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干材加工用磨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中药干材加工用磨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材磨成粉后再熬制,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析出,可以减少煎药的时间,而且中药磨粉后还可以做成药性缓和且便于服用的水丸、蜜丸,因此中药磨粉是中药加工中很重要的一个工序,目前的中药磨粉装置多采用一次磨粉成型的方式,导致磨粉的效率低、出粉效果差,而且在磨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药粉在高温下易成团,影响其药性和后续的分装操作,现有的磨粉装置也无法实现自清理的功能,磨粉装置内残留的药材粉末混入后续加工的不同种类的药材中,会影响后续药粉的纯度及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干材加工用磨粉装置,通过设置的分解破碎机构、连续冲粒破碎机构和碾粉精破碎机构,将中药干材依次破碎成较小破碎物、颗粒物和药粉,实现了三级逐步破碎的磨粉作业,提升了磨粉的效率,保证了出粉的效果,并且降低了磨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其中连续冲粒破碎机构通过设置的多组冲粒滑杆装置和驱动滚盘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循环的冲粒作业,保证了磨粉的效率,同时设置的冷却控温装置通过压缩空气的吹动来进一步降低磨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且实现磨粉装置作业后的自清理的功能,避免不同药材粉末的混合。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中药干材加工用磨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开口桶状设置,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壳体的上壁上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干材加工用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呈开口桶状设置,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壳体(1)的上壁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罩(3),所述连接罩(3)上固定设置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下壁上固定设置有进料筒(5),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装置(6),所述壳体(1)内转动设置有连续冲粒破碎机构(7),所述连续冲粒破碎机构(7)的底部设置有碾粉精破碎机构(8),所述连续冲粒破碎机构(7)内设置有分解破碎机构(9),所述连续冲粒破碎机构(7)内设置有冷却控温装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干材加工用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冲粒破碎机构(7)包括冲粒滚盘装置(11)、驱动滚盘装置(12)和冲粒滑杆装置(13),所述冲粒滑杆装置(13)设置在所述冲粒滚盘装置(11)的上方,所述驱动滚盘装置(12)设置在所述冲粒滑杆装置(13)的上方,所述冲粒滚盘装置(11)包括导向滚盘(14)、承料滚盘(15)和组合环(16),所述组合环(16)呈环状设置,所述组合环(16)的外壁上配合设置有滚动轴承一(17),所述组合环(16)通过所述滚动轴承一(17)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设置,所述导向滚盘(14)和所述承料滚盘(15)固定设置在所述组合环(16)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滚盘(14)设置在所述承料滚盘(15)的上方,所述导向滚盘(14)上贯穿设置有导向孔(18),所述导向孔(18)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导向孔(18)呈环状排列设置在所述导向滚盘(14)上,所述承料滚盘(15)上贯穿设置有冲料孔(19),所述冲料孔(19)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冲料孔(19)呈环状排列设置在所述承料滚盘(15)上,多组所述冲料孔(19)设置在多组所述导向孔(18)的正下方,所述承料滚盘(15)上贯穿设置有排料孔(20),所述排料孔(20)设置在所述承料滚盘(15)的外侧圆周处,所述导向滚盘(14)上贯穿设有进料孔(21),所述进料孔(21)设置在所述导向滚盘(14)的中心位置,所述导向滚盘(14)的上壁上固定设置有从动轮一(22),所述导向滚盘(14)的上壁上固定设置有导料筒(23),所述导料筒(23)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干材加工用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盘装置(12)包括驱动盘(24),所述驱动盘(24)呈圆环状设置,所述驱动盘(24)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驱动盘(24)的外侧壁上配合设置有滚动轴承二(25),所述驱动盘(24)通过所述滚动轴承二(25)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设置,所述驱动盘(24)上的通孔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滚动轴承三(26),所述驱动盘(24)通过所述滚动轴承三(26)与所述导料筒(23)的外侧壁转动连接设置,所述驱动盘(24)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片(27),所述驱动片(27)的底面呈抛物线状圆滑设置,所述驱动片(27)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驱动片(27)呈环状排列设置在所述驱动盘(24)上,所述驱动盘(24)的上壁上固定设置有从动轮二(2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干材加工用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粒滑杆装置(13)设置有多组,所述冲粒滑杆装置(13)包括冲粒套(29)、冲粒杆(30)和复位弹簧(31),所述冲粒套(29)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滚盘(14)的上壁上,所述冲粒套(29)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设置,所述冲粒套(29)与所述导向孔(18)同轴设置,所述冲粒套(29)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向齿(32),所述冲粒杆(30)呈圆柱体状设置,所述冲粒杆(30)配合设置在所述冲粒套(29)内,所述冲粒杆(30)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槽(33),所述导向槽(33)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导向齿(32)配合设置在所述导向槽(33)内,所述冲粒杆(30)的上壁上固定设置有驱动压头(34),所述驱动压头(34)呈半球状设置,所述复位弹簧(31)设置在所述冲粒杆(30)上,所
述复位弹簧(3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压头(34)的下壁上,所述复位弹簧(31)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冲粒套(29)的上壁上,所述复位弹簧(31)始终处于压缩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良,张好华,夏利敏,张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