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油提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以苦杏仁为原料,采用一种新型提油工艺对苦杏仁提油,提油工艺包括:苦杏仁脱皮处理、冷榨法提油、水酶法酶解和乳化层破乳四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苦杏仁提油工艺所得的油脂得率远高于冷榨法提油、果胶酶水酶法提油和碱性蛋白酶水酶法提油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的苦杏仁提油工艺既绿色安全又有助于保持油脂和蛋白质的天然特性,有助于拓宽苦杏仁的应用范围和推动苦杏仁资源的增值利用。用范围和推动苦杏仁资源的增值利用。用范围和推动苦杏仁资源的增值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油提取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仁。苦杏仁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约为50%和27%;此外,苦杏仁还含有总糖约4.1%和苦杏仁苷约3%。苦杏仁油中95%以上是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用油。苦杏仁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8.37%,接近国际参考模式(FAO/WHO)。苦杏仁是一种有利于人体氨基酸营养平衡及保健作用的天然干果资源。但由于其含有苦杏仁苷具有毒副作用,导致苦杏仁没有得到丰富开发利用。因此,若是将苦杏仁中的油脂和蛋白质这两种主要成分分别进行提取,则可提升苦杏仁的综合利用价值。
[0003]目前,苦杏仁提油采用的传统工艺主要包括高温压榨法和有机溶剂浸提法,新工艺主要是冷榨法和水酶法。高温压榨法出油率较高,但因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存在机械设备复杂、耗能大、饼粕中蛋白质严重变性的情况,致使油料综合利用率低;有机溶剂浸出法出油率较高,但提取时间长,有机溶剂消耗量大,有机溶剂残留,破坏油脂风味,污染环境,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风险,而且饼粕中蛋白严重变性,生物利用度低,易造成资源浪费。
[0004]新工艺中冷榨法提油率较低,但在中低温条件下进行,耗能较低且饼粕中蛋白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性;水酶法虽是以水为溶剂,绿色无污染,但单纯靠酶解法提油的话,酶解反应使用蛋白酶会水解苦杏仁蛋白,致使蛋白质变性严重。所以,目前苦杏仁提油采用的新工艺中的冷榨法和水酶法在进行苦杏仁提油时,均会影响苦杏仁中的蛋白质。
[0005]因此,以解决影响苦杏仁中的油脂和蛋白质为目的,探寻一种既可保证苦杏仁较高的提油率,又可以对减少苦杏仁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的新工艺是目前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要解决是对现有苦杏仁提油工艺存在不能兼顾苦杏仁的高的提油率和减少的蛋白质变性成都的问题,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苦杏仁的提油工艺,以期为拓宽苦杏仁产品的应用领域和推动苦杏仁资源的增值利用提供试验依据和技术参考。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苦杏仁脱皮处理;
[0010]S2、冷榨法提油:将经脱皮处理后的苦杏仁预热至52℃~70℃,榨取粗油,离心、除杂,分别收集粗油和冷榨粕,粗油离心除杂取上层清油;
[0011]S3、水酶法酶解:冷榨粕经干燥、粉碎后,装入酶反应器中,加去离子水,调节pH,加入酶制剂,进行酶解反应,酶解结束后冷却、离心,吸取并收集上层清油;所述酶制剂采用非蛋白酶复合酶;
[0012]S4、乳化层破乳:将S3所得乳状液冷冻,解冻后破乳、离心,取上层清油,将其与S3中所得清油合并,得到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取的油。
[0013]优选的,S1中,苦杏仁脱皮处理方法如下:
[0014]将苦杏仁放入沸水煮3~5mn,捞出,控水,脱皮,烘干,烘干后从中挑选完好无损的苦杏仁。
[0015]优选的,所述烘干条件为:50℃烘干至水份≤5%。
[0016]优选的,S2中,所述榨取粗油的温度设定为60℃。
[0017]优选的,S3中,所述酶制剂为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糖化酶、α
‑
淀粉酶5种酶中任意两种或者三种复配使用。
[0018]优选的,酶制剂选用α
‑
淀粉酶、糖化酶、半纤维素酶按照1:1:1的质量比例复配。
[0019]优选的,酶解反应的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60℃、酶解pH5.5~6.5、用的酶的质量占苦杏仁粕质量的2.0~3.0%、酶解时间2.0~3.0h。
