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及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478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7
本技术涉及铁路路基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及防水系统,包括铁路路堤和贯穿该铁路路堤的过水涵洞,铁路路堤内设置有路堤防水层和布置于该路堤防水层上侧的能够允许水体通过的路堤排水层,过水涵洞的高度高于路堤防水层的高度。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的多重排水系统能够应对不同降雨条件,进行排水:在降雨量较小时,冲沟地段内的雨水可通过过水涵洞排出;当降雨量增大时,冲沟地段内雨水水位将高于路堤防水层,此时可通过路堤排水层和过水涵洞共同进行排水,加快了排水效率,从而减小路堤两侧的渗透压力,快速卸载上游水压,避免降雨积水对铁路路堤的侵蚀,进而保障了铁路线路运营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路堤排水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


技术介绍

1、铁路路堤是承受本身的岩土自重并传递轨道重力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的结构,是轨道的基础,是保证列车运行的重要建筑物,是整个铁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路堤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复杂的自然地质和地貌条件,冲沟地段就是其中之一,冲沟是经过多年自然形成的汇集上游雨水及向下游排水的狭窄通道。

2、现阶段,既有技术在冲沟地段填方形成的铁路路堤对于雨水的通过、排出主要是设置排水涵洞。

3、申请号201920633394.2的专利文献(冲沟地段防渗路堤结构),公开了一种冲沟地段防渗路堤结构,具体地,包括路堤、过水涵洞和设置于过水涵洞迎水侧的防水复合结构层,过水涵洞贯穿路堤下方的路基,过水涵洞的水流方向与冲沟水流方向一致,防水复合结构层铺设于过水涵洞迎水侧边坡坡面上及冲沟内壁上。

4、上述专利文献中,该路堤结构在过水涵洞的迎水侧设置了防水复合结构层,虽然可以保护路堤防止雨水入渗,但上游的水体介质只能由过水涵洞通过,这对于一般降雨条件时尚能满足排水要求,而当降雨量增大时可能就会出现无法满足排水的情况,从而出现路堤上下游两侧水头压力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从而对路堤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该路堤结构主要在地面以上进行了防水,而对地面以下未设置相关防水措施,雨水下渗后依然有可能会对路堤产生安全隐患,如产生不均匀沉降等危害线路的正常运营。


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排水通道单一问题,提供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该多重排水系统具有多个排水通道;

2、另一方面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水体渗入铁路路堤地面以下,进而影响铁路路堤的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该多重排水系统从多方面构冲沟地段建铁路路堤的防水系统。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包括铁路路堤和贯穿该铁路路堤的过水涵洞,铁路路堤内设置有路堤防水层和布置于该路堤防水层上侧的能够允许水体通过的路堤排水层,过水涵洞的高度高于路堤防水层的高度。

4、在一些实施例中,路堤排水层包括多层加筋网箱排水层,其中,加筋网箱排水层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顺序依次整齐码放的金属网箱、预装于金属网箱中的煤矸石以及用于返包金属网箱加筋的单向土工格栅。

5、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向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120kn/m。

6、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筋网箱排水层还包括u型钉,金属网箱在铅垂方向上错缝堆叠,相邻的加筋网箱排水层通过u型钉固定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路堤防水层的高度为过水涵洞的高度的1/2-2/3。

8、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能够应对不同降雨条件,进行排水:在降雨量较小时,冲沟地段内的雨水可通过过水涵洞排出,由于过水涵洞的高度高于路堤防水层的高度,因此,冲沟地段内积聚的雨水水位高度不超过路堤防水层高度时,可以保证过水涵洞内的雨水在过水涵洞内全部长度上具有自由水面,避免了路堤上下游水头压力上升过快;更为重要的是,本技术的多重排水系统在路堤防水层上侧设置了路堤排水层,在降雨量较大,导致冲沟地段内雨水水位高于路堤防水层,此时可通过路堤排水层和过水涵洞共同进行排水,加快了排水效率,从而减小路堤两侧的渗透压力,快速卸载上游水压,避免降雨积水对铁路路堤的侵蚀,进而保障了铁路线路运营的安全稳定。

9、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包括上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设置于铁路路堤两侧的冲沟翼墙、用于防止地下水体渗入铁路路堤的地下土体的地下防水结构、用于防止地面水体渗入铁路路堤的地下土体的地面第一防水层以及用于防止路堤排水层中的水体渗入路堤防水层的地面第二防水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地下防水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过水涵洞上游段和过水涵洞下游段的地面以下的防水隔离地下墙,并且防水隔离地下墙表层铺设有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800g/m2,厚度不小于0.5mm的第一复合土工膜。

