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葫芦形气囊式堵漏器的内胆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13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葫芦形气囊式堵漏器的内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作葫芦状内胆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葫芦形气囊式堵漏器的内胆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体破口封堵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葫芦形气囊式堵漏器的内胆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受到爆炸物冲击或礁石碰撞时,船体会产生明显的破口,急需一种可适用于不同破口的柔性堵漏器材,在结构上堵漏器材具有外胆与内胆,外胆可起到塑形、防割防刺作用,内胆起到适应不同破口形状,两者组合可对破口进行快速有效封堵,规避船舶倾覆或沉没的风险。针对因船舶破口引起的海上险情,可采用柔性气囊式堵漏器,柔性气囊式堵漏器可对不同形状的船体破口进行有效适应,其柔性结构可根据接触的破口面发生相应的形变以有效封堵破口。而葫芦状柔性气囊式堵漏器除具备以上优点,还可起到封堵严实、防止水流冲击引起的外拽,葫芦状内胆作为葫芦状柔性气囊式堵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制备对于气囊式堵漏器材的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83734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种船用气囊式快速堵漏器,包括复合气囊、进气控制阀、气囊固定套管、操作手柄、微型高压储气钢瓶和导气支撑杆,所述复合气囊由内层密封囊体和外层高强度囊体构成薄壁双层复合结构。
[0003]目前针对气囊式堵漏器材内胆尚缺乏一种成熟有效的设计、制备工艺方法,尤其是气囊式堵漏器材葫芦状内胆模具设计与制备工艺,其对于整个气囊制作的质量优良程度非常关键。
[0004]传统的气囊式堵漏器主要为单层,材质采用橡胶或TPU,容易出现封堵作业时易扎破、自适应能力不强、变形能力弱等问题。常用的制备工艺方法是通过内压葫芦状内胆葫芦状内胆模具进行制造,葫芦状内胆葫芦状内胆模具体积较大,气囊延展性较差,无法在葫芦状内胆葫芦状内胆模具基础上有太大体积变化,气囊胶料一般采用手工涂抹,胶料风干凝固后形成气囊,生产质量无法控制。同时,气囊一般为球形、圆柱形、锥形,未考虑破口堵漏过程中气囊型线要求。堵漏气囊制作工艺方法操作不便,不适用于产品量产,通过手工涂抹的表面胶料也容易呈现出非均匀分布的情况,对控制制备工艺的成本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不利的缺陷对于船体破口气囊内胆的制作带来了很多制约。因此,需要一种可对破口气囊内胆进行准确、高效、可靠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船用葫芦形气囊式堵漏器的内胆制备方法,葫芦状内胆模具采用分瓣设计,实现内胆在较小的葫芦状内胆尺寸下具备较大的延展空间,且花瓣式内胆能实现封堵作业前较好地折叠。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葫芦形气囊式堵漏器的内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作葫芦状内胆模具

葫芦状内胆模具涂胶预处理

风干

涂覆胶料

烘干

脱模

得到内胆成品,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0007]步骤一、制作葫芦状内胆模具
[0008](1)确定葫芦状内胆模具基本形状,葫芦状内胆模具包括收腰直径、葫芦大头最大直径、葫芦小头最大直径,制成具有型线特征的葫芦状内胆模具;
[0009](2)葫芦状内胆模具采用花瓣式的分瓣结构;
[0010]步骤二、葫芦状内胆模具安装于吊车;
[0011]步骤三、涂胶预处理
[0012](1)调制助料凝固剂:助料凝固剂包括氯化钙和陶土,重量百分比按照氯化钙占40%,陶土占60%进行混和;
[0013](2)将葫芦状内胆模具浸置在80℃

100℃的水槽中,对葫芦状内胆模具进行预加热,控制加热时间在10min左右;
[0014](3)将加热后的葫芦状内胆模具浸置于含有助料凝固剂的料槽中,浸置15

20min后,将涂满助料凝固剂的葫芦状内胆模具悬置于吊车上,利用电机控制其逆时针摆动60
°
,然后回到底部朝下的原位后再顺时针摆动60
°
,以此进行往复操作。完成三次往复操作后,使其逆时针摆动180
°
,此时模具底部朝上,利用电机控制其顺时针摆动60
°
,然后回到底部朝上的原位后,进行逆时针摆动60
°
,以此进行往复操作,完成三次往复操作后,呈糨糊状的助料凝固剂均匀涂覆,完成涂胶预处理;
[0015]步骤四、进行涂胶
[0016](1)升降操作:将葫芦状内胆模具逐渐浸置于胶料池中,再从胶料池中抬升出来;
[0017](2)旋转操作:葫芦状内胆模具的吊板首先进行顺时针旋转,逐渐缓慢旋转180度后,停留5

