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73330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1
一种用于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及其装配方法,该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包括:行波管高频组件包括:芯管装置、位于所述芯管装置第一端的输入端盖、和套装在所述芯管装置上并交替布置的多个极靴和多个连接环,所述装配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沿纵向方向贯穿所述底座的定位槽,第一档板和第二挡板,以及调节装置。本发公开的装配模具能够同时保证组件的同心度、直线度、垂直度,且一致性较好,离散性小,同时装配模具和装配方法可以保证冷状态装配精度和热焊接装配精度的一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对不同外径尺寸行波管高频组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通用性。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真空器件产品高精度对中装配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真空器件的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研制用于电真空器件的高频段空间行波管时,电子注的通过率必须达到99%以上,电子注与高频场才能进行充分的能量交换,这就对电子注通道的同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行波管高频组件作为行波管的关键部件,其同心度、直线度和垂直度直接影响着电子注通道的同心度,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要求电子注通道的同心度小于0.03mm,甚至更高,如果行波管高频组件同心度变化0.01

0.02mm,电子注就会打到螺旋线上,影响行波管通过率,甚至影响行波管的可靠性。因此,提升行波管高频组件同心度、直线度和垂直度装配焊接精度就成了高频段大功率空间行波管可靠性的关键性问题。
[0003]为了实现行波管高频组件的准确对中,需要设计高精度对中装配模具。首先,对于电真空器件来说,任何油污、粉尘、有机物等的接触,都会造成行波管高频组件中的关键件的严重的污染,工作时真空度大幅度下降,影响整管产品性能,甚至导致整管产品报废。其次,行波管高频组件的对中装配要经历高温焊接过程,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装配焊接采用的是高频加热或炉中钎焊完成对中。对于炉中钎焊,在常温状态时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装配精度高,但是,在高温焊接状态下,因为炉温、模具材料、放置位置、模具及行波管高频组件体积、测温系统等等的影响,导致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装配焊接后同心度变差。最后,对中装配焊接后的行波管高频组件要同时保证组件的同心度、直线度和垂直度,否则,可能会影响产品电子注的通过率,最终影响产品性能的实现。
[0004]高频段大功率空间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装配焊接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对中装配焊接模具,一种是立式内对中装配焊接模具。两种方式都存在对中焊接之后同心度不一致且对中精度离散性比较大的缺陷。
[0005]对于上述第一种方式,内对中装配模具典型的装配形式是带有中心金属丝装配支架,通过控制穿过螺旋线的金属丝保证装配对中。内对中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中间金属丝与螺旋线的内径间隙太大(≥0.05mm),焊接后行波管高频组件同心度≥0.04mm,且焊接后行波管高频组件同心度精度离散性大,且不能同时保证直线度和垂直度,这种装配模具主要用于尺寸结构较大,对中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产品组件。而对于高频段小尺寸的结构,使用内对中装配模具对中操作越来越困难,对中精度也满足不了应用需求。
[0006]对于上述第二种方式,立式内对中装配模具典型的装配形式是通过立式模具装配,上下调节块与组件对中结构进行配合,装配模具通过上下对中块控制组件对中。竖直方向焊接模具主要问题为,焊接出的行波管高频组件同心度一致性差,约0.03

