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器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65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能器充气装置,涉及蓄能器充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均设在蓄能器靠近地面一侧的连接组件和充气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路、观察部和三通接头,第一连接管路分别与蓄能器和三通接头第一端连接,三通接头第二端与观察部连接,观察部用于观察蓄能器内气体压力数值,充气组件分别与氮气瓶和三通接头连接,用于调节气体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蓄能器充气装置,利用连接组件连接充气组件和蓄能器,使得工作人员在靠近地面一侧件调节蓄能器内气体压力,减少工作人员在爬高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提升工作效率;在连接组件中设置观察部便于观察蓄能器内气体压力的数值,通过冗余设计确保获取蓄能器内气体压力数值的准确性。值的准确性。值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能器充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蓄能器充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蓄能器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在液压系统中起着储存能量、稳定压力、吸收压力脉动及冲击力等作用。蓄能器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能量时,蓄能器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而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蓄能器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
[0003]蓄能器中的工作介质为氮气和石油基液压油,现有的蓄能器内部空间由皮囊将氮气和透平油自然分成两个部分,囊内填充氮气,而囊外填充透平油,具体工作过程为当油泵通过压力将透平油压入蓄能器筒体内时,皮囊内的气体由于压力增加而受压收缩从而体积减少,透平油则占据更多空间,从而达到逐渐吸收介质储存压力的目的,当润滑油系统工作压力降低需要补充油量从而提高压力时,则蓄能器将透平油排出,使系统能量得到补偿,从而维持系统压力稳定来保证机组平稳运行。
[0004]现有技术中,蓄能器充气接口位置一般在筒体的最顶端,如图1所示,工作现场的充气接口以及检测压力表距离地面高度至少3米以上,用户必须要通过攀登爬梯才对蓄能器进行充气以及观察压力表读数等操作,这样的操作过程不仅繁琐、耗时耗力,甚至在用户登高的过程中诱发安全事故。因此,一种操作简单且安全的蓄能器充气装置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能器充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登高才能对蓄能器进行充气以及观察压力表读数等操作,进而产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能器充气装置,包括:
[0007]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蓄能器靠近地面一侧,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路、观察部和三通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一端与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路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观察部连接,所述观察部用于观察所述蓄能器内气体压力的数值;
[0008]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与所述连接组件距地面同一高度上,所述充气组件一端与氮气瓶连接,所述充气组件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充气组件用于调节所述蓄能器内气体压力。
[0009]可选的,所述蓄能器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固定所述观察部和所述充气组件,所述连接板距离地面1.4m。
[0010]可选的,所述观察部包括调节阀门、第一检测压力表和第一调节手轮,所述调节阀门的第一端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调节阀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压力表
连接,所述调节阀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手轮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阀门、第二调节手轮、第二检测压力表和第二连接管路,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手轮和所述第二检测压力表均与所述充气阀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氮气瓶连接,所述充气阀门连接在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气源接头,所述第一气源接头与所述充气阀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气源接头,所述第二气源接头与所述氮气瓶的充气接口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充气阀门上还设置有螺塞,所述螺塞用于释放所述蓄能器内的气体。
[0014]可选的,所述充气阀门与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端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管路,所述第三连接管路呈直角。
[0015]可选的,所述充气阀门上设置有螺纹卡套接头,所述螺纹卡套接头依次通过卡套转换接头和卡套接头与所述第三连接管路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路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折弯段,其中与所述蓄能器连接的所述折弯段垂直于地面设置。
[0017]可选的,所述蓄能器的顶端设置有蓄能器充气接口,所述蓄能器充气接口通过卡套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连接。
[0018]本技术提供的蓄能器充气装置,通过在蓄能器靠近地面一侧设置连接组件,并利用连接组件连接充气组件和蓄能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靠近地面一侧便可利用充气组件调节蓄能器内气体压力,避免工作人员需要单独设置爬梯在蓄能器顶部对蓄能器进行充气以及观察压力表读数,减少工作人员在爬高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提升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并且在连接组件中设置观察部使得工作人员方便观察蓄能器内气体压力的数值,与充气组件配合使用,通过冗余设计确保获取蓄能器内气体压力数值的准确性。
[0019]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充气工具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蓄能器充气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蓄能器充气装置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蓄能器充气装置中充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充气组件;101、充气阀门;102、第二调节手轮;103、第二检测压力表;104、第二连接管路;105、第一气源接头;106、第二气源接头;107、螺塞;108、有螺纹卡套接头;
[0028]2、连接组件;201、第一连接管路;202、三通接头;203、调节阀门;204、第一检测压
力表;205、第一调节手轮;206、第三连接管路;207、卡套转换接头;208、卡套接头;
[0029]3、蓄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设置在蓄能器(3)靠近地面一侧,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管路(201)、观察部和三通接头(202),所述第一连接管路(201)一端与所述蓄能器(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路(201)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接头(2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202)的第二端与所述观察部连接,所述观察部用于观察所述蓄能器(3)内气体压力的数值;充气组件(1),所述充气组件(1)设置在与所述连接组件(2)距地面同一高度上,所述充气组件(1)一端与氮气瓶连接,所述充气组件(1)另一端与所述三通接头(20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充气组件(1)用于调节所述蓄能器(3)内气体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3)靠近地面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固定所述观察部和所述充气组件(1),所述连接板距离地面1.4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部包括调节阀门(203)、第一检测压力表(204)和第一调节手轮(205),所述调节阀门(203)的第一端与所述三通接头(20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调节阀门(2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压力表(204)连接,所述调节阀门(203)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手轮(20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1)包括充气阀门(101)、第二调节手轮(102)、第二检测压力表(103)和第二连接管路(104),所述第二连接管路(104)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恩启刘皓支博高尚王玉玺周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鼓风机集团辅机成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