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半导体芯片闩锁效应放大倍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50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4
测试半导体芯片闩锁效应放大倍数的方法,涉及集成电路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下述步骤:(1)对于紧邻PM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半导体芯片闩锁效应放大倍数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预防latch

up效应在电路和版图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安全考虑因素。Latch

up的发生会引起芯片在测试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异常,甚至烧毁芯片。
[0003]典型的案例是同步降压DC/DC产品中,在功率级同时存在PMOS和NMOS。通常是无法避免在寄生结构中产生经典的latch

up结构。
[0004]此种情况按照FAB给出的版图设计规则是无法完全避免芯片工作时发生latch

up的情况。
[0005]同步BUCK

DC/DC功率级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
[0006]由于功率管面积占主导,所以同步DC/DC器件在布局方面难以避免PMOS和NMOS布局上在相互邻近。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半导体芯片闩锁效应放大倍数的方法,能够量化的预防新产品发生latch

up的风险。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测试半导体芯片闩锁效应放大倍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对于紧邻PMOS

NMOS结构,将NMOS管的源端和衬底接GND,PMOS管的源端和阱电位接第一外部连接点,第一外部连接点接VCC,NMOS管的漏端和PMOS管的漏端接第二外部连接点;所述紧邻PMOS

NMOS结构包括PMOS管和NMOS管,所述PMOS管包括栅区以及设置于N阱内的源区和漏区;所述N阱嵌入P型掺杂区内;(2)在第二外部连接点连接电流源;(3)测量第一外部连接点的输入电流变化量

I
VCC
和第二外部连接点的输出电流变化量

Iout,通过下式计算闩锁效应放大倍数
ß

ß
=

I
VCC
/

Iout(4)增加第一外部连接点的输入电流或者第二外部连接点的输出电流,返回步骤(3),直到芯片烧毁,获得当前电流方向的放大倍数
ß
的数值曲线。
[0009]还包括步骤(5):改变第二外部连接点所连接的电流源的电流方向,然后进入步骤(3)。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准确和全面的提供闩锁效应放大倍数数据,为预防芯片发生latch

up风险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同步BUCK

DC/DC功率级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半导体芯片中实际的寄生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半导体芯片中实际的寄生结构等效电路图。
实施方式
[0014]半导体芯片中实际的寄生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其构成PNP

NPN放大器的正反馈环路。如果在Iout端有抽出电流,那么第二晶体管Q2的be节导通,第二晶体管Q2与Rwell的放大器进入放大区,流过Rsub电流增大,第一晶体管Q1基级电位下降,从而导致第一晶体管Q1与Rsub构成的放大器进入放大区。
[0015]如果电源限流,不至于烧毁芯片,那么这种效应会把电源电流拉入到满额。如果没有一定的限流,那么芯片会直接烧毁。
[0016]设PNP和Rsub过程的放大器放大倍数为
ß
1,NPN和Rwell构成的放大器放大倍数为
ß
2,可以认为latch

up结构的放大倍数为:
ß
=
ꢀß
1*
ꢀß
2=

I
VCC
/

Iout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半导体芯片闩锁效应放大倍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对于紧邻PMOS

NMOS结构,将NMOS管的源端和衬底接GND,PMOS管的源端和阱电位接第一外部连接点,第一外部连接点接VCC,NMOS管的漏端和PMOS管的漏端接第二外部连接点;所述紧邻PMOS

NMOS结构包括PMOS管和NMOS管,所述PMOS管包括栅区以及设置于N阱内的源区和漏区;所述N阱嵌入P型掺杂区内;(2)在第二外部连接点连接电流源;(3)测量第一外部连接点的输入电流变化量

I
VCC
和第二外部连接点的输出电流变化量

Iout,通过下式计算闩锁效应放大倍数
ß

ß
=

I
VCC
/

Iout(4)增加第一外部连接点的输入电流或者第二外部连接点的输出电流,返回步骤(3),直到芯片烧毁,获得当前电流方向的放大倍数
ß
的数值曲线。
[0017](5)改变第二外部连接点所连接的电流源的电流方向,然后进入步骤(3)。
[0018]本专利技术对具有PMOS和NMOS紧邻结构的芯片采取特定的外部连接关系,并分别针对施加抽取电流和灌入电流两种情形下,测量放大倍数数据,形成曲线。
[0019]具体测试过程:1、基于图2所示连接关系,电源正常供电,在OUT端抽取电流Iout,记录
ß
变化,直至芯片烧毁。
[0020]2、基于图2所示连接关系,电源正常供电,在OUT端灌入电流Iout,记录
ß
变化,直至芯片烧毁。
[0021]获得的抽取电流时的
ß
变化曲线和灌入电流时的
ß
变化曲线,可作为评估芯片性能的重要依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测试半导体芯片闩锁效应放大倍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对于紧邻PMOS

NMOS结构,将NMOS管的源端和衬底接GND,PMOS管的源端和阱电位接第一外部连接点,第一外部连接点接VCC,NMOS管的漏端和PMOS管的漏端接第二外部连接点;所述紧邻PMOS

NMOS结构包括PMOS管和NMOS管,所述PMOS管包括栅区以及设置于N阱内的源区和漏区;所述N阱嵌入P型掺杂区内;(2)在第二外部连接点连接电流源;(3)测量第一外部连接点的输入电流变化量

I
VCC
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环宇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