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43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绵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工艺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剥皮过程中存在的需要频繁翻面,操作时间长、工序流程连续性存在风险隐患、工作环境差、人工操作易造成钛砣坨污染及异物带入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工艺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3D扫描建模技术,对海绵钛钛坨进行3D建模,扫描控制系统通过扫描钛坨模型分析后,控制剥皮装置对钛坨进行精确剥皮,达到提高扒皮效率,增加剥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绵钛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绵钛生产中四氯化钛经过还原蒸馏工段反应得到海绵钛钛坨,将装有海绵钛坨的反应器由轨道车从蒸馏工段运输至破碎工段后,测量其表面温度达到50℃以下时,通过起重机将装有海绵钛的反应器吊至反应器清理台,通过人工用风镐打下沾附在反应器壁口内的爬壁钛,通过启动顶出机顶出海绵钛坨。海绵钛坨与爬壁钛同落于顶出机前方平台上,用撬杠撬下活底与筛板。在此,将爬壁钛装入周转料斗称重并做好记录。钛坨通过夹具吊至剥皮间并称重标识,吊至剥皮间的钛坨通过人工利用风镐削除底皮、边皮、帽部周边发黄、发亮、发黑等废钛。
[0003]顶出钛坨后的空反应器通过起重机运至反应器清理台上清理,通过人工清理粘附在壁内的低价物、清理物放于包装桶中,清理之后的反应器吊至轨道车送往蒸馏。剥好的钛坨吊至油压剪切机上通过操作剪切机将钛坨切成钛块。切好钛块装入周转料斗通过破碎机依次进行破碎,由输送皮带输送至振动筛筛分出的海绵钛,经色选机、手选磁选进入周转料斗。称重标识进行混料取样,等化验结果出来后分级进行包装、充氩、贴好标识、重量、批号、炉次、等级、最后入库。
[0004]现有的海绵钛钛坨剥皮工艺主要通过人工利用风镐对钛坨的低皮、边皮、帽部周围的废钛进行切除,由于人工操作只能单人单钛砣进行操作,人工操作过程中需要频繁钛砣翻换面,只能通过行车进行操作浪费大量时间、人工操作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工序流程连续性存在风险隐患、操作下工作环境差、人工操作易造成钛砣坨污染及异物带入等质量因素。结合分析人工操作中有以下弊端;1、剥皮效率低;2、人工成本高;3、工作场地浪费;4、存在安全隐患、5、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工艺及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建立待处理钛坨的3D模型;
[0009]步骤2:根据3D模型得到待处理钛坨表面的形貌数据,同时确定待处理钛坨的剥皮厚度;
[0010]步骤3:根据形貌数据和确定的剥皮厚度自动控制剥皮装置对待处理钛坨进行剥皮。
[001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因为钛坨是不规则的,但需要剥皮的厚度基本一致,通过建立3D模型可以得到钛坨表面的形貌数据,根据形貌数据可以知晓钛坨的凹凸情况,而根据形
貌数据自动控制剥皮装置就可以有效避免凹处少剥剥皮不干净,凸处多剥造成浪费的问题。需要剥离的外皮相较于钛坨本体较脆,其形态也不相同,外皮均匀分布于钛坨表面,其厚度基本相同,根据人工观测出各区的外皮厚度,将需要剥离的厚度输入程序,就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剥皮装置进行剥皮,相比于人工剥皮,本方法剥皮时间减少,提高工作效率;本方法减少人工与危险源接触时间,消除安全隐患;本方法能够更精确的控制剥皮精度,解决了现当钛坨存在凹陷或突出处无法剥皮的问题,方便后续产品分级;本方法减少人为因素污染产品质量及风镐机油对于海绵钛的污染,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0012]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处理钛坨的钛坨支撑平台和用于固定待处理钛坨的钛坨固定装置,所述钛坨支撑平台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3D扫描装置,所述3D扫描装置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3D扫描装置沿所述钛坨支撑平台360度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3D扫描装置连接有3D扫描装置控制箱,所述3D扫描装置控制箱连接有控制台,所述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剥皮装置,所述控制台与剥皮装置电连接。
[001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使用3D扫描建模技术,对海绵钛钛坨进行3D建模,扫描控制系统通过扫描钛坨模型分析后,控制剥皮装置对钛坨进行精确剥皮。达到提高扒皮效率,增加剥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0014]作为优选,所述剥皮装置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上设置有切刀,所述机械臂设置在转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机械臂在所述转动机构上上下滑移动的滑动机构。
[001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机械臂可以前后左右上下运动,面对不同形状的钛坨,根据3D扫描结果,机械臂的上下左右调整切刀位置对钛坨不同位置及不同的深度进行剥皮。
[0016]作为优选,所述切刀为三角楔行切刀。
[001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采用三角楔行切刀对钛坨进行剥皮,剥皮范围更小,更加精确。
