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医学根管治疗,具体涉及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牙髓及根尖周疾病是口腔医学领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是做根管治疗。根管治疗的过程通常包括根管成形、根管冲洗、根管充填三个主要步骤。其中,根管冲洗也被称之为化学预备,完善的根管冲洗有利于根管系统的感染控制,能够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传统的根管冲洗主要采用实心的荡洗尖对根管进行荡洗,但由于水流是由外向内流动,所以根尖区的感染物质、碎屑(包括玷污层)难以置换出来。因此,需再采用冲洗针头将其深入根尖区进行冲洗,使根尖区的感染物质和碎屑由内向外流动。通过反复地荡洗、冲洗,将荡洗后根尖区内残留的感染物质和碎屑置换出,操作步骤繁琐,根管冲洗的效率低。
2、专利技术人于专利cn216603115u中提供了一种空心的荡洗尖,其能够将冲洗液输注到根尖区,使得冲洗液在根尖区内由内向外流动,同时超声振荡,使根管侧壁的玷污层和碎屑随水流从根管上方排出,进而将荡洗步骤和冲洗步骤合二为一,在荡洗的同时进行冲洗,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冲洗效率。但是,专利cn216603115u中的空心荡洗尖向根尖区输注冲洗液时需要施加正压,而正压下的冲洗液可能冲出根尖孔,并携带着根管内感染物质冲入根尖周组织;另外,一些杀菌能力强,但有刺激性的冲洗液如次氯酸钠,一旦超出根尖孔会对根尖周边组织造成破坏,甚至导致颜面部肿胀、组织坏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该装置利用抽
2、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弯管、进液管和抽液管,所述弯管上设置有荡洗尖,所述抽液管包括位于所述弯管内部的第一管、以及位于所述弯管外部的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荡洗尖连通,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弯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进液管经所述间隙连通至所述弯管的出口端。
4、本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该荡洗装置包括手柄,手柄经弯管连接的荡洗尖为中空结构。手柄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正压装置的进液管,正压装置将储液罐内盛放的冲洗液压入进液管内,其中,正压装置可以采用高压空气泵。手柄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装置的抽液管,负压装置可以采用抽液泵,以将抽液管中的液体抽出。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手柄、连接头或弯管上设置超声波振动电机,以实现荡洗尖超声震荡的荡洗功能。
5、本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抽液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管和第二管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分离部件。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管和第二管的材质、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管可以由金属制成,第二管可以由橡胶制成;又例如,第一管可以是矩形管,第二管可以是圆管。
6、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管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弯管内,第二管设置在弯管的外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二管可以位于手柄内部,也可以,优选地,位于手柄的外部。通过将第二管设置在手柄外部,使得医务人员能够在每次完成根管冲洗后,将第二管取下清洗消毒,一定程度上减少抽液管内残留的细菌或其他病原。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二管可以直接与负压装置,例如吸唾器相连,以将使用完的冲洗液直接吸至吸唾器排出。
7、第一管的外壁与弯管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进液管共同构成了冲洗液的流道。冲洗液经进液管进入弯管后,沿着间隙向弯管的出口端流动,从出口端排出的冲洗液沿着荡洗尖的外壁流入至根管内。在部分实施例中,弯管和手柄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部与弯管连通,进液管的冲洗液经连接头的内部进入间隙。
8、由于根管的根尖区内有空气,会形成气栓,使流入根管内的冲洗液无法与根尖区的根管侧壁相接触。本技术方案中,将荡洗尖的内部与抽液管连通,当荡洗尖的尖部深入至根尖区后,通过负压装置抽走根尖区内的空气,以使得冲洗液能够深入至根尖区,与根管侧壁充分接触并形成流体剪切力,同步进行冲洗和荡洗。同时,使用后的冲洗液以及根管内的碎屑能够在负压下经抽液管抽离根尖区。
9、使用时,冲洗液经进液管、间隙、荡洗尖外壁流入至根管内,荡洗尖在超声震荡作用下对根管内进行荡洗、冲洗,使用后的冲洗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被抽离出根管,简化了根管冲洗工作,提高了冲洗效率。同时,相较于现有的从根尖正压输注冲洗液的方式,本技术方案能够从根源上消除正压的冲洗液冲出根尖孔的风险,降低冲洗液对周边组织的影响,提高了根管冲洗的安全性、改善了患者体验。
10、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与所述第一管之间连接有位于所述间隙内的固定件。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连接至第一管。固定件使得第一管相对于弯管固定,避免了冲洗液流经间隙时带动抽液管移动而影响根管冲洗,并且,固定件能够将超声波振动电机施加于弯管上的震动传递至第一管,进而促使荡洗尖震动,提高了荡洗效果。
11、在部分实施例中,荡洗尖与第一管的连接位置既可以位于弯管内,也可以位于弯管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荡洗尖在震动下的稳定性,优选地,荡洗尖与第一管的连接位置位于弯管内,同时利用弯管的出口端附近设置的夹持件夹持荡洗尖。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结构,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开合机构包括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所述第一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合机构,所述第二开合机构用于阻断或连通所述第一管与弯管;当所述第一开合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所述间隙关闭,所述第二开合机构在冲洗液的压力下开启、并连通所述第一管与弯管,所述弯管内的冲洗液经所述第一管、荡洗尖流出;当所述第一开合机构处于开启状态,所述间隙开启,所述第二开合机构阻断所述第一管与弯管,所述弯管内的冲洗液经所述间隙流出。
