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44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涉及露天开采技术领域,该作业方法包括:S1)通过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区的采煤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采煤,通过拉斗铲自倒堆区的倒堆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倒堆以剥离倒堆区的岩土;在倒堆作业执行过程中,在排土场与倒堆区之间形成供拉斗铲行走的预留行走通道;S2)在完成采煤区的采煤作业后,形成新的倒堆区,拉斗铲通过预留行走通道进入新的倒堆区。该作业方法,缩短了拉斗铲转移至新的倒堆区的移动距离,节省了拉斗铲的走行时间,提高了拉斗铲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因拉斗铲转移至新的倒堆区所行走的距离过长而导致的开采效率低下的问题。下的问题。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露天开采
,具体地,涉及一种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拉斗铲线性尺寸庞大,其作业半径一般达100m,拉斗铲作业能力大(年剥离能力约为2000~3000万m3)、作业高效(高于4000m3/h)、作业成本低廉(4~7元/m3)、绿色环保等特点,使得拉斗铲在国内外露天煤矿开采的倒堆工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上采用拉斗铲进行倒堆工艺的露天煤矿产量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0%~60%。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系统内设备少,拉斗铲集采



排为一体、系统整体可靠性高;系统关键设备拉斗铲仅靠电力驱动完成采



排作业,不消耗燃油,生产成本仅为单斗

卡车工艺的50%~60%;设备生产能力大,生产效率超过单斗

卡车工艺的40%~60%;当对中等硬度以上岩石剥离时,拉斗铲倒堆工艺可结合抛掷爆破,将30%~65%的剥离物直接抛至采空区,进一步降低剥离费用30%以上。但拉斗铲自重大,通常自重达到6000t以上,使得拉斗铲移动极为缓慢,约210m/h,这样拉斗铲不适宜长期移动,且拉斗铲对倒堆作业面要求极为苛刻,作业前需要预先平整拉斗铲工作面。在工作线总长一定、年推进度一定的开采情况下,通常抛掷爆破后爆堆上层物料由单斗

卡车辅助作业,拉斗铲单位推进距离内可挖掘岩土量将会急剧减少,此时,拉斗铲就需要在工作面频繁的进行移动走行,且拉斗铲在与采煤设备进行作业区互换时需绕行排土场,但拉斗铲作为移动缓慢的特大型挖掘设备,无论是在倒堆区的频繁移动或者是在与采煤设备互换作业区时都加大了它的行走距离,拉斗铲的频繁行走必然导致有效作业时间减少,作业效率降低。特别是采用分区联采的作业方法后,抛掷爆破工作线将会大幅缩短,若拉斗铲仍然沿用现行走行方式,必然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因此,亟需一种新的作业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因拉斗铲转移至新的倒堆区所行走的距离过长而导致的开采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包括:
[0005]S1)通过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区的采煤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采煤,通过拉斗铲自倒堆区的倒堆起始端开始,向所述中线方向推进倒堆以剥离倒堆区的岩土,并将剥离的岩土堆放至与所述倒堆区相邻的排土场;其中,所述中线为所述倒堆区与所述采煤区的交汇处;在倒堆作业执行过程中,在所述排土场与倒堆区之间形成供拉斗铲行走的预留行走通道;
[0006]S2)在完成所述采煤区的采煤作业后,形成新的倒堆区,所述拉斗铲通过所述预留
行走通道进入新的倒堆区。
[0007]具体地,步骤S1)中,所述拉斗铲在所述倒堆区的倒堆起始端与所述中线之间以内“8”字型推进路线在所述倒堆区执行倒堆作业。
[0008]具体地,步骤S1)中还包括:在形成预留行走通道的过程中,通过辅助设备平整预留行走通道。
[0009]具体地,还包括:在执行步骤S1)的同时,在所述采煤区的采煤高台阶执行用于抛掷爆破作业的预备打孔作业和装药作业。
[0010]具体地,步骤S2)中,新的倒堆区通过在所述采煤区的采煤高台阶执行抛掷爆破作业形成;其中,抛掷爆破作业在采煤设备完成采煤作业且所述拉斗铲倒堆推进至与所述中线相距第一间距处时执行。
[0011]具体地,在执行所述抛掷爆破作业前,所述拉斗铲沿预留行走通道退回至所述倒堆区的倒堆起始端。
[0012]具体地,在执行所述抛掷爆破作业前,执行打孔作业的穿孔设备移动至所述倒堆区的高台阶。
[0013]具体地,所述抛掷爆破作业结束后,通过辅助设备在新的倒堆区平整拉斗铲的工作面。
[0014]具体地,所述推进采煤包括:
[0015]将所述采煤区划分成多个采煤单元,在每一采煤单元布设采煤设备以进行采煤作业。
[0016]具体地,按照台阶式划分方式,将所述采煤区划分成多个采煤单元。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起始端向中线方向推进采煤,拉斗铲自倒堆区的倒堆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倒堆,从而避免采煤设备和拉斗铲在工作中发生干涉,拉斗铲执行倒堆作业过程将倒堆剥离的岩土堆放至与所述倒堆区相邻的排土场并在排土场与倒堆区之间形成预留行走通道,方便拉斗铲在倒堆区完成倒堆作业后经预留行走通道进入完成采煤区的采煤作业后形成的新的倒堆区,这样极大的缩短了拉斗铲进入新的倒堆区的行走距离,节省了拉斗铲到达新的倒堆区需绕经排土场所浪费的时间。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通过预留行走通道便于拉斗铲经最短的距离完成设备转移,极大的缩短了拉斗铲转移至新的倒堆区的移动距离,节省了拉斗铲的走行时间,提高了拉斗铲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因拉斗铲转移至新的倒堆区所行走的距离过长而导致的开采效率低下的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中拉斗铲和采煤设备作业初始时的采场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拉斗铲和采煤设备作业一段时间后的采场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拉斗铲和采煤设备作业至尾声的采场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中拉斗铲和采煤设备交换场地后的采场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中拉斗铲和采煤设备作业一段时间后的采场示意图;
[0026]图6是图4中拉斗铲和采煤设备作业至尾声的采场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中拉斗铲在采煤区和倒堆区的行走路线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排土场;2

采煤区;3

采煤设备;4

原煤;5

采煤高台阶;6

穿孔区;7

岩土;8

倒堆区;9

预留行走通道;10

拉斗铲;11

拉斗铲行走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通过多组采煤设备自采煤区的采煤起始端开始,向中线方向推进采煤,通过拉斗铲自倒堆区的倒堆起始端开始,向所述中线方向推进倒堆以剥离倒堆区的岩土,并将剥离的岩土堆放至与所述倒堆区相邻的排土场;其中,所述中线为所述倒堆区与所述采煤区的交汇处;在倒堆作业执行过程中,在所述排土场与倒堆区之间形成供拉斗铲行走的预留行走通道;S2)在完成所述采煤区的采煤作业后,形成新的倒堆区,所述拉斗铲通过所述预留行走通道进入新的倒堆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拉斗铲在所述倒堆区的倒堆起始端与所述中线之间以内“8”字型推进路线在所述倒堆区执行倒堆作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在形成预留行走通道的过程中,通过辅助设备平整预留行走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斗铲开采工艺预留行走通道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执行步骤S1)的同时,在所述采煤区的采煤高台阶执行用于抛掷爆破作业的预备打孔作业和装药作业。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