0.08mm,垂直度差,约0.02

0.1mm,而且焊接的离散性比较大,对于高频段小尺寸的结构仍然不能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及其装配方法,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行波管高频组件包括:芯管装置、位于芯管装置第一端的输入端盖、和套装在芯管装置上并交替布置的多个极靴和多个连接环,装配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形成沿纵向方向贯穿底座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横截面具有从上部开口至底部逐渐收缩的形状,定位槽用于放置行波管高频组件,并且定位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支撑极靴;第一档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定位槽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抵靠在第一挡板的内侧;以及调节装置,适用于与第二挡板协作以在纵向方向上挤压行波管高频组件,使每个极靴与定位槽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隙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且使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与第一挡板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第二预设距离。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装配模具还包括多个定位块,分别设置在输入端盖与输入端盖相邻的极靴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极靴之间。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调节装置包括:定位孔,形成在第二挡板上;缓冲块,设置于行波管高频组件与输入端盖相对的一端与第二挡板之间;以及调节部件,穿过定位孔抵靠在缓冲块上,以通过缓冲块调节行波管高频组件在定位槽中的姿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缓冲块为圆柱体,缓冲块的直径比极靴的外径小。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定位槽形成为V型槽,优选地,V型槽的平面度不超过0.015mm;V型槽的粗糙度不超过1.6;第一挡板的装配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015mm,粗糙度不超过1.6;第二挡板的装配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015mm,粗糙度不超过1.6;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V型槽底座的垂直度不大于0,015mm;以及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平行度不大于0.015mm。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预设距离为0.02mm,第二预设距离为0.02mm。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定位孔位于芯管装置的中心轴线上方0.2mm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装配模具装配行波管高频组件的方法,包括:在每个连接环两端的台阶部上附着焊料;将行波管高频组件放置于底座的定位槽中,使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与第一挡板的内侧贴合;操作调节装置,使每个极靴与定位槽面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隙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且使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与第一挡板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第二预设距离;以及固定调节装置,得到装配后的行波管高频组件,将装配后的行波管高频组件放入炉中进行炉中加热,使得焊料呈熔融状态以焊接连接环和极靴。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操作调节装置,使每个极靴与定位槽面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隙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且使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与第一挡板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的步骤包括:测量最小间隙和最大间隙;以及如果每个极靴与定位槽面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或者使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与第一挡板之间的最大间隙不小于第二预设距离,则再次调节调节装置,直到每个极靴与定位槽面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隙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且使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与第一挡板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第二预设距离。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将行波管高频组件放置于底座的定位槽中,使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与第一挡板的内侧贴合之后,分别将多个定位块插入在输入端盖与输入端盖相邻的极靴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极靴之间。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及其装配方法,通过在底座上形成沿纵向方向贯穿底座的定位槽,可以使定位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支撑行波管高频组件的极靴,从而使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通过调节调节装置使行波管高频组件的极靴与定位槽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行波管高频组件对中的装配模具,所述行波管高频组件包括:芯管装置、位于所述芯管装置第一端的输入端盖、和套装在所述芯管装置上并交替布置的多个极靴和多个连接环,所述装配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沿纵向方向贯穿所述底座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横截面具有从上部开口至底部逐渐收缩的形状,所述定位槽用于放置所述行波管高频组件,并且所述定位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支撑所述极靴;第一档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所述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抵靠在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以及调节装置,适用于与所述第二挡板协作以在所述纵向方向上挤压所述行波管高频组件,使每个所述极靴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隙小于第一预设距离,且使所述行波管高频组件的输入端盖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的最大间隙小于第二预设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模具,其中,还包括多个定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输入端盖与所述输入端盖相邻的极靴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极靴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模具,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定位孔,形成在所述第二挡板上;缓冲块,设置于所述行波管高频组件的与所述输入端盖相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以及调节部件,穿过所述定位孔抵靠在所述缓冲块上,以通过所述缓冲块调节所述行波管高频组件在所述定位槽中的姿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模具,其中,所述缓冲块为圆柱体,所述缓冲块的直径比所述极靴的外径小。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装配模具,其中,所述定位槽形成为V型槽,优选地,所述V型槽的平面度不超过0.015mm;所述V型槽的粗糙度不超过1.6;所述第一挡板的装配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015mm,粗糙度不超过1.6;所述第二挡板的装配面的平面度不超过0.015mm,粗糙度不超过1.6;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V型槽底座的垂直度不大于0.015mm;以及所述第一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察唐康淞藏海亮缪国兴王景田陈林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