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边生成对抗网络的线扫描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超分辨率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双边生成对抗网络的线扫描图像超分辨率方法,适用于复杂成像环境的图像超分辨率场景。
技术介绍
[0002]图像超分辨率是指从退化的低分辨率图像中恢复高分辨率图像,该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处理、科学计算等许多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
[0003]传统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是基于插值的,比如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双三次插值等。但它无法充分建立从低分辨率图像到高分辨率图像的映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人尝试提出了有效的改进办法。基于重构模型的算法通过添加图像的先验知识作为约束,使得高分辨率图像重建中的病态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Rasti等人[1]提出了一种迭代反投影,通过模拟低分辨率图像和观察图像之间的差异获得高分辨率图像。Dong[2]等人提出了一种具有结构稀疏性的非局部低秩正则化方法。随着深度学习的迅速发展,不少学者利用深度学习来提高图像超分辨率的性能。Shi[3]等人提出了高效亚像素卷积网络,通过提取低分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边生成对抗网络的线扫描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多层卷积组成的去噪生成网络Gr和Gc;步骤2,构建与去噪网络相匹配的鉴别网络Dr和Dc;步骤3,构建编码
‑
解码器构成的融合生成网络Gf;步骤4,构建与融合生成网络相匹配的鉴别网络Df;步骤5,构建双边生成对抗网络G,将去噪生成网络Gr和Gc并行连接到融合生成网络Gf从而得到双边生成对抗网络G,其中鉴别网络Dr,Dc,Df分别与Gr,Gc,Gf保持对抗关系;步骤6,在步骤5得到的双边生成对抗网络G中输入线扫描图像R
in
,C
in
,输出不含噪声的图像Gr(R
in
)、Gc(C
in
)和最终输出的高分辨率图像SR。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边生成对抗网络的线扫描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噪生成网络Gr和Gc均包括8个3*3卷积层,前7个卷积层的通道数均为32,最后一个卷积层的通道数为1,每个卷积层后面都紧跟一个归一化层,每个归一化层后面都紧跟一个线性整流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边生成对抗网络的线扫描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别网络Dr和Dc均包括6个卷积层,每个卷积层的大小均为3*3,步长为1、2交替,通道数初始为64、64、128、128、256、256;每个卷积层后面均紧跟一个归一化层,每个归一化层后面都紧跟一个参数化线性整流层,最后的参数化线性整流层中,加入一个通道数为1024的全连接层、LeakyReLU层、通道数为1的全连接层,最终输出一个标量,该标量衡量了图像真假的概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边生成对抗网络的线扫描图像超分辨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编码器包括两条支路,每条支路包括dcn个反卷积层,dcn的大小为:dcn=log2(r)其中r为超分辨率的倍数;每个反卷积层后面紧跟一个归一化层,每个归一化层后面都紧跟一个线性整流层,每条支路的最后一个反卷积层后面的ReLU层则连接4个残差段,其中每个残差段包括2个残差基本块,残差基本块通过跳跃连接影响输出,它的输出公式可表示为:F1=ReLU(BN(f
3*3
(x)));F
out
=ReLU(BN(f
3*3
(F1))+x)其中,F
out
为残差基本块的输出,x为残差基本块的输入,f
3*3
表示3*3的卷积操作;在每个残差段之间引入融合模块,它能将两条支路的信息充分融合,它是双输入双输出结构,其输出公式为:y1=ReLU(BN(f
3*3
(concat(x1,x2))))y2=ReLU(BN(f
3*3
(x2)))其中x1,x2表示输入,concat表示在通道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