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46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装置,涉及轴类零件研抛技术领域,包括送料单元、出料单元、磁力研抛单元和旋转驱动单元;送料单元用于将工件向磁力研抛单元输送,磁力研抛单元用于对工件进行定量研抛,出料单元用于将研抛完毕的工件输出;旋转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研抛过程中的工件进行旋转;磁力研抛单元包括间隙调节单元、两个抛光头和抛光液供给装置,两个抛光头分别设置于工件输送轨迹的两侧,抛光液供给装置用于向抛光头输送抛光液,间隙调节单元用于调节两个抛光头与工件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值以实现定量研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还提供了一种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研抛质量。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研抛质量。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研抛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类零件研抛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长径比轴类零件外表面的研抛加工,由于其刚性能比较差,在磨削外圆表面时很容易发生让刀或弹性变形,极大影响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的精度和直线度,始终是轴类零件加工的难题。以直线光轴为例,通常对此种大长径比轴类零件外表面的抛光,主要采用附有磨料的布、皮革等软质材料的抛光轮高速旋转来进行表面研抛,去除加工残余条纹,提高其表面光洁度;对于表面不明显处的小块区域会使用轻度研磨剂进行研抛,如果漆面缺陷较严重,考虑选用中度或重度研磨剂,从而达到消除严重氧化、细微划痕及表面缺陷的作用。然而在大长径比轴类零件外表面研抛过程中,传统的研抛手段无论是金刚石车削、百叶轮还是砂纸磨抛,主要依赖于工程经验,很难得到精确的去除函数;另外,对于曲率复杂表面,传统研抛无法较好适应工件表面的曲率变化,经常出现过抛或欠抛现象,表面去除极不均匀,稳定性较差。
[0003]有鉴于上述大长径比轴类零件的研抛方式存在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单元、出料单元、磁力研抛单元和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送料单元、磁力研抛单元和所述出料单元沿着工件的输送方向依次布设,输送方向为所述工件的轴线方向,所述送料单元用于将所述工件向所述磁力研抛单元输送,所述磁力研抛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定量研抛,所述出料单元用于将研抛完毕的所述工件输出;所述旋转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研抛过程中的工件进行旋转;所述磁力研抛单元包括间隙调节单元、两个抛光头和抛光液供给装置,两个所述抛光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件输送轨迹的两侧,所述抛光液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抛光头输送抛光液,所述间隙调节单元用于调节两个所述抛光头与所述工件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值以实现定量研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由抛光电机驱动转动,所述间隙调节单元驱动所述抛光头靠近和远离所述工件以调节所述间隙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单元包括送料电机和两个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两个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工件从两个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之间穿过,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工件向所述磁力研抛单元输送,所述送料电机与一个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传动连接并进行驱动,另一个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为随动轮;所述出料单元包括出料电机和两个第一聚氨酯摩擦轮,所述出料单元中的两个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也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工件从两个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之间穿过,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工件输出,所述出料电机与一个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传动连接并进行驱动,另一个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为随动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长径比轴类零件表面研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氨酯摩擦轮中部均设置有沿着自身周向延伸的沟槽,所述工件从所述沟槽中穿过,所述沟槽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崇秋鄂世举刘婷贺新升李林峰王成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