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43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屋顶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包括,模板组件,模板组件具有:水平模板;主体模板,其倾斜的设置在水平模板的一端;侧模板,其对称的设置在水平模板与主体模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竖直模板,其垂直的设置在水平模板设置有主体模板的对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主体模板和竖直模板的侧方分别铺设侧模板和竖直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以混凝土层的高度不高于侧模板和竖直模板的高度作为混凝土层的使用量,最后将侧模板与竖直模板作为混凝土层找平的基准抹平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使混凝土层表面更加的平顺,进而在房屋混凝土层凝结后无需另外增加屋顶找平工序。外增加屋顶找平工序。外增加屋顶找平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屋顶施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先打地基,然后再修筑房间的主体框架并形成向上开口的浇筑腔。之后会通过浇筑模板和预制板的配合对房间进行封顶浇筑模板放置在两个相邻的预制板之间的间隙下方,顶住间隙并形成开口向上的浇筑腔,在实际应用中,浇筑模板是放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单纯的放置不利于浇筑完成后的屋顶混凝土层的表面找平,需要后续再在屋顶混凝土层进行找平工作,这样会提高屋顶封顶工序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包括: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具有:水平模板;主体模板,其倾斜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模板的一端;侧模板,其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模板与所述主体模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竖直模板,其垂直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模板设置有所述主体模板的对侧,所述水平模板、主题模板、侧模板和所述竖直模板之间合围形成用于注入混凝土层的施工空间;
[0005]钢筋组件,其铺设在所述主体模板与所述水平模板上,当所述施工空间注入混凝土时,所述混凝土层包裹钢筋组件用以加强所述混凝土层的结构。
[0006]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钢筋网与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与第二钢筋网之间间隔分布有若干个支撑块。
[0007]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所述第一钢筋网与所述第二钢筋网均包括整列分布的水平钢筋与纵向钢筋,所述水平钢筋与所述纵向钢筋垂直分布且通过钢丝固定。
[000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所述支撑块的截面呈梯形,所述支撑块的上下端面均具有放置所述水平钢筋的第一放置槽与放置所述纵向钢筋的第二放置槽。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主体模板和竖直模板的侧方分别铺设侧模板和竖直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以混凝土层的高度不高于侧模板和竖直模板的高度作为混凝土层的使用量,最后将侧模板与竖直模板作为混凝土层找平的基准抹平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使混凝土层表面更加的平顺,进而在房屋混凝土层凝结后无需另外增加屋顶找平工序。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图;
[0011]图2是支撑件的立体图。
[0012]图中,1、水平模板;2、主体模板;3、侧模板;4、竖直模板;5、第一钢筋网;6、第二钢筋网;7、水平钢筋;8、纵向钢筋;9、第一放置槽;10、第二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4]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包括:模板组件,模板组件具有:水平模板1;主体模板2,其倾斜的设置在水平模板1的一端;侧模板3,其对称的设置在水平模板1与主体模板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竖直模板4,其垂直的设置在水平模板1设置有主体模板2的对侧,水平模板1、主题模板、侧模板3和竖直模板4之间合围形成用于注入混凝土层的施工空间;钢筋组件,其铺设在主体模板2与水平模板1上,当施工空间注入混凝土时,混凝土层包裹钢筋组件用以加强混凝土层的结构。
[0015]屋顶施工时,先将水平模板1和主体模板2铺设在房屋的顶部作为混凝土层的底部支撑,在水平模板1和主体模板2铺设好了之后,将钢筋组件平铺在主体模板2与水平模板1上,用以加强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层的结构强度,在钢筋组件铺设完成之后,在主体模板2和竖直模板4的侧方分别铺设侧模板3和竖直模板4,进而在房屋的顶部形成施工空间,然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筑在施工空间内,在混凝土浇筑时以混凝土层的高度不高于侧模板3和竖直模板4的高度作为混凝土层的使用量,最后将侧模板3与竖直模板4作为混凝土层找平的基准抹平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使混凝土层表面更加的平顺,进而在房屋混凝土层凝结后无需另外增加屋顶找平工序。并且在屋顶较大时可以铺设多个模板单元,防止混凝土层在表面找平之前就出现凝结的情况。
[0016]进一步的,钢筋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钢筋网5与第二钢筋网6,第一钢筋网5与第二钢筋网6之间间隔分布有若干个支撑块,双层钢筋网的设置能够提高混凝土层结构强度。
[0017]进一步的,第一钢筋网5与第二钢筋网6均包括整列分布的水平钢筋7与纵向钢筋8,水平钢筋7与纵向钢筋8垂直分布且通过钢丝固定。
[0018]进一步的,支撑块的截面呈梯形,支撑块的上下端面均具有放置水平钢筋7的第一放置槽9与放置纵向钢筋8的第二放置槽10,第一放置槽9和第二放置槽10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钢筋网5与第二钢筋网6在模板组件上的铺设的更加稳定。
[0019]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
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屋顶封顶的模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具有:水平模板;主体模板,其倾斜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模板的一端;侧模板,其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模板与所述主体模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竖直模板,其垂直的设置在所述水平模板设置有所述主体模板的对侧,所述水平模板、主题模板、侧模板和所述竖直模板之间合围形成用于注入混凝土层的施工空间;钢筋组件,其铺设在所述主体模板与所述水平模板上,当所述施工空间注入混凝土时,所述混凝土层包裹钢筋组件用以加强所述混凝土层的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程刘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