13、本技术方案中,间隙内设置的第一开合机构包括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医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将第一开合机构切换为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
14、在关闭状态下,第一开合机构关闭间隙,冲洗液无法经间隙流动至弯管的出口端。因此,在正压装置提供的正压作用下,经进液管进入到连接头、间隙的冲洗液在堆积后,压力不断增大至超过阈值后,冲洗液将推动第二开合机构至开启。开启后的第二开合机构连通第一管和弯管,使得具有正压的冲洗液能够进入到第一管内,并最终从荡洗尖冲出,清洗根管。
15、在开启状态下,第一开合机构开启间隙,冲洗液能够经间隙流动至弯管的出口端,并最终沿着荡洗尖流入根管内。此时,由于弯管内的冲洗液压力小于阈值,冲洗液无法推动第二开合机构,第二开合机构阻断第一管和弯管连接,冲洗后的冲洗液携带着碎屑、感染物质等经荡洗尖、抽液管被抽出。
16、在开始清洗根管时,根管的中上段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上设置有弯管(5)、进液管(2)和抽液管(3),所述弯管(5)上设置有荡洗尖(6),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管(3)包括位于所述弯管(5)内部的第一管(31)、以及位于所述弯管(5)外部的第二管(32),所述第一管(31)与所述荡洗尖(6)连通,所述第一管(31)与所述弯管(5)之间具有间隙(52),所述进液管(2)经所述间隙(52)连通至所述弯管(5)的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52)内设置有第一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开合机构包括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所述第一管(31)上设置有第二开合机构,所述第二开合机构用于阻断或连通所述第一管(31)与弯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机构包括开设于弯管(5)上的滑槽(510)、能够沿所述滑槽(510)移动的推杆(57)、套设于所述第一管(31)上的第一挡板(58),所述第一挡板(58)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81),所述推杆(57)上设置有第一堵头(5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5)的壁面中设置两个腔体(59),所述两个腔体(59)分别靠近所述滑槽(510)的两端,所述两个腔体(59)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柔性件(513)、第二柔性件(514),所述第一柔性件(513)、第二柔性件(514)均连接至所述推杆(57),且所述第一柔性件(513)、第二柔性件(514)用于阻挡间隙(52)内的冲洗液溢出所述滑槽(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腔体(59)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收卷轮(511)和第二收卷轮(512),其中,所述第一收卷轮(511)用于收卷所述第一柔性件(513),所述第二收卷轮(512)用于收卷所述第二柔性件(5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合机构包括第二挡板(311),所述第二挡板(311)上设置有与开设在第一管(31)上的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二堵头(312),第二挡板(311)上还设置有第一弹簧(313),所述第一弹簧(313)连接至所述第一管(31)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管(32)连通的阻流件,所述阻流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所述壳体、且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位于壳体内的挡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5)上设置有第四通孔(53),所述第四通孔(53)中设置有夹持件(54),所述夹持件(54)用于在所述荡洗尖(6)连接所述抽液管(3)时抵接所述荡洗尖(6),所述荡洗尖(6)与所述抽液管(3)通过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荡洗尖(6)底部的开口端为斜孔(61)。
10.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上设置有弯管(5)、进液管(2)和抽液管(3),所述弯管(5)上设置有荡洗尖(6),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管(3)包括位于所述弯管(5)内部的第一管(31)、以及位于所述弯管(5)外部的第二管(32),所述第一管(31)与所述荡洗尖(6)连通,所述第一管(31)与所述弯管(5)之间具有间隙(52),所述进液管(2)经所述间隙(52)连通至所述弯管(5)的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52)内设置有第一开合机构,所述第一开合机构包括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所述第一管(31)上设置有第二开合机构,所述第二开合机构用于阻断或连通所述第一管(31)与弯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机构包括开设于弯管(5)上的滑槽(510)、能够沿所述滑槽(510)移动的推杆(57)、套设于所述第一管(31)上的第一挡板(58),所述第一挡板(58)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81),所述推杆(57)上设置有第一堵头(571),所述第一堵头(571)用于关闭或开启所述第一通孔(5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压吸引的根管荡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5)的壁面中设置两个腔体(59),所述两个腔体(59)分别靠近所述滑槽(510)的两端,所述两个腔体(59)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柔性件(513)、第二柔性件(514),所述第一柔性件(513)、第二柔性件(514)均连接至所述推杆(57),且所述第一柔性件(513)、第二柔性件(514)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