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63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涉及露天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在采煤区执行采煤作业的同时,在倒堆区执行平整作业以平整出用于拉斗铲行走的工作平台,其中,采煤区与倒堆区相邻,且两者的交汇处为中线;在倒堆区执行倒堆作业的过程中,拉斗铲在工作平台上推进行走执行倒堆作业以在排土场与倒堆区之间形成工作通道,之后拉斗铲通过在工作通道的推进行走完成倒堆区的倒堆作业。该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减轻了拉斗铲后期移动岩土的工作量,减少了拉斗铲的行走频率,提高了拉斗铲的作业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斗铲在在移动剥离的岩土过程中因频繁行走造成的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频繁行走造成的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频繁行走造成的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露天开采
,具体地,涉及一种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拉斗铲倒堆工艺在诸多露天煤矿的作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上采用拉斗铲进行倒堆工艺的露天煤矿产量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0%~60%。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系统内设备少,集采



排为一体、系统整体可靠性高;系统关键设备拉斗铲仅靠电力驱动完成采



排作业,不消耗燃油,生产成本仅为其他工艺的50%~60%;设备生产能力大,生产效率超过其他工艺40%~60%;当对中等硬度以上岩石剥离时,拉斗铲倒堆工艺可结合抛掷爆破,将30%~65%的剥离物抛掷至采空区,进一步降低剥离费用30%以上。但拉斗铲因体积庞大、造价高昂、移动缓慢等缺点也影响了拉斗铲的推广使用,特别是拉斗铲移动缓慢极大的影响了拉斗铲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抛掷爆破爆宽长、效果差时会造成二次倒堆量过大,即先将倒堆剥离的岩土堆放至排土场与倒堆区的交界处,之后再通过拉斗铲将岩土从交界处移动至排土场的更内侧,在抛掷爆破爆宽长、效果差的情况下,拉斗铲再次移动岩土时增加了行走频率,而拉斗铲行动缓慢,频繁移动势必影响拉斗铲的作业效率,也增加了作业成本。因此,亟需一种方法作业方法以克服上述至少一种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斗铲在在移动剥离的岩土过程中因频繁行走造成的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包括:
[0005]在采煤区执行采煤作业的同时,在倒堆区执行平整作业以平整出用于拉斗铲行走的工作平台,其中,采煤区与倒堆区相邻,且两者的交汇处为中线;
[0006]在倒堆区执行倒堆作业的过程中,拉斗铲在工作平台上推进行走执行倒堆作业以在排土场与倒堆区之间形成工作通道,之后拉斗铲通过在所述工作通道的推进行走完成所述倒堆区的倒堆作业。
[0007]具体地,在采煤区执行采煤作业的同时,在倒堆区执行平整作业以在倒堆区平整出用于拉斗铲行走的工作平台,包括:
[0008]通过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区的采煤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执行采煤作业,完成采煤作业后,形成新的倒堆区;
[0009]通过多组辅助设置自中线开始向倒堆远端推进以在倒堆区执行平整作业,完成平整作业后在倒堆区形成工作平台。
[0010]具体地,通过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区的采煤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执行采煤作业,包括:
[0011]通过多组采煤设备在所述采煤区分层执行采煤作业。
[0012]具体地,还包括:在执行采煤作业的同时,在所述采煤区的采煤高台阶执行用于抛掷爆破作业的预备穿孔作业以及装药作业。
[0013]具体地,新的倒堆区通过在所述采煤区的采煤高台阶执行抛掷爆破作业形成;其中,在多组采煤设备在所述采煤区完成采煤作业后且所述拉斗铲完成所述倒堆区的作业前,执行所述抛掷爆破。
[0014]具体地,还包括:完成抛掷爆破后,操控多组辅助设备经工作通道自中线处向新的倒堆区的倒堆远端推进以在新的倒堆区执行平整作业。
[0015]具体地,在倒堆区执行倒堆作业的过程中,形成用于拉斗铲在执行倒堆作业的过程中推进行走的工作通道,拉斗铲通过在所述工作平台和所述工作通道的推进行走完成所述倒堆区的倒堆作业,包括:
[0016]将倒堆区划分为上倒堆单元和下倒堆单元,所述上倒堆单元邻接倒堆高台阶一侧设置;
[0017]操作所述拉斗铲移动至所述工作平台,自中线起在所述下倒堆单元内向倒堆远端推进行走,以执行所述上倒堆单元的倒堆作业,并将倒堆作业过程中剥离自所述上倒堆单元的岩土堆放至所述排土场,在所述排土场与所述倒堆区之间形成工作通道,完成所述上倒堆单元的倒堆作业后,工作平台与工作通道在倒堆远端连通;
[0018]操作所述拉斗铲移动至所述工作通道,沿所述工作通道自所述倒堆远端向所述中线方向推进,以执行下倒堆单元的倒堆作业;
[0019]完成所述下倒堆单元的倒堆作业后在倒堆区形成新的采煤区。
[0020]具体地,工作平台与工作通道在倒堆远端连通,包括:
[0021]通过辅助设备在倒堆远端连通所述工作平台与所述工作通道。
[0022]具体地,还包括:在所述采煤区执行采煤作业之前,通过所述拉斗铲在所述采煤区执行倒堆作业以揭露出所述采煤区的原煤。
[0023]具体地,所述拉斗铲在所述采煤区执行倒堆作业的同时,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区的采煤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执行采煤作业。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在采煤区执行采煤作业的同时在倒堆区平整出以供拉斗铲执行倒堆作业时行走的工作平台,方便后续拉斗铲在倒堆区执行倒堆作业时推进行走,拉斗铲先在工作平台上推进完成倒堆区部分区域的倒堆作业同时在排土场与倒堆区之间形成工作通道,拉斗铲通过在工作通道的推进完成倒堆区的倒堆作业,通过在工作通道推进行走,缩短了拉斗铲与排土场之间的距离,方便拉斗铲在工作通道上推进执行倒堆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将剥离自倒堆区的岩土直接堆放至排土场的更深处,从而减轻了拉斗铲后期移动岩土的工作量,减少了拉斗铲的行走频率,提高了拉斗铲的作业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斗铲在在移动剥离的岩土过程中因频繁行走造成的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
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中采煤设备在采煤区采煤同时拉斗铲在倒堆区倒堆时的采场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拉斗铲和采煤设备作业一段时间后的采场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中拉斗铲在下倒堆单元执行倒堆作业至尾声的采场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中采煤设备在新的采煤区采煤同时拉斗铲在新的倒堆区倒堆时的采场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中拉斗铲和采煤设备作业一段时间后的采场示意图;
[0032]图6是图4中拉斗铲在下倒堆单元执行倒堆作业至尾声的采场示意图;
[0033]图7是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中拉斗铲在倒堆区和采煤区之间的行走路线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
排土场;2