[0018]作为优选,所述3D扫描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3D扫描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的上部和下部。
[001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上下分区布局扫描的方式,可以增加建模精确性,如遇到钛坨有较深凹陷部位也能够通过控制切刀精准剥皮。
[0020]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钛坨支撑平台周围的圆环形轨道,所述圆环形轨道上设置有机床支架,所述机床支架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机床支架在圆环形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剥皮装置和3D扫描装置均设置在机床支架上。
[002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机床支架在圆环形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带动剥皮装置和3D扫描装置360度转动。
[002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机床支架固定连接的机床主轴,所述机床主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台电连接。
[0023]作为优选,所述钛坨支撑平台连接有用于驱动钛坨支撑平台转动的液压马达传动机构。
[0024]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转动机构主要带动3D扫描装置及剥皮装置在大范围内移动,当剥皮过程中需要钛坨小范围移动时,可以通过液压马达传动机构使钛坨小范围移动,提高剥皮效率。
[0025]作为优选,所述钛坨支撑平台连接有用于锁止钛坨支撑平台的锁止装置。
[0026]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锁止装置可对钛坨支撑平台锁死,防止其转动。
[0027]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A:通过人工将待处理钛坨的顶部剥出与钛坨固定装置相配合的平面;
[0029]步骤B:将待处理钛坨移动至钛坨支撑平台,并通过钛坨固定装置将待处理钛坨固定;
[0030]步骤C:通过3D扫描装置控制箱启动3D扫描装置,同时启动转动机构带动3D扫描装置转动对待处理钛坨进行扫描,得到待处理钛坨的3D模型;
[0031]步骤D:控制台根据3D模型得到待处理钛坨表面形貌数据,同时通过人工确定待处理钛坨的剥皮厚度,并将确定的剥皮厚度输入到控制台内,控制台根据输入的剥皮厚度和得到的形貌数据,向剥皮装置发出剥皮指令;
[0032]步骤E:剥皮装置根据剥皮指令对待处理钛坨进行剥皮;
[0033]步骤F:待剥皮全部完成后,关闭剥皮装置,将钛坨移出。
[003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5]1.通过使用3D扫描建模技术,对海绵钛钛坨进行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待处理钛坨(8)的3D模型;步骤2:根据3D模型得到待处理钛坨(8)表面的形貌数据,同时确定待处理钛坨(8)的剥皮厚度;步骤3:根据形貌数据和确定的剥皮厚度自动控制剥皮装置对待处理钛坨(8)进行剥皮。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的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处理钛坨(8)的钛坨支撑平台(6)和用于固定待处理钛坨(8)的钛坨固定装置,所述钛坨支撑平台(6)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3D扫描装置(9),所述3D扫描装置(9)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3D扫描装置(9)沿所述钛坨支撑平台(6)360度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3D扫描装置(9)电连接有3D扫描装置控制箱(10),所述3D扫描装置控制箱(10)电连接有控制台(11),所述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剥皮装置,所述控制台(11)与剥皮装置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皮装置包括机械臂(4),所述机械臂(4)上设置有切刀,所述机械臂(4)设置在转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带动所述机械臂(4)在所述转动机构上上下滑移动的滑动机构(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扫描装置(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3D扫描装置(9)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的上部和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钛钛砣精确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钛坨支撑平台(6)周围的圆环形轨道,所述圆环形轨道上设置有机床支架(2),所述机床支架(2)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机床支架(2)在圆环形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剥皮装置和3D扫描装置(9)均设置在机床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广业震宇陈建立李建军祝永红张美杰张燕平杨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