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装配式墙体,包括装配式结构的墙体主体,所述墙体主体左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拼接槽,且所述墙体主体右侧固定设置有一体化成型的拼接块;光伏板主体,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前侧外表面;推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内侧表面下端。该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装配式墙体,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太阳光照的角度通过液压伸缩杆来改变其角度,从而尽可能保持太阳光的直射,达到太阳能的最大利用率,并且光伏板主体与墙体主体之间可拆卸,方便进行维修和更换,同时利用风力带动转动扇叶转动,从而利用反光片反射阳光达到驱赶鸟类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装配式墙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墙体
,具体为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装配式墙体。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墙体是一种预制建筑,主要是利用模具将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浇筑成墙体的形状并固化,在需要使用时将浇筑好的墙体运输至工地上并依次极性拼装即可,该建筑由于现场施工难度低而可以缩短整体建筑工期,被广泛应用在如今的建筑中,而光伏板建筑一体化是指将光伏板与装配式墙体结合在一起。
[000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24781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光伏板的节能型装配式墙体,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右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墙体左侧定位柱的左侧贯穿至第二墙体右侧定位槽的内腔,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正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L型板,本技术通过第一墙体、定位槽、第二墙体、定位柱、放置盒、连接板、吸音槽、安装槽、L型板、紧固螺母、紧固螺栓、第一安装螺栓和太阳能光伏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墙体连接时稳定性较差,在装配后很容易造成松散的现象,且不能够对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降低了墙体环保性的问题
……
[0004]上述的墙体中,光伏板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外表面进行使用,而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太阳的高度不同而造成阳光直射角度改变,并且一天中太阳的照射角度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上述墙体外表面的光伏板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接收到太阳的直射,而大多数时间并非是直射,使得光伏板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降低;
[0005]并且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60074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晶硅光伏板与硅酸钙板结合的装配式轻型墙体,包括碳酸钙板体和晶硅光伏板体,所述碳酸钙板体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和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连接孔均与相对的安装槽相互连通,所述碳酸钙板体内开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碳酸钙板体的侧壁设有多个与相对的连接孔相匹配的连接机构,多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卡接机构,两个所述空腔内均设有压缩机构,所述碳酸钙板体的侧壁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延伸至两个空腔内并与其内部相互连通。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快速实现晶硅光伏板与硅酸钙板之间的快速连接,便于拆卸,且能够实现晶硅光伏板与硅酸钙板之间的密封连接,保证其保温效果
……
[0006]上述的墙体在使用时利用其外部的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使用,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但是光伏板要想使用必须位于室外没有遮挡的场所,在没有遮挡的场所会鸟类出没,鸟类在光伏板上排泄的粪便会污染并腐蚀损坏光伏板,从而缩短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装配式墙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光伏板角度固定而无法充分利用太阳能、鸟类的粪便影响光伏板整体使用寿命的问
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装配式墙体,包括装配式结构的墙体主体,所述墙体主体左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拼接槽,且所述墙体主体右侧固定设置有一体化成型的拼接块,还包括:
[0009]光伏板主体,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前侧外表面,所述光伏板主体用于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0010]推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内侧表面下端,所述推动杆用于推动所述光伏板主体转动;
[0011]清理喷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外表面上端,所述清理喷头整体设置为等间距均匀排列并竖直向下的喷头,且所述清理喷头设置为加压喷头结构;
[0012]储存气囊,固定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后侧外表面,所述储存气囊设置为弹性橡胶材质;
[0013]安装块,转动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后侧外表面上端,所述安装块用于对所述光伏板主体进行安装,且所述安装块内部开设有纵向贯穿的定位孔;
[0014]定位杆,纵向贯穿安装在所述定位孔内部,所述定位杆中部设置为与外螺纹结构,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孔之间组成滑动结构;