[0020]优选的,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解pH6.0、加酶量2.5%、酶解时间2.6h。
[0021]优选的,S4中,所述乳状液的冷冻条件为:于
‑
20℃、冷冻18h。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以苦杏仁为原料,采用冷榨结合水酶法对苦杏仁提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苦杏仁提油的工艺,使用该工艺对苦杏仁进行提油时,可以同时兼顾苦杏仁中的油脂和蛋白质的得率和品质,该工艺根据扬长避短、绿色高效的原则,将冷榨法和水酶法两种工艺的优点结合起来,低温压榨法在基本保持天然蛋白特性的基础上快速提取部分油脂,后续基于复合非蛋白酶的水酶法提取粕中残油,则可在极大程度上提取油脂的同时降低蛋白质变性度。
[0024]同时,在此提油工艺的基础上,为尽可能降低蛋白质变性度,从五种非蛋白酶中筛选三种酶作为复合酶。探究了酶解温度、酶解pH、加酶量、酶解时间对苦杏仁提油率的影响,然后运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参数,对比不同提油方法对苦杏仁蛋白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分布、结构特性、表面微观形态的影响。可以为拓宽苦杏仁产品的应用领域和推动苦杏仁资源的增值利用提供试验依据和技术参考。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提油工艺优化中不同非蛋白酶酶制剂对苦杏仁粕提油率的影响;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提油工艺优化中酶解温度(A)、酶解pH(B)、加酶量(C)和酶解时间(D)对苦杏仁粕提油率的影响;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提油工艺优化中酶解温度(A)与酶解pH(B)对苦杏仁粕总提油率的影响。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提油工艺优化中酶解温度(A)与加酶量(B)对苦杏仁粕
总提油率的影响。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提油工艺优化中酶解温度(A)与酶解时间(B)对苦杏仁粕总提油率的影响。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提油工艺优化中酶解pH(A)与加酶量(B)对苦杏仁粕总提油率的影响。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提油工艺优化中酶解pH(A)与酶解时间(B)对苦杏仁粕总提油率的影响。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提油工艺优化中加酶量(A)与酶解时间(B)对苦杏仁粕总提油率的影响。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不同提油方法的苦杏仁蛋白的SDS
‑
PAGE电泳图谱;1:未提油蛋白;2:冷榨法提油蛋白;3: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蛋白;M:Marker。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不同提油方法的苦杏仁蛋白红外光谱图(A)与荧光光谱图(B)。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苦杏仁不同提油方法的苦杏仁蛋白的冷场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苦杏仁脱皮处理;S2、冷榨法提油:将经脱皮处理后的苦杏仁预热至52℃~70℃,榨取粗油,离心、除杂,分别收集粗油和冷榨粕,粗油离心除杂取上层清油;S3、水酶法酶解:冷榨粕经干燥、粉碎后,装入酶反应器中,加去离子水,调节pH,加入酶制剂,进行酶解反应,酶解结束后冷却、离心,吸取并收集上层清油;所述酶制剂采用非蛋白酶复合酶;S4、乳化层破乳:将S3所得乳状液冷冻,解冻后破乳、离心,取上层清油,将其与S3中所得清油合并,得到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取的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苦杏仁脱皮处理方法如下:将苦杏仁放入沸水煮3~5min,捞出,控水,脱皮,烘干,烘干后从中挑选完好无损的苦杏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条件为:50℃烘干至水份≤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苦杏仁冷榨结合水酶法提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榨取粗油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良,武蕊,包晓玮,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