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89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通过超声波震动方法制得,由排列整齐的微针阵列组成,内含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和两种可溶性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方法:将盐酸多巴胺作为模板,过夜搅拌,得到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超声作用使其均匀地分散在甲醇中,油浴加热下,滴加糖皮质激素甲醇溶液,充分搅拌后,离心除去未结合的糖皮质激素,干燥得到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由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可溶性微针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易于溶解的特性,通过实验证实能够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其制备简单,条件温和,有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规模工业生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针给药是一种结合皮下注射与皮肤贴片双重优点的微侵袭透皮给药方式。微针刺穿皮肤表皮的角质层后形成了微小通道,药物沿着该通道进入皮肤,提高了其渗透率和在特定部位的蓄积;同时微针又不触及分布有痛觉神经的真皮层,从而不会引起疼痛,也不会引起皮肤损伤;所以微针给药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感的经皮给药方式。微针以其高效、安全、无痛感等优势在经皮给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可溶性微针是以可溶性、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微针。在给药过程中,药物在可溶性微针中高分子材料溶解或者降解后被释放出来。可溶性微针比不可溶性微针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更大的载药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0004]纳米颗粒主要包括乳胶体、聚合物、陶瓷颗粒、金属颗粒和碳颗粒。无毒无害的、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的纳米颗粒可作为药物载体,提高药物的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由排列整齐的微针阵列组成,内含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和两种可溶性聚合物,可应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独立选自曲安奈德、倍他米松21

磷酸钠、倍他米松17,21

二丙酸酯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或其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独立选自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聚合物独立选自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白芨多糖、明胶、丝素蛋白(蚕丝蛋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软骨硫磺素、葡聚糖、海藻酸钠、支链淀粉、麦芽糖、聚Υ

谷氨酸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其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自曲安奈德,纳米颗粒选自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可溶性聚合物选自透明质酸钠和白芨多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上的微针长度为300

1000μm,所述微针的底面直径与微针高度之比为1:(2

3),相邻微针针尖间距为500

1200μm。7.一种介导载糖皮质激素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60mL乙醇和65mL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36g F

127(F127)和417μL 1,3,5

Trime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源萍王万春曲晓英郭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