[0015]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内侧内部,所述蓄电池设置为高安全性的铅酸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光伏板主体之间利用导线电性连接;
[0016]流通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内部,所述流通管整体设置为蛇形弯折状结构,且所述流通管前后两端连通所述墙体主体外部,所述流通管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过滤空气的活性炭条,并且所述流通管底端外部固定安装有小型气泵,所述小型气泵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
[0017]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前侧外表面,所述转动轴关于所述墙体主体纵向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两根,且所述转动轴外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扇叶;
[0018]排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前侧外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排水管用于排出屋顶积攒的雨水。
[0019]优选的,所述墙体主体包括主墙体、外装饰板和固定铆钉,且所述外装饰板通过所述固定铆钉与所述主墙体之间组成拆卸安装结构,利用固定铆钉可以对外装饰板进行拆卸,从而方便进行运输。
[0020]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中间位置外部转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所述液压伸缩杆底端与外装饰板之间转动连接,利用液压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推动杆发生转动,从而利用推动杆带动光伏板主体发生转动而改变角度。
[0021]优选的,所述清理喷头通过与之贯穿安装连接软管与储存气囊之间组成连通结构,在光伏板向下转动时对储存气囊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储存气囊内部的空气通过连接软管从清理喷头中喷出,从而清理光伏板主体表面的灰尘。
[0022]优选的,所述安装块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杆之间的卡合结构与外装饰板之间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所述定位杆顶端外部同轴安装有从动锥齿轮,利用从动锥齿轮带动定位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定位杆向上移动脱离与定位孔之间的卡合固定。
[0023]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上端外部固定安装有呈凸出状结构的卡块,且所述卡块与从
动锥齿轮内侧开设的凹槽结构组成卡合结构,在卡块的作用使得从动锥齿轮可以带动定位杆转动,且定位杆可以相对于从动锥齿轮上下滑动。
[0024]优选的,所述从动锥齿轮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呈纵向排列的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顶端与外装饰板之间组成滑动结构。
[0025]优选的,所述从动锥齿轮侧面啮合连接有与外装饰板转动安装的主动锥齿轮,且所述主动锥齿轮侧面同轴固定安装有位于外装饰板外部的转动钮,利用转动钮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锥齿轮跟随转动。
[0026]优选的,所述转动扇叶外表面固定粘贴有反光片,且所述反光片设置为镜面材质,利用反光片反射太阳光而达到有效的驱鸟作用。
[0027]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底端外部同轴固定安装有敲击凸轮,且所述敲击凸轮顶端外表面与排水管外表面贴合,转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其下端的敲击凸轮同步转动。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装配式墙体,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装配式墙体,包括装配式结构的墙体主体(1),所述墙体主体(1)左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拼接槽(2),且所述墙体主体(1)右侧固定设置有一体化成型的拼接块(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板主体(4),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1)前侧外表面,所述光伏板主体(4)用于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推动杆(5),转动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4)内侧表面下端,所述推动杆(5)用于推动所述光伏板主体(4)转动;清理喷头(6),固定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4)外表面上端,所述清理喷头(6)整体设置为等间距均匀排列并竖直向下的喷头,且所述清理喷头(6)设置为加压喷头结构;储存气囊(7),固定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4)后侧外表面,所述储存气囊(7)设置为弹性橡胶材质;安装块(8),转动安装在所述光伏板主体(4)后侧外表面上端,所述安装块(8)用于对所述光伏板主体(4)进行安装,且所述安装块(8)内部开设有纵向贯穿的定位孔(9);定位杆(10),纵向贯穿安装在所述定位孔(9)内部,所述定位杆(10)中部设置为与外螺纹结构,且所述定位杆(10)与所述定位孔(9)之间组成滑动结构;蓄电池(11),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1)内侧内部,所述蓄电池(11)设置为高安全性的铅酸电池,且所述蓄电池(11)与所述光伏板主体(4)之间利用导线电性连接;流通管(12),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1)内部,所述流通管(12)整体设置为蛇形弯折状结构,且所述流通管(12)前后两端连通所述墙体主体(1)外部,所述流通管(12)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过滤空气的活性炭条(1201),并且所述流通管(12)底端外部固定安装有小型气泵(13),所述小型气泵(13)与所述蓄电池(11)之间电性连接;转动轴(14),转动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1)前侧外表面,所述转动轴(14)关于所述墙体主体(1)纵向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两根,且所述转动轴(14)外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扇叶(15);排水管(16),固定安装在所述墙体主体(1)前侧外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排水管(16)用于排出屋顶积攒的雨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