11、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隔离地下墙延伸至地表以下的高度不小于1m,厚度不小于0.1m,长度不小于所处冲沟的地面宽度,并且距过水涵洞的洞口距离不小于1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面第一防水层包括铺设于路堤防水层、过水涵洞上游段、冲沟翼墙、过水涵洞下游段的表层及过水涵洞的内壁的第二复合土工膜;其中,第二复合土工膜的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800g/m2,厚度不小于0.5mm。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面第二防水层包括铺设于路堤排水层的底部以及两侧的第三复合土工膜,其中第三复合土工膜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600g/m2,厚度不小于0.3mm。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能够从多个方面构建防水系统:首先是设置地下防水结构,地下防水结构能够防止地下的水体渗入铁路路堤的地下土体内,造成铁路路堤土体的破坏,进而影响铁路路堤运行的稳定性;其次是设置地面第一防水层,能够防止地面水体渗入铁路路堤内部,进而影响铁路路堤的安全运行,而且还能够使得水体的流动方向统一且通过过水涵洞排出;最后在路堤排水层中设置地面第二防水层,能够防止水体通过路堤排水层时向下渗入路堤防水层,导致铁路路堤灾害,影响铁路安全行车。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从三个方面构建防水系统,多方位地防止水体进入铁路路堤内部,进而保障铁路线路运营的安全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路路堤(1)和贯穿该铁路路堤(1)的过水涵洞(2),所述铁路路堤(1)内设置有路堤防水层(11)和布置于该路堤防水层(11)上侧的能够允许水体通过的路堤排水层(12),所述过水涵洞(2)的高度高于所述路堤防水层(11)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堤排水层(12)包括多层加筋网箱排水层(14),其中,所述加筋网箱排水层(14)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顺序依次整齐码放的金属网箱(143)、预装于所述金属网箱(143)中的煤矸石(144)以及用于返包所述金属网箱(143)加筋的单向土工格栅(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土工格栅(142)抗拉强度不小于120k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网箱排水层(14)还包括U型钉(141),所述金属网箱(143)在铅垂方向上错缝堆叠,相邻的加筋网箱排水层(14)通过U型钉(141)固定连接。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堤防水层(11)的高度为所述过水涵洞(2)的高度的1/2-2/3。

6.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的所述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设置于所述铁路路堤(1)两侧的冲沟翼墙(5)、用于防止地下水体渗入所述铁路路堤(1)的地下土体的地下防水结构、用于防止地面水体渗入所述铁路路堤(1)的地下土体的地面第一防水层以及用于防止所述路堤排水层(12)中的水体渗入所述路堤防水层(11)的地面第二防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防水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过水涵洞上游段(3)和过水涵洞下游段(6)的地面以下的防水隔离地下墙(4),并且所述防水隔离地下墙(4)表层铺设有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800g/m2,厚度不小于0.5mm的第一复合土工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隔离地下墙(4)延伸至地表以下的高度不小于1m,厚度不小于0.1m,长度不小于所处冲沟的地面宽度,并且距所述过水涵洞(2)的洞口距离不小于1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第一防水层包括铺设于所述路堤防水层(11)、所述过水涵洞上游段(3)、所述冲沟翼墙(5)、所述过水涵洞下游段(6)的表层及所述过水涵洞(2)的内壁的第二复合土工膜;其中,所述第二复合土工膜的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800g/m2,厚度不小于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第二防水层包括铺设于所述路堤排水层(12)的底部以及两侧的第三复合土工膜(13),其中所述第三复合土工膜(13)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600g/m2,厚度不小于0.3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路路堤(1)和贯穿该铁路路堤(1)的过水涵洞(2),所述铁路路堤(1)内设置有路堤防水层(11)和布置于该路堤防水层(11)上侧的能够允许水体通过的路堤排水层(12),所述过水涵洞(2)的高度高于所述路堤防水层(11)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堤排水层(12)包括多层加筋网箱排水层(14),其中,所述加筋网箱排水层(14)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顺序依次整齐码放的金属网箱(143)、预装于所述金属网箱(143)中的煤矸石(144)以及用于返包所述金属网箱(143)加筋的单向土工格栅(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土工格栅(142)抗拉强度不小于120k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网箱排水层(14)还包括u型钉(141),所述金属网箱(143)在铅垂方向上错缝堆叠,相邻的加筋网箱排水层(14)通过u型钉(14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堤防水层(11)的高度为所述过水涵洞(2)的高度的1/2-2/3。

6.一种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的所述冲沟地段铁路路堤的多重排水系统、设置于所述铁路路堤(1)两侧的冲沟翼墙(5)、用于防止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秀强左政李会强王炜王茂龙杨广庆李彬张保吴德山卫玉花李长安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