10秒;
[0018]步骤五、涂胶后处理
[0019]移出胶料池,将模具支架车推至悬置的葫芦状内胆下方,将悬置的内胆转移到模具支架车上,自然风干0.5h左右,推动模具支架车进入烘干箱,烘干2

3h和加热温度为70℃

80℃,烘干后,推动模具支架车撤出烘干箱;
[0020]步骤六、脱模处理
[0021]将每个葫芦状内胆模具分别从模具支架车上拆下,将其大头朝上小头朝下间距置于固定支架上,自顶部大头位置浇冷水降温,采用手工方式,从气囊内胆小头上端口处由下往上地逐步剥离,直至内胆完全脱离葫芦状内胆模具,完成脱模处理,可得内胆成品。
[0022]进一步地,步骤一所述葫芦状内胆模具的端口设有锥度。
[0023]进一步地,步骤一所述葫芦状内胆模具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
[0024]进一步地,步骤二所述葫芦状内胆模具支架车上的吊板能同时安装多个葫芦状内胆模具。
[0025]进一步地,步骤四所述葫芦状内胆模具表面的涂胶液体从大体积液滴转为小体积液滴的滴胶速度为每分钟不超过6~8滴时,再进行旋转操作。
[0026]有益效果:船用气囊式堵漏器葫芦型内胆制备工艺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减小了葫芦状内胆模具周向尺寸和节约葫芦状内胆模具材料,葫芦状内胆模具采用分瓣设计,实现内胆在较小的葫芦状内胆模具尺寸下具备较大的延展空间,且花瓣式内胆能实现封堵作业前较好地折叠。(2)该方法简单、精确,内胆制作方便。采用吊车、胶料池与导轨相互配合的设计工艺,便于进行内胆涂胶制备的批量操作与流程化处理。采用电机、减速器与涂胶吊
车配合匀料,保证了涂料均匀精度。(3)该方法采用一体化工艺流程与通用化技术方案,使得内胆的制备简单快速、低成本,且该技术方案不局限于葫芦状内胆制备,可推广至其他形状的内胆制备。内胆一般采用弹塑性较好的乳胶材料进行生产制造,该方法实现了从葫芦状内胆模具设计到浸料、匀料、烘干、脱模等一体化制备工艺。同时,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型线复杂的葫芦状内胆设计制造,可推广至其他形式的内胆制备。
附图说明
[0027]图1葫芦型气囊葫芦状内胆葫芦状内胆葫芦状内胆模具图;
[0028]图2葫芦状内胆葫芦状内胆模具支架车图;
[0029]图3是涂胶预处理示意图;
[0030]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葫芦形气囊式堵漏器的内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作葫芦状内胆模具

葫芦状内胆模具涂胶预处理

风干

涂覆胶料

烘干

脱模

得到内胆成品,具体制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制作葫芦状内胆模具(1)确定葫芦状内胆模具基本形状,葫芦状内胆模具包括收腰直径、葫芦大头最大直径、葫芦小头最大直径,制成具有型线特征的葫芦状内胆模具;(2)葫芦状内胆模具采用花瓣式的分瓣结构;步骤二、葫芦状内胆模具安装于吊车;步骤三、涂胶预处理(1)调制助料凝固剂:助料凝固剂包括氯化钙和陶土,重量百分比按照氯化钙占40%,陶土占60%进行混和;(2)将葫芦状内胆模具浸置在80℃

100℃的水槽中,对葫芦状内胆模具进行预加热,控制加热时间在10min左右;(3)将加热后的葫芦状内胆模具浸置于含有助料凝固剂的料槽中,浸置15

20min。将涂满助料凝固剂的葫芦状内胆模具悬置于吊车上,利用电机控制其逆时针摆动60
°
,然后回到底部朝下的原位后再顺时针摆动60
°
,以此进行往复操作;完成三次往复操作后,使其逆时针摆动180
°
,此时模具底部朝上,利用电机控制其顺时针摆动60
°
,然后回到底部朝上的原位后,进行逆时针摆动60
°
,以此进行往复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堂何振鹏杨雪峰汪正西刘明远姚连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