冷剂流道的口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及排放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7]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用于排放制冷系统的不凝性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0008]设置的一级分离单元、二级分离单元;
[0009]所述一级分离单元与二级分离单元呈串联设置;
[0010]其中,
[0011]所述一级分离单元用于接收制冷系统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并基于物理惯性碰撞机理完成一级分离;
[0012]所述二级分离单元用于接收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后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
体,并基于温度控制的相变机理完成二级分离;
[0013]于二级分离单元形成有排气端,所述排气端用于排放不凝性气体。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0015]所述温度控制具体为能量交换,用于能量交换的冷源由制冷系统提供。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0017]于二级分离单元还设有排液端、回气端及内循环单元,
[0018]所述回气端管路连接至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管路;
[0019]所述的内循环单元形成于排液端与二级分离单元的进液端之间,用于受控地给二级分离单元提供温度控制用内循环冷源(,以此形成二级分离单元的充分分离,并可减少制冷系统冷源的供给,节约资源)。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0021]于二级分离单元与一级分离单元之间设有加压循环单元,于二级分离单元还设有压力检测单元;
[0022]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后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经由压力检测单元与加压循环单元的配合处理后再排入二级分离单元。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0024]于二级分离单元与一级分离单元之间设有加压循环单元,于二级分离单元还设有压力检测单元及排气检测单元;
[0025]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后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经由压力检测单元与加压循环单元的配合处理后再排入二级分离单元;
[0026]排入二级分离单元的混合气体经由排气检测单元与加压循环单元的配合处理后排出不凝性气体。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0028]于所述一级分离单元还形成有供二级分离单元能量交换用冷源;
[0029]所述热源为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出的液态制冷剂(,以形成对分离出的制冷剂的充分利用,从而减少制冷系统冷源的供给,节约资源)。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
[0031]所述冷源由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系统提供的冷态制冷剂。
[0032]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的排放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实现制冷系统的不凝性气体的分离与排放,其特征在于:
[0033]所述排放控制方法针对排放系统建立,
[0034]于所述排放系统设有依次串联的一级分离单元与二级分离单元;
[0035]所述一级分离单元与制冷系统的混合气体排放口连接,于所述的二级分离单元形成有不凝性气体排气端;据此的排放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S1: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经由制冷系统排放至一级分离单元;
[0037]S2:经由一级分离单元完成一级分离后的混合气体排放至二级分离单元,同时控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系统排放液态制冷剂至二级分离单元;
[0038]S3:经由制冷剂系统排放至二级分离单元的制冷剂与经由一级分离后排放至二级分离单元的混合气体进行温度交换,经由温度交换完成二级分离并排放不凝性气体。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的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40]于二级分离单元与一级分离单元之间设有加压循环单元,于二级分离单元还设有压力检测单元,
[0041]步骤S2中经由一级分离单元完成一级分离后的混合气体,经由压力检测单元与加压循环单元的配合处理后再排入二级分离单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2]S21:通过压力检测单元实时检测经一级分离后的混合气体的压力,若检测值大于等于设定压力值,则进入步骤S23,否则进入步骤S22;
[0043]S22:启动加压循环单元,将进入二级分离单元的混合气体及经一级分离后的混合气体排放至加压循环单元的加压端,经加压端加压后的混合气体再排放至二级分离单元,如此形成一个加压循环;重复加压循环,直至压力检测单元的检测值大于等于设定压力值,关闭加压循环单元,进入步骤S23;
[0044]S23:将混合气体排放至二级分离单元,进行二级分离。
[004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的排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46]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用于排放制冷系统的不凝性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的一级分离单元、二级分离单元;所述一级分离单元与二级分离单元呈串联设置;其中,所述一级分离单元用于接收制冷系统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并基于物理惯性碰撞机理完成一级分离;所述二级分离单元用于接收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后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并基于温度控制的相变机理完成二级分离;于二级分离单元形成有排气端,所述排气端用于排放不凝性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具体为能量交换,用于能量交换的冷源由制冷系统提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于二级分离单元还设有排液端、回气端及内循环单元,所述回气端管路连接至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管路;所述的内循环单元形成于排液端与二级分离单元的进液端之间,用于受控地给二级分离单元提供温度控制用内循环冷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于二级分离单元与一级分离单元之间设有加压循环单元,于二级分离单元还设有压力检测单元;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后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经由压力检测单元与加压循环单元的配合处理后再排入二级分离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于二级分离单元与一级分离单元之间设有加压循环单元,于二级分离单元还设有压力检测单元及排气检测单元;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后的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经由压力检测单元与加压循环单元的配合处理后再排入二级分离单元;排入二级分离单元的混合气体经由排气检测单元与加压循环单元的配合处理后排出不凝性气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一级分离单元还形成有供二级分离单元能量交换用冷源;所述热源为经一级分离单元分离出的液态制冷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由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系统提供的冷态制冷剂。8.一种不凝性气体排放系统的排放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实现制冷系统的不凝性气体的分离与排放,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控制方法针对排放系统建立,于所述排放系统设有依次串联的一级分离单元与二级分离单元;所述一级分离单元与制冷系统的混合气体排放口连接,于所述的二级分离单元形成有不凝性气体排气端;据此的排放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含有不凝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经由制冷系统排放至一级分离单元;S2:经由一级分离单元完成一级分离后的混合气体排放至二级分离单元,同时控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系统排放液态制冷剂至二级分离单元;S3:经由制冷剂系统排放至二级分离单元的制冷剂与经由一级分离后排放至二级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黄辉张记超王丹凌付平张洁周辉江元河邰聪郜福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