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直流电缆行波测距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故障线路测距
,尤其涉及一种海上直流电缆行波测距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上风电作为新能源发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资源条件稳定、距离负荷中心较近等优势,近年来成为世界各国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当海上风电的离岸距离超过70km甚至更远时,由于海底电缆存在对地电容作用,风场内网无功充电电流及过电压问题将不可忽视,采用高压交流输电将不能满足大容量、远距离海上风电输送的需求。因此,大型风电场传输并网应当采用高压直流输电的方式,目前,中国已建设并投运额定容量为1100MW,额定电压等级
±
400kV如东海上风电送出工程。海上风电采用直流电缆输电,相较于架空线,电缆的故障更加隐蔽,检修耗时更长。所以,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如何能够实现快速和精确的故障测距以缩短检修时间、减少停电损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0003]目前,广泛采用的故障测距方法是行波测距法,包括单端法和双端法。无论是单端法还是双端法都采用线路平均波速度进行计算,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直流电缆行波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利用电缆实验记录各分段上波速度、波的传播时间和平均波速:v
i
、t
i
(i=1,2
…
n)和S201.若发生故障,则两端测量点检测初始故障行波到达时刻,初始故障行波到达线路始端的时刻为t
b
,初始故障行波到达线路末端的时刻为t
e
;S301.不考虑若利用波速度平均值进行测距,得到的初步测距结果为l
1(0)
和l
2(0)
,其中l
1(0)
为故障与线路始端的初步测距结果,l
2(0)
为故障与线路末端的初步测距结果;S401.对S301得到的初步测距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测距结果为l
1*
和l
2*
,其中,l
1*
为故障与线路始端的最终测距结果,l
2*
为故障与线路末端的最终测距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直流电缆行波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S101的具体内容为:电缆线路起始端为0号点,末端为n号点。电缆单位长度为l,电缆共有n分段,电缆总长为L=nl;在0号点与1号点之间的单位长度线路上,波速度记为v1,传播时间记为t1,同理,对于i号点与i
‑
1号点之间的线路,其波速度记为v
i
,传播时间记为t
i
,所以在n
‑
1号点与n号点之间的单位长度线路上,波速度记为v
n
,传播时间记为t
n
;平均波速度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直流电缆行波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行波从0号点线路始端传递到n号点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业,任旭超,黄海东,崔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