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及其拆装装置和拆装方法,包括耳轴、中间套和大齿轮轮毂,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内表面呈圆柱状,且所述中间套套设在所述耳轴上,所述大齿轮轮毂设置在所述中间套上,且所述大齿轮轮毂的内周面为圆锥面,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油槽,所述大齿轮轮毂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沿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油槽呈圆环状,所述大齿轮轮毂上还开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大齿轮轮毂的端面连通的油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改善转转炉倾动机大齿轮和耳轴的装配难度大、装配时间长以及维护困难的问题。装配时间长以及维护困难的问题。装配时间长以及维护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及其拆装装置和拆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转炉炼钢
,特别涉及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及其拆装装置和拆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倾动机是炼钢的主要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用于为转炉倾动时传输转矩。目前,四点全悬挂式倾动机在各大钢厂应用最为广泛,根据转炉吨位不同,倾动机最大倾动能力大多在500~1000tm范围。目前国内转炉倾动机的大齿轮与耳轴连接方式均采用切向键的连接方式,键槽在耳轴和大齿轮上均为异形,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同时由于耳轴与大齿轮通常不在一个制造厂制造,即便在同一个厂制造,考虑到拆装的成本,一般也不会在制造时对大齿轮与耳轴进行预装,之后再解体发运现场。实际操作中,倾动机的大齿轮的装配工艺一般是先将切向键在制造厂留好加工余量,在现场根据耳轴及大齿轮上键槽加工尺寸研磨装配。现场研磨装配时间通常在15~20天。另外,一旦倾动机的大齿轮出现难以修补的缺陷,出现需要更换大齿轮的情况,则需要破坏性切除大齿轮,工作难度极大,工期长且易伤及耳轴。同时,切向键连接方式因键槽的存在对耳轴及大齿轮的轮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削弱,因而设计时须考虑较大的计算系数,使结构趋于庞大。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转炉倾动机的大齿轮和耳轴的连接结构存在装配难度大、装配时间长以及维护困难等问题。
[0003]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转炉倾动机的大齿轮和耳轴的连接结构,以降低转炉倾动机的大齿轮和耳轴装配难度大、装配时间长以及维护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及其拆装装置和拆装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转炉倾动机大齿轮和耳轴的装配难度大、装配时间长以及维护困难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包括耳轴、中间套和大齿轮轮毂,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内表面呈圆柱状,且所述中间套套设在所述耳轴上,所述大齿轮轮毂设置在所述中间套上,且所述大齿轮轮毂的内周面为圆锥面,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油槽,所述大齿轮轮毂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沿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油槽呈圆环状,所述大齿轮轮毂上还开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大齿轮轮毂的端面连通的油道。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油槽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油槽沿着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间隔90
°
分布。
[0007]可选的,所述中间套的大端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用于限制所述大齿轮轮毂在所述耳轴上的安装位置。
[0008]可选的,所述大齿轮轮毂安装完成后所述耳轴伸出所述大齿轮轮毂一段距离。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的拆装装置,用于上述的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的拆装,包括液压推力器、压盖、连接螺栓、第一液压源和第二液压源,所述液压
推力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布置的内圈螺栓孔和外圈螺栓孔,所述压盖位于所述耳轴和所述缸体之间,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压盖和所述缸体之间,所述第一液压源与所述缸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缸体内沿耳轴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液压源与所述油道连通;所述拆装装置具有安装状态和拆卸状态: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压盖的正面与所述耳轴的端面相对且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压盖与所述大齿轮轮毂抵接,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内圈螺纹孔,并穿过所述压盖,与所述耳轴螺纹连接,在拆卸状态下,所述压盖的背面与所述耳轴的端面相接触,且所述压盖与所述大齿轮轮毂具有第二间隙,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外圈螺纹孔,与所述大齿轮轮毂螺纹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缸体为环状结构,所述内圈螺纹孔和所述外圈螺纹孔沿内圈到外圈的方向开设在所述缸体的端面上,在所述缸体的端面上所述内圈螺纹孔和所述外圈螺纹孔中间开有一个环形槽,所述活塞呈环形,且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且可相对所述环形槽沿所述耳轴的轴向移动,所述环形槽的槽底开设有贯穿所述缸体的油孔。
[0011]可选的,所述液压推力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体上的吊耳。
