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身体协调平衡能力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平衡锻炼设备
,涉及一种身体协调平衡能力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平衡能力,是身体素质的一种,它是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人的任何运动可以说几乎都是在维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尤其是大肌肉的活动,更需要有较好的平衡能力才能胜任,平衡能力是人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间接的体现出人类小脑的发育状况。保持身体的平衡的能力与生活能力、劳动能力等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平衡感常伴随着综合能力的失调,因此平衡能力的锻炼应该从小就开始进行。
[0003]而幼儿在身体成长时期由于小脑尚未发育成熟,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协调性以及平衡能力较差,在缺少家长看护进行户外运动时容易摔伤,因此,比对幼儿平衡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0004]目前,现有的平衡能力锻炼装置在针对幼儿进行锻炼时,大都采用反复行走进行平衡锻炼,而这种锻炼本身较为枯燥,趣味性较差,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儿,降低了平衡能力锻炼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身体协调平衡能力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内部为中空结构,上部表面开设有锻炼口(3);平衡盘(4),水平设置在锻炼口(3)内,下部表面开设有球槽(32),所述球槽(32)内部设置有连接球(33),所述连接球(33)部分穿过球槽(32)开口后位于球槽(32)外部;第一传动杆(16),竖直设置在底座(1)内部,位于平衡盘(4)下部靠近连接球(33)的位置,上端与连接球(33)下部连接,下端与底座(1)底部转动连接;多个L型连接杆(26),设置在底座(1)内部,围绕平衡盘(4)下部边缘均匀设置,一端与平衡盘(4)下部连接,另一端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弹性件(10)与底座(1)顶壁连接;摆动组件,设置在底座(1)内部,与第一传动杆(16)连接,用于带动平衡盘(4)上下摆动;防护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部,用于对幼儿进行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身体协调平衡能力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导向轮(21),所述导向轮(21)套设在第一传动杆(16)上,所述导向轮(21)的上部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有滚轮(27),所述滚轮(27)的上部与平衡盘(4)的下部接触,所述平衡盘(4)的下部围绕第一传动杆(16)均匀设置有多个导向块(28),多个所述导向块(28)都为弧形且两端的延长线相互连接形成圆形,所述滚轮(27)位于其中相邻的两个导向块(28)之间,每一个所述导向块(28)的两端分别向着下部内侧倾斜形成斜面,所述导向轮(21)的下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第一传动杆(16)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一传动杆(16)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身体协调平衡能力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盘(4)表面围绕第一传动杆(16)均匀开设有多个踩踏孔(8),多个所述踩踏孔(8)位于多个导向块(28)之间且与导向块(28)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踩踏孔(8)内竖直设置有踩踏杆(9),所述踩踏杆(9)的上端穿过踩踏孔(8)后位于平衡盘(4)上部,所述踩踏杆(9)的下端穿过踩踏孔(8)后连接有按压板(14),所述踩踏杆(9)上位于底座(1)顶壁与按压板(14)之间的位置套设有第二弹性件(11),所述第二弹性件(11)的两端分别与按压板(14)、底座(1)顶壁连接,所述按压板(14)的下部靠近导向轮(21)的上部表面,所述导向轮(21)上开设有导向孔(34),所述第一传动杆(16)穿过导向孔(34),所述第一传动杆(16)上靠近导向孔(34)内壁的位置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条(26),多个所述导向条(26)围绕第一传动杆(16)均匀设置,所述导向孔(34)内壁靠近多个导向条(26)的位置分别竖直开设有导向槽(25),所述导向槽(25)的上下两端都为开口结构,每一个所述导向条(26)位于对应导向槽(25)内,所述第一传动杆(16)上位于导向轮(21)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金,陈颖,张伊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