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144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本申请的三端口共模电感包括铁氧体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分别绕在铁氧体磁芯的同侧;第二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都由四个绕线组成,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从铁氧体磁芯一侧的上端进线,第五绕线、第六绕线、第七绕线、第八绕线从铁氧体磁芯同侧的上端进线,第九绕线、第十绕线、第十一绕线、第十二绕线从铁氧体磁芯同侧的上端进线。本申请提高了多合一控制器总成内部空压机输出端电路的滤波效果,降低多合一控制器内部辐射发射强度,实现阻抗的最优分配。的最优分配。的最优分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


[0001]本申请涉及电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绝大部分氢燃料电动汽车由电驱动总成、高压电池包总成、电堆总成等高压系统组成,车辆电堆工作时电堆内部经过多合一控制器中的高压DCDC模块整流成稳定的高压直流电后输送给高压电池包和其他用电模块,驱动车辆行驶。在上述过程中,多合一控制器内部会通过线束和空间对外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其他用电器正常工作以及电网质量。为了解决此方面问题,在研发多合一控制器时会在高压输入输出端增加滤波装置的基础上,对内部各部件进行单独滤波,以滤除干扰。但目前绝大部分整车厂仍面临着车辆运行时传导发射、辐射发射超标的问题,骚扰的源头多为多合一控制器总成中空压机模块,因此如何降低多合一控制器内部对外部的电磁干扰强度成为EMC工程师亟待解决的难题。另外,随着电动汽车高压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各子系统的空间利用率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小空间、低成本、高集成度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0003]本
技术介绍
描述的内容仅为了便于了解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不视作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端口共模电感包括铁氧体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所述铁氧体磁芯上设有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分别绕在铁氧体磁芯的同侧;所述第一绕组包括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所述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从所述铁氧体磁芯一侧的上端进线;所述第二绕组包括有第五绕线、第六绕线、第七绕线、第八绕线,所述第五绕线、第六绕线、第七绕线、第八绕线从所述铁氧体磁芯同侧的上端进线;所述第三绕组包括有第九绕线、第十绕线、第十一绕线、第十二绕线,所述第九绕线、第十绕线、第十一绕线、第十二绕线从铁氧体磁芯同侧的上端进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端口共模电感还包括底座板,所述铁氧体磁芯卧式设置于底座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的第一绕线、第二绕线、第三绕线、第四绕线覆盖所述铁氧体磁芯八分之一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五绕线、第六绕线、第七绕线、第八绕线覆盖所述铁氧体磁芯八分之一的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端口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第三绕组的第九绕线、第十绕线、第十一绕线、第十二绕线覆盖所述铁氧体磁芯八分之一的面积。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恺朱楠邹明敏袁益超
申请(专利权)人:致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