[0012]可选的,所述压盖包括呈环状的压盖本体,所述压盖本体开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耳轴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压盖本体的正面延伸有套筒状的抵接部,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大齿轮轮毂抵接,所述压盖本体的背面延伸有外径小于压盖本体的外径的定位部,在拆卸状态下,所述定位部与所述中间套的内表面相配合对所述压盖进行径向定位。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的拆装方法,采用上述的拆装装置进行拆装,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将中间套套设在耳轴上;将大齿轮轮毂内沿耳轴轴向向靠近中间套的大端的方向移动,使大齿轮轮毂套设在中间套上;将压盖设置于耳轴和缸体之间,并使活塞位于压盖和缸体之间,使压盖的正面与耳轴的端面相对且具有第一间隙,且使压盖与大齿轮轮毂抵接,并使连接螺栓依次穿过内圈螺纹孔,压盖,再与耳轴螺纹连接;使第一液压源与缸体连接,第二液压源与油道与大齿轮轮毂的端面连通的另一端连通;给第一液压源和第二液压源增压,直至大齿轮轮毂安装到中间套上的合适位置;释放第一液压源和第二液压源的压力,并拆除液压推力器、压盖、连接螺栓、第一液压源和第二液压源;所述拆卸方法包括:将压盖设置于耳轴和缸体之间,并使活塞位于压盖和缸体之间,使压盖的背面与耳轴的端面相接触,且使压盖与大齿轮轮毂具有第二间隙,连接螺栓穿过外圈螺纹孔,再与大齿轮轮毂螺纹连接;使第一液压源与缸体连接,第二液压源与油道与大齿轮轮毂的端面连通的另一端连通;给第一液压源和第二液压源增压,直至大齿轮轮毂移动到可从中间套上直接拆除下来的位置;释放第一液压源和第二液压源的压力,并拆除液压推力器、压盖、连接螺栓、第一液压源和第二液压源。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及其拆装装置和拆装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在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油槽,所述大齿轮轮毂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油槽,所述大齿轮轮毂上还开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大齿轮轮毂的端面连通的油道,因此可通通过向所述油道内注入高压液压油,使液压油流向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从而通过高压液压油将大齿轮轮毂涨开,使得大齿轮轮毂能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在中间套上移动,并通过高压液压油将中间套压紧形变,使得中间套压紧在
耳轴上,当停止向大齿轮轮毂内注入高压液压油后,大齿轮轮毂收缩,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与所述大齿轮轮毂呈过盈配合,中间套与耳轴过盈配合,如此,可将所述耳轴的动力通过中间套传递给大齿轮轮毂,或者将大齿轮轮毂的动力传递给耳轴,即实现了大齿轮轮毂与耳轴的无键连接,因此可便于大齿轮轮毂与耳轴安装和维护,且可节省装配和维护时间;由于所述第一油槽沿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油槽呈圆环状,因此,可使高压液压油在中间套的外表面和大齿轮轮毂的内表面上均匀分布,使得高压液压油的力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耳轴、中间套和大齿轮轮毂,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呈圆锥状内表面呈圆柱状,且所述中间套套设在所述耳轴上,所述大齿轮轮毂设置在所述中间套上,且所述大齿轮轮毂的内周面为圆锥面,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油槽,所述大齿轮轮毂的内周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油槽,所述第一油槽沿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油槽呈圆环状,所述大齿轮轮毂上还开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大齿轮轮毂的端面连通的油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油槽沿着所述中间套的外表面间隔90
°
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套的大端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用于限制所述大齿轮轮毂在所述耳轴上的安装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轮毂安装完成后所述耳轴伸出所述大齿轮轮毂一段距离。5.一种转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的拆装,包括液压推力器、压盖、连接螺栓、第一液压源和第二液压源,所述液压推力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布置的内圈螺栓孔和外圈螺栓孔,所述压盖位于所述耳轴和所述缸体之间,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压盖和所述缸体之间,所述第一液压源与所述缸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缸体内沿耳轴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液压源与所述油道连通;所述拆装装置具有安装状态和拆卸状态: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压盖的正面与所述耳轴的端面相对且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压盖与所述大齿轮轮毂抵接,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内圈螺纹孔,并穿过所述压盖,与所述耳轴螺纹连接,在拆卸状态下,所述压盖的背面与所述耳轴的端面相接触,且所述压盖与所述大齿轮轮毂具有第二间隙,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外圈螺纹孔,与所述大齿轮轮毂螺纹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炉倾动机无键连接结构的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为环状结构,所述内圈螺纹孔和所述外圈螺纹孔沿内圈到外圈的方向开设在所述缸体的端面上,在所述缸体的端面上所述内圈螺纹孔和所述外圈螺纹孔中间开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宋晓燕,张愉,姚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