采煤区;3

采煤设备;4

原煤;5

采煤高台阶;6

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采煤区执行采煤作业的同时,在倒堆区执行平整作业以平整出用于拉斗铲行走的工作平台,其中,采煤区与倒堆区相邻,且两者的交汇处为中线;在倒堆区执行倒堆作业的过程中,拉斗铲在工作平台上推进行走执行倒堆作业以在排土场与倒堆区之间形成工作通道,之后拉斗铲通过在所述工作通道的推进行走完成所述倒堆区的倒堆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煤区执行采煤作业的同时,在倒堆区执行平整作业以在倒堆区平整出用于拉斗铲行走的工作平台,包括:通过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区的采煤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执行采煤作业,完成采煤作业后,形成新的倒堆区;通过多组辅助设置自中线开始向倒堆远端推进以在倒堆区执行平整作业,完成平整作业后在倒堆区形成工作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区的采煤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执行采煤作业,包括:通过多组采煤设备在所述采煤区分层执行采煤作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执行采煤作业的同时,在所述采煤区的采煤高台阶执行用于抛掷爆破作业的预备穿孔作业以及装药作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新的倒堆区通过在所述采煤区的采煤高台阶执行抛掷爆破作业形成;其中,在多组采煤设备在所述采煤区完成采煤作业后且所述拉斗铲完成所述倒堆区的作业前,执行所述抛掷爆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斗铲双工作面往返走行倒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