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55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包括空心板和限位单元;空心板:其上表面中心处的安装口内设有空心筒,空心板的上表面设有前后对称的立板,后侧的立板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扣压板,扣压板的上端设有左右对称的限位孔,前侧的立板上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嵌入豁口;限位单元:设置于前侧的立板上端,限位单元与限位孔活动插接;其中: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收纳腔和T形杆,所述收纳腔设置于前侧的立板上端;该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可以在不增加人员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同时完成对变压器线圈的扣压固定和夹持固定,从不同方向对变压器线圈施加限位阻挡,确保变压器线圈的安装稳定性,结构简单实用。结构简单实用。结构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线圈
,具体为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
[0003]变压器线圈作为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分为层式和饼式两种。其在使用时需要借助合适的安装结构固定在变压器内部并通过导线接入变压线路当中才可进行后续工作。
[0004]而现有的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一般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人员需要对多个螺栓进行逐一拆卸,工作量较大,而少数采用卡合方式的安装结构往往只能在单一方向上对变压器线圈施加限位阻挡,无法保证变压器线圈的安装牢固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可以在不增加人员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同时完成对变压器线圈的扣压固定和夹持固定,从不同方向对变压器线圈施加限位阻挡,确保变压器线圈的安装稳定性,结构简单实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包括空心板和限位单元;
[0007]空心板:其上表面中心处的安装口内设有空心筒,空心板的上表面设有前后对称的立板,后侧的立板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扣压板,扣压板的上端设有左右对称的限位孔,前侧的立板上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嵌入豁口;/>[0008]限位单元:设置于前侧的立板上端,限位单元与限位孔活动插接,可以在不增加人员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同时完成对变压器线圈的扣压固定和夹持固定,从不同方向对变压器线圈施加限位阻挡,确保变压器线圈的安装稳定性,结构简单实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收纳腔和T形杆,所述收纳腔设置于前侧的立板上端,收纳腔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同侧的嵌入豁口相连通,T形杆左右对称滑动连接于收纳腔的内部,T形杆与限位孔活动插接,可以实现对扣压板的位置锁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T形杆的外侧端头均自上而下朝着远离收纳腔的方向倾斜设置,可以确保后续锁止工作正常开展。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两个T形杆的相对内侧端头之间,第一弹簧位于收纳腔的内部,可以促使T形杆自动复位。
[0012]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横向滑口内均滑动连接有夹
板,空心板的左右内壁均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内侧端头分别与相邻的夹板固定连接,两个夹板的相对内侧面均自上而下朝着远离空心筒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可以实现对变压器线圈的夹持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筒的内部竖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杆,空心筒的内部顶壁设有强力拉簧,强力拉簧的底端与升降杆中部的台阶板固定连接,强力拉簧套设于升降杆的外部,升降杆底端的锥形头同时与两个夹板的相对内侧面接触,可以促使两个夹板相向靠近或背向远离。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夹板的中部均设有导向滑口,空心板的内部设有左右对称的导向杆,导向杆位于同侧的导向滑口内部,能够为夹板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0016]1、人员先将变压器线圈放置在空心板的上表面并保证空心筒穿过变压器线圈,之后手动将扣压板向前翻转九十度使其与嵌入豁口相互嵌合,此过程中扣压板会优先与T形杆的外侧倾斜端面接触,随着人员的手动施压,T形杆会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而缩入收纳腔的内部以便扣压板正常进入嵌入豁口的内部,当T形杆与限位孔对齐时,因第一弹簧的弹性势能影响可以使T形杆自动插入限位孔的内部来实现对扣压板的位置锁定,从而令扣压板实现对变压器线圈的扣压固定。
[0017]2、在人员翻转扣压板的过程中,升降杆会受到来自扣压板的压力而克服强力拉簧的拉力并向下发生适度位移,此时两个夹板受第二弹簧的弹性势能影响会发生相向靠近对变压器线圈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提升变压器线圈的安装稳定性,导向杆和导向滑口相配合则能够为夹板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后视平面内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收纳腔的主视平面内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空心板、2空心筒、3立板、4扣压板、5限位孔、6嵌入豁口、7限位单元、71收纳腔、72 T形杆、73第一弹簧、8夹板、9第二弹簧、10升降杆、11强力拉簧、12导向滑口、13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包括空心板1和限位单元7;
[0024]空心板1:其上表面中心处的安装口内设有空心筒2,空心板1的上表面设有前后对
称的立板3,后侧的立板3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扣压板4,扣压板4的上端设有左右对称的限位孔5,前侧的立板3上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嵌入豁口6,人员先将变压器线圈放置在空心板1的上表面并保证空心筒2穿过变压器线圈,之后手动将扣压板4向前翻转九十度使其与嵌入豁口6相互嵌合即可完成对变压器线圈的安装固定;
[0025]限位单元7:设置于前侧的立板3上端,限位单元7与限位孔5活动插接,限位单元7包括收纳腔71和T形杆72,收纳腔71设置于前侧的立板3上端,收纳腔7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同侧的嵌入豁口6相连通,T形杆72左右对称滑动连接于收纳腔71的内部,T形杆72的外侧端头均自上而下朝着远离收纳腔71的方向倾斜设置,T形杆72与限位孔5活动插接,限位单元7还包括第一弹簧73,第一弹簧73固定连接于两个T形杆72的相对内侧端头之间,第一弹簧73位于收纳腔71的内部,人员在向前翻转扣压板4的过程中扣压板4会优先与T形杆72的外侧倾斜端面接触,随着人员的手动施压,T形杆72会克服第一弹簧73的弹力而缩入收纳腔71的内部以便扣压板4正常进入嵌入豁口6的内部,当T形杆72与限位孔5对齐时,因第一弹簧73的弹性势能影响可以使T形杆72自动插入限位孔5的内部来实现对扣压板4的位置锁定,从而令扣压板4实现对变压器线圈的扣压固定。
[0026]其中:空心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横向滑口内均滑动连接有夹板8,空心板1的左右内壁均设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内侧端头分别与相邻的夹板8固定连接,两个夹板8的相对内侧面均自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板(1)和限位单元(7);空心板(1):其上表面中心处的安装口内设有空心筒(2),空心板(1)的上表面设有前后对称的立板(3),后侧的立板(3)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扣压板(4),扣压板(4)的上端设有左右对称的限位孔(5),前侧的立板(3)上表面设有左右对称的嵌入豁口(6);限位单元(7):设置于前侧的立板(3)上端,限位单元(7)与限位孔(5)活动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7)包括收纳腔(71)和T形杆(72),所述收纳腔(71)设置于前侧的立板(3)上端,收纳腔(7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同侧的嵌入豁口(6)相连通,T形杆(72)左右对称滑动连接于收纳腔(71)的内部,T形杆(72)与限位孔(5)活动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杆(72)的外侧端头均自上而下朝着远离收纳腔(71)的方向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线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7)还包括第一弹簧(7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岩杜宇赵培彦尚新房庄涛张阳李浩王会展何亚男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西峡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