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62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半导体材料领域,特别是基于一种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立方状Cs2AgBiBr6纳米点超声分散于辛烷中,取3ml分散于辛烷中的Cs2AgBiBr6溶液并加入0.3g的介孔TiO2,在手套箱中使用磁力搅拌加热台搅拌1小时使Cs2AgBiBr6和TiO2混合均匀后,缓慢加热至120℃蒸发掉溶剂,待溶剂完全蒸发完以后,将得到的Cs2AgBiBr6/TiO2粉末进行研磨,在管式炉中氩气氛200℃下热处理2小时,最终制备深黄色得到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介孔TiO2和Cs2AgBiBr6纳米点复合的热蒸发法,该方法简易高效且耗能低,有效解决了TiO2复合材料体系难以兼容高比表面积,宽吸收光谱和高载流子利用率的难题,该材料体系在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时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时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时展现出优异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半导体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热化学性质稳定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光催化,电催化和涂料等领域。但因其具有较宽的带隙(3.0

3.2eV),导致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加之高的载流子复合率,制约了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0003]为了解决TiO2光吸收范围窄和载流子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人员采取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元素掺杂,贵金属沉积,染料敏化和半导体复合等方法来改性TiO2。其中半导体复合是改善光催化性能的常见方法,以二元复合为例,当两种结构不同的半导体复合时,由于能带结构的差异,形成电位差,从而促进载流子的分离。根据两种半导体之间的能带的位置不同,异质结类型可分为三种类型(TypeⅠ,TypeⅡ和TypeⅢ)。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在Type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Z型异质结理论,由于内建电场的存在,导致其载流子分离效率远大于其他三种类型,光催化性能也最佳。影响光催化性能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的有:1)催化剂的光吸收能力,吸收光谱越宽则能利用的能量越多,电子更容易受到激发发生跃迁;2)催化剂中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光生电子

空穴对从催化剂体内传输表面的参加光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容易催化剂体内或者体表发生复合,导致载流子的利用率降低,从而降低其光催化性能;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则提供的反应活性位点越多,更利于反应物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因此,当光催化剂材料在兼顾上述高比面积、宽吸收光谱和高载流子利用率时特性时,其光催化性能将会大大提升。
[0004]近些年来,研究人员使用了较多材料体系和TiO2复合,如g

C3N4,GO,Bi2MoO6以及Ag2SO4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TiO2的光催化性能,但仍面临难以兼顾高比表面积,宽吸收光谱和高载流子利用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常见的TiO2半导体复合材料,往往不能同时兼顾高比表面积,宽吸收光谱和高载流子利用。为了克服催化剂难以兼顾高比表面积,宽吸收光谱和高载流子利用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体系。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其包括介孔TiO2和纳米Cs2AgBiBr6,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为纳米尺寸,并且具有介孔结构。更进一步地,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具有Z型异质结。
[000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的立方状Cs2AgBiBr6纳米点超声分散于辛烷中,取分散于辛烷中的Cs2AgBiBr6溶液并加入介孔TiO2,在手套箱中使用磁力搅拌加热台搅拌Cs2AgBiBr6和TiO2混合后,将温度升
高到溶剂的沸点以蒸发溶剂,将得到的Cs2AgBiBr6/TiO2粉末进行研磨,并在管式炉中惰性气体下进行热处理,最终制备得到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
[0008]优选地,采用热蒸发工艺制备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
[0009]优选地,磁力搅拌时间为1小时使得Cs2AgBiBr6和TiO2充分混合均匀。
[0010]优选地,加热台缓慢升温。
[0011]优选地,加热台温度为溶剂辛烷的沸点120℃。
[0012]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应用,即应用于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提的一种简易方法制备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继承了TiO2的介孔结构且尺寸为纳米级,该结构可以提供大量的孔道和大比表面积,孔道可以促进反应物的扩散,大的比表面积能提供大量的反应活性位点,更利于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和光化学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其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活性。
[0015]2.本专利技术提的一种简易方法制备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接触面之间形成肖特基结来增强其吸光能力。
[0016]3.本专利技术提的一种简易方法制备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具有的Z型异质结,可通过电势差将TiO2导带的电子直接注入到Cs2AgBiBr6价带上,从而实现载流子的分离目的,有避免了光生电子

空穴对的复合,使其能够传输到催化剂表面参与光化学反应,提高了载流子的利用率。
[0017]4.本专利技术提的一种简易方法制备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仅需120℃的温度,不仅能耗较低还简单高效。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球差透射电镜图,插图为TiO2高角环形暗场像。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氮气等温吸附

脱附曲线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其中CABB代表Cs2AgBiBr6。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荧光光谱图,其中CABB代表Cs2AgBiBr6。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能带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效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法制备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8]将立方状Cs2AgBiBr6纳米点超声分散于辛烷中,取3ml分散于辛烷中的Cs2AgBiBr6溶液并加入0.3g的介孔TiO2,在手套箱中使用磁力搅拌加热台搅拌1小时使Cs2AgBiBr6和TiO2混合均匀后,缓慢加热至120℃蒸发掉溶剂,待溶剂完全蒸发完以后,将得到的Cs2AgBiBr6/TiO2粉末进行研磨,在管式炉中氩气氛200℃下热处理2小时,最终制备得到深黄色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Z型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孔TiO2和纳米Cs2AgBiBr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为纳米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具有介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具有Z型异质结。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Z型异质结Cs2AgBiBr6/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的立方状Cs2AgBiBr6纳米点超声分散于辛烷中,取分散于辛烷中的Cs2AgBiBr6溶液并加入介孔TiO2,在手套箱中使用磁力搅拌加热台搅拌Cs2AgBiBr6和TiO2混合后,将温度升高到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志蒋胤王兆阳秦鹏杨雯姚雪梅戚